(3) 休息與活動急性期應臥床休息,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避免各種增加疲勞的因素;緩解期生活要有規律,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為患者製訂作息時間表,使之合理休息與活動,防止過分疲勞。應協助患者取舒適體位,幫助變換體位有困難者翻身,防止局部長時間受壓,發生壓瘡;對於脊髓平麵受損、存在肢體運動障礙的患者,應盡量保持肢體功能位,指導其進行主動或被動運動;肌張力增高或共濟失調的患者,應給予輔助支持,指導步行訓練;活動或康複訓練時應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受涼或體力活動過度,因為大量的活動可使患者體溫升高而致症狀暫時惡化。
(4) 心理護理為患者提供疾病、治療及預後的可靠信息。多與患者交流溝通,尊重患者的想法,鼓勵患者表達自己的感情,指導其克服悲觀、焦躁情緒,適應患者角色的轉變,避免任何不良刺激和傷害患者自尊的言行,鼓勵患者克服困難,增強自我照顧能力與自信心。
2.知識缺乏缺乏疾病知識和自我護理知識。
(1) 疾病知識指導告知本病發生的原因及誘因。告知本病病程特點、病變常累及的部位,患者常出現的症狀和體征,急性複發期最常見的症狀為疲勞,應保證足夠的臥床休息,避免各種增加疲勞的因素;緩解期注意生活有規律,堅持適當的運動鍛煉、勞逸結合,防止過勞。告知本病的治療目的、方法以及預後,幫助患者樹立信心,掌握自我護理的方法,堅持配合治療,堅持功能鍛煉和日常生活活動訓練,最大限度地維持生活自理能力;增強體質和機體免疫力,減少複發。告訴患者避免使體溫升高的因素,如勿使用熱敷,勿用太熱的水沐浴等。告知女性患者在首次發作後2年內應避孕,因為在分娩後3個月左右容易複發。
(2) 飲食指導給予高蛋白、低脂、低糖、富含多種維生素、易消化、易吸收的清淡食物,並維持足夠的液體攝入(每日約2000 ml)。對於多發性硬化患者來說,做到平衡膳食對維持良好的身體狀況很重要。有證據表明,魚肝油、植物不飽和脂肪酸可能具有預防多發性硬化複發的作用。飲食中還應含有足量的纖維素,因為纖維素有親水性,能吸收水分,使食物殘渣膨脹並形成潤滑凝膠,在腸內易推進,並能刺激腸蠕動,有利於激發便意和排便反射,以預防便秘或減輕便秘的症狀。
(3) 用藥指導指導患者遵醫囑正確服藥和定期門診檢查,詳細告知所用藥物的名稱、用法、不良反應和用藥注意事項等。① 糖皮質激素是多發性硬化急性發作和複發的主要治療藥物,有免疫調節和抗炎作用,可減輕水腫,改善軸索傳導;常采用大劑最短程療法,易出現鈉瀦留、低鉀、低鈣等電解質紊亂,應加強對血鉀、血鈉、血鈣的監測;口服激素治療時應遵醫囑用藥,不可隨意減量或突然停藥,以免出現反跳現象。② β幹擾素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流感樣症狀,持續24~48小時,通常2~3個月後症狀消失;部分患者可出現注射部位紅腫、疼痛;嚴重時可致過敏反應、肝功能異常等,應及時發現並報告醫師處理。
(4) 自我護理指導多發性硬化的患者免疫調節異常,且在治療中反複應用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製劑等,致使患者機體抵抗力下降,故應加強營養,增強體質;鼓勵患者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製訂作息時間,做到勞逸結合;避免感冒、發熱、感染、外傷、外科手術、拔牙、妊娠、分娩、過度勞累、精神緊張、預防接種、寒冷刺激、熱療及藥物過敏等誘因或引起複發的因素。
(5) 照顧患者指導多發性硬化為多次緩解複發病程,且有進行性加重趨勢,患者容易喪失治療信心,產生悲觀厭世情緒和焦躁心理,應指導家屬和照顧關心患者、體貼患者,給予精神支持和生活照顧,細心觀察和及時識別病情變化,協助其及時就醫。
3.尿瀦留/尿失禁與脊髓損害所致膀朧反射功能障礙有關。護理措施見本章第三節“急性脊髓炎”的護理。
【預後】MS的預後取決於藥物治療是否及時、是否給予康複治療,也與MS分型有關。多數病例呈緩解複發的階梯式惡化病程;少數患者首次發作後臨床完全緩解,不再複發;少部分病情迅速惡化,無緩解期;個別急性暴發型患者可在初次發病時死亡;約50%患者病後存活期可長達20~30年。女性、40歲以前發病、臨床表現為視覺或體感障礙者預後良好;出現錐體係或小腦功能障礙者預後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