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環磷酰胺(CTX):多用於治療威脅生命的關節外表現,如血管炎、肺間質纖維化等。
(3) 糖皮質激素適用於活動期有關節外症狀者,或關節炎明顯而NSAID無效者。潑尼鬆30~40 mg/d,症狀控製後遞減為10 mg/d維持。
(4) 生物製劑目前治療RA的腫瘤壞死因子(TNFα)拮抗劑有三種,即依那西普(益賽普)、英夫利西單抗(類克)、阿達木單抗。可以控製RA的症狀,改善關節功能,阻止關節破壞,療效肯定。
(5) 中藥
1) 雷公藤製劑:有非甾體類抗炎作用,又有免疫抑製或細胞毒作用,可以改善症狀,使紅細胞沉降率和RF效價降低,不良反應有女性月經不調及停經,男性精子數量減少,骨髓抑製,胃腸道症狀等。
2) 白芍總苷:可以緩解症狀,不良反應小,有輕度腹痛、大便次數增多、納差等。
3.外科治療2002年ACR修訂的RA治療指南提出手術治療指征是:疼痛無法忍受,關節活動範圍受限,因關節結構破壞導致的功能受限。外科手術包括:關節成形術、滑膜切除術、腕管鬆解術、關節融合術及關節置換術等。
【護理診斷/問題及護理措施】
1.疼痛與疾病引起的炎性反應有關。
(1) 病情觀察觀察疼痛關節的部位、性質、持續時間,有無畸形;晨僵的程度等表現。
(2) 休息與體位急性期關節腫脹伴體溫升高時,應臥床休息,減少活動。幫助患者采取舒適的體位,盡可能保持關節功能位。避免疼痛部位受壓,可用支具支起蓋被。
(3) 減輕疼痛① 為患者創造安靜舒適的住院環境,避免雜亂、吵鬧或過於清靜,以免患者因感覺超負荷或感覺剝奪而加重疼痛感;② 合理應用非藥物性止痛措施,如分散注意力、皮膚刺激療法等;③ 根據病情使用水療、磁療、超短波、紅外線等物理療法緩解疼痛,也可按摩肌肉、活動關節,防治肌肉攣縮和關節活動障礙;④ 遵醫囑用藥:常用的NSAID有布洛芬、萘普生、吲哚美辛、尼美舒利等,告訴患者按醫囑服藥的重要性、藥物的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4) 心理護理關心、體貼患者,鼓勵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減少焦慮情緒對疼痛的不良影響。
2.有廢用綜合征的危險與關節骨質破壞有關。
(1) 病情觀察① 了解關節的表現,如疼痛的部位、患者對疼痛性質的描述、晨僵的程度、有無畸形等。② 注意關節外的表現,如發熱、類風濕結節、咳嗽、呼吸困難、胸悶、腹痛、消化道出血等,應遵醫囑及時給予處理。
(2) 休息急性期關節腫脹明顯且全身症狀較重的患者應臥床休息,以減少體力消耗,避免髒器受損。限製受累關節活動,保持關節功能位,可短期內(2~3周)使用夾板製動。睡硬板床,枕頭不宜過高。雙手掌可握小卷軸,維持指關節伸展,雙肩置枕頭以維持肩關節外展位。不要在雙膝下長時間放置枕頭,以防止膝關節固定於屈曲位。平躺者小腿處墊枕頭,避免垂足。
(3) 預防關節廢用緩解期應鼓勵患者進行功能鍛煉,由被動向主動漸進,如伸臂、屈肘、抬肩,手指的抓捏練習、伸膝、伸髖、搖踝等運動,活動強度應以患者能承受為限。也可配合理療、按摩等物理療法,增進血液循環,防止肌肉萎縮、關節廢用。
(4) 關節保暖RA患者關節及其周圍血管、神經受侵犯,血管收縮緩慢且不充分,使皮溫升降遲緩,應加強保暖,避免潮濕寒冷而加重關節症狀。
3.預感性悲哀與疾病慢性病程、關節畸形而影響生活質量有關。
(1) 心理護理患者因頑固的關節疼痛、病情反複發作、生活不能自理、害怕殘疾、經濟損失等原因,常表現出情緒低落、焦慮、孤獨甚至抑鬱,對生活失去信心。抑鬱是RA患者最常見的精神症狀,嚴重的抑鬱有礙疾病的恢複。護士應通過護理活動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采取心理疏導、解釋、安慰、鼓勵等方法做好心理護理,使其積極配合治療。
(2) 培養自理意識重視患者的反應,鼓勵患者自強,正確認識疾病、對待疾病,激發患者對家庭、社會的責任感。與患者一起製定康複目標,進行功能鍛煉,鼓勵自我護理,減少畸形發生。做到生活自理或參加力所能及的工作,體現生存價值,回歸社會。
4.知識缺乏
(1) 疾病知識教育幫助患者及家屬正確認識疾病,保持樂觀態度,堅定信心,堅持治療。
(2) 休息與活動強調休息與治療性鍛煉的重要性,鍛煉的目的在於掌握正確的姿勢,減輕疼痛,減少畸形的發生。急性期臥床休息,輕度、適當的關節活動可防止關節僵硬。炎症消退後,應積極鍛煉,如散步、打拳、做操、遊泳等。鼓勵生活自理,適當做家務,臥硬板床。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習慣。
(3) 避免各種誘因如寒冷、潮濕、過度勞累、精神刺激、感染等,注意保暖。對於各種感染要積極預防和治療。
(4) 飲食與食療應攝入富含優質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多進食新鮮蔬菜水果,多飲水,防便秘。避免食用辛辣、酸、硬、刺激性強的食物,以避免誘發或加重消化道症狀。飲用藥酒可起到活血化瘀、祛風散寒、疏通經絡的作用。
(5) 堅持服藥不可擅自停藥、改藥、加減藥。在醫師和護士指導下了解藥物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
(6) 鼓勵自強消除自卑依賴感,做到自理,提高生活質量和工作能力。
(7) 定期複查遵從醫囑,及時隨診。
(8) 預防肺部感染應每日室內通風,少去公共場所,適時增減衣服,避免感冒。
【預後】早診斷、早治療對RA患者療效及轉歸有重要的影響,防止關節破壞,保護關節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是治療和護理的目標。因此,治療時機非常重要。多數RA患者在出現症狀後2年內出現關節骨侵蝕,並進一步發展,隨後關節結構破壞,25%的患者會殘疾,若早期積極治療,可使80%以上的患者病情緩解。10%患者病情較輕,能自行緩解。大部分患者表現為慢性反複發作。一般來說,RA本身不致死亡,主要導致殘疾,使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工作能力下降,影響生活質量,對家庭和社會造成嚴重的負擔。晚期、重症或長期臥床的RA患者,可因合並感染、消化道出血、心和肺部疾病或腎澱粉樣變等而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