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三十一章舊友相見(1 / 2)

2003年三月,樂雲市人代會並沒有收到“非典”的影響,按原定時間準時召開,在這次人代會上,楊景宏沒有意外地通過代表審議,成為樂雲市新一任的市長。

四月,鹽林工業區二期土地進入拍賣程序,立信公司並沒有派人參與投標拍賣,包括原來一期時曾積極參與的富海航運以及樂雲碧輝公司等也都統統沒有參與其中。韓易在遙遠的鬆台冷眼旁觀,最終的結果是暖州市昌達公司獲得了整個開發區整整五百多畝的開發權,啟勇地產也獲得了兩百畝,剩下的那些地,有一大部分聽說是被聚發財團獲得,剩餘的一些土地則是被樂雲市本地的幾個大公司瓜分了。

韓易得知這個結果後,想起了當初在碧輝酒店和楊俊達碰麵時他說的那句話,現在倒是有點明白其中的意思了。

看來昌達公司從那個時候起,就已經盯上了鹽林工業區,也無怪楊景宏會這樣死命地盯著立信公司了,原來隻是自己擋住了別人的財路。

不過韓易此時心中倒是沒有了太多的憤怒,隻是在心中輕輕地念著老頭以前常常自語地一句話:“人在做,天在看!”

韓易自認從商以來,所做的大多數事雖然算不上問心無愧,但比起某些人貪婪的吃相來,卻要不知文雅了多少。

時間進入2003年夏,肆虐神州大地的“非典”終於平息下來,鑒於韓易在鬆台區的突出表現,由羅海江出麵吸引韓易加入中海市暖州商會,並擔任商會委員會委員。

立信公司現在在鬆台區也算是小有名氣,其旗下的立信藥廠和立信化工都是屬於優質企業,而且還有羅海江這樣的知名商人親自出麵引薦,加入中海市暖州商會自然是沒有任何問題。

不過韓易在商會的名錄倒是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那就是榮達集團,當然,現在的榮達集團已經更名為中海榮達集團。看到這個名字,讓韓易又想起了榮達集團老總張勝福和邱興文之間的恩怨,更讓韓易印象深刻的是,自己的那個老同學張洋正是張勝福的兒子。

七月,韓易受邀回到樂雲市參加暖州市商人聯合會舉辦的投資招商會議。讓韓易沒有想到的是,在招商會上竟然和林曉碰麵了。

老友相聚,自然是高興非常。

從上次林曉到樂雲市尋求借款幫助至今,韓易和林曉之間還從未見過麵,兩人期間隻是有過幾次簡短的通話,不過在電話裏雙方都隻是簡單地互報一下各自的發展罷了,寥寥幾言,根本說不清太多的情況。

此時重逢,兩人自然有許多話要說。

韓易和林曉聊了之後才知道,林曉這幾年一直在外地致力於煤礦資源的開發。事實證明林曉的商業觸覺和才能果然過人,這幾年來,國內經濟飛速發展,對於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尤其是作為主導的煤碳資源,其價格幾乎是日新月異,林曉當年投資的煤礦在這股能源大潮中獲得了良好的收益,其資產如同滾雪球般,更是不知是翻了多少番,早就超過了億元大關,就其整體的資產實力和未來發展前景相比起來,就算是樂林集團來也是不遑多讓。

但林曉的創業之路並不是如外人想象般那樣一帆風順,當年他投資的煤礦陷入資金困境,在樂林集團裏尋求不到支持,回到樂雲市籌款又幾乎是四處碰壁,心灰意冷之下差點要放棄了煤碳開發的理念,後來還是韓易的雪中送炭讓得他恢複了投資信心,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有了現在的成果。

他這次回來,也算是衣錦還鄉,揚眉吐氣了。

兩人長談之後,第二日林曉來到韓易入住的酒店房間,進門後先不說話,卻從隨身的公文包裏拿出了一疊的文件來交給了韓易。

“這是……”韓易看著笑吟吟的林曉,滿心疑惑地接過那份文件來,略翻了幾頁,大致了解了文件中的內容,眉頭便皺了起來,斷然說道:“不行,這絕對不行!”

原來林曉遞給韓易的竟然是一份轉讓文件,文件中清除標明,以韓易當初的一千萬作為股份,以及如今在林曉所經營的礦業集團裏所應得的股份折合的資產總數,文件最後提出,用轉讓礦業集團名下的一個煤礦用以抵消韓易的股份。

韓易當初之所以借款給林曉,並不是為了什麼股份之類的,隻是出於對朋友的信任和支持。這幾年來,林曉從沒有主動提出過要歸還當初的一千萬借款,而韓易由於對林曉的信任,也沒有想過要催促林曉盡早歸還欠款,就連後來鹽林工業區廠房開發的分紅也是分文不收地打到樂林集團的帳號裏,從未生過私自扣留的心思。

可讓韓易沒想到的是,林曉現在卻給他拿來了這樣一份轉讓合同來。

雖然由於行業的不同,韓易並不是很了解現今能源產業的狀況,但就林曉提出轉讓的這個煤礦,其無論是質量或者未來開采的儲量,都遠遠超過了他當初借給林曉的那一千萬。

“什麼行不行的,這上麵都寫得清清楚楚了,當初我總共投資了三個煤礦,總投資額為五千多萬,之後向你借款一千萬,折入股份當中,你的投資額應該占百分之十五。加上這幾年的發展,你的股份增長,算你百分之二十絕對不會多。我現在有四個煤礦,這個煤礦無論儲量和開發規模都是其中最小的一個,折合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剛剛好。”林曉仍舊是那懶洋洋的腔調,臉帶笑意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