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花園計劃”可以說是韓易從商之後迄今為止獨立策劃和操作的最大的一個項目,而這個項目成功與否,也可以說直接關係到今後立信公司的生死存亡也不為過。
雖然對於這個項目的成功抱有極大的信心,但韓易心裏同時也有自知之明,若要操作好這樣一個大型的項目,光靠立信公司目前的實力還是遠遠不夠,畢竟立信公司發展的時間並不長,其底蘊也相對薄弱。
如果能夠再給立信公司五到十年的時間,韓易絕對有信心可以獨立圓滿地完成這個項目。
不過現在……
時間不等人,商機總是稍縱即逝,如何在商機來臨的時刻抓住商機才是一個成功商人的標準。
在跳出樂雲這座小城市之後,讓韓易的眼界和心境同時豁然開闊。在這一點上,或許韓易還應該感激楊景宏等人給立信公司設置的諸多障礙。
人都是困則思變,有些人麵對困境消極頹廢,而有些人則在壓力之下激發出更多的潛力。若是沒有這些意外的因素,說不定立信公司到現在為止還津津有味地偏隅於樂雲這個小城,守著鹽林工業區這塊地方自得其樂。
步入新世紀之後,中海這幾年的發展日新月異,用一天一張麵孔來形容也不為過。在解放前的中海市,就曾有冒險家的樂園之稱,這裏彙集了眾多的外商和達官貴人,十裏洋場,紙醉金迷。改革開放中的中國和中海市以海納百川的姿態迎接著國內外大量知名公司和機構的入駐,這些公司和機構的進入給這座城市帶來蓬勃的活力,這座國內第一大城市的發展潛力已經遠遠超過廣城和深市,成為繼京城之後國內最具發展力的城市。
城市的飛速發展帶來無限的商機,韓易彙集各類信息之後敏銳地察覺到今後幾年時間裏,中海的金融業、房地產業,酒店娛樂業以及貿易等幾個產業將進入一個井噴時代,而如何從中覓取最佳的商機成為韓易為之殫盡思慮的問題。
金融業進入的門檻太高,不但要有雄厚的資金作為後盾,更需要通天的人脈關係,或許隻有碧輝集團和中發財團這樣擁有著龐大資金以及深厚人脈的超級財團才能有這個資格和能力。
至於房地產業,韓易也有自知之明,立信公司的底子太過薄弱,人才缺乏,就靠著在鹽林工業區賺到的那幾個小錢若是投入到中海這個大城市去,根本就不夠看,說難聽點是連絲水波都無法形成。
因此韓易才會明智地選擇了先與嘉義地產合作的這條路,而且和金大牙還有顧江達成共識,並沒有頭腦發熱地直接進軍中海城區的房地產市場,而是在鬆台穩紮穩打。也即是首先開發鬆台區政府主導的安置房項目。搞房地產,和政府打好關係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開放安置房項目,雖然說利潤是低了一些,但卻拓展了最重要的人脈關係,而且也積累了資金實力,而後待時機成熟之時,再去開發嘉義地產公司自有的土地資源,那樣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來。
這樣的步調雖然保守了一些,但勝在穩健,對於嘉義地產的穩固發展有莫大的好處。而嘉義地產的穩固發展,無疑也給立信公司留下了一條退路。
貿易業,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產業,不過這個產業跟目前的立信公司卻是一點邊都搭不上,韓易也沒有任何心思往這個方麵發展。
綜合各方麵情況之後,酒店娛樂業成了韓易所能想到的介入的最佳產業。畢竟酒店娛樂業相對於金融和房地產來說,進入的門檻較低,而且利潤也是相當不錯。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民以食為天”的意義也在發生根本的轉變,現在的人們不僅要吃得飽,還要吃得好,而吃飽喝足之後,還要玩得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