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被請去主持革命大計(2 / 3)

為此,早在1911年4月28日這天,文學社和共進會的領導人蔣翊武、劉九穗、孫武、張振武等曾齊聚武昌洪山寶通寺,商議起義之後推誰為臨時大都督一事。

當時就有人提議推黎元洪,可立即有人出來反對,理由是:黎元洪不是我們革命黨人,怎麼能推他為同誌?提議者一時無言以對,蔣翊武想了一會,最後說出推舉黎元洪出來做臨時大都督的三點好處:

首先,黎元洪是響當當的名將,在軍界威望最高,推他出來,既可以震懾朝廷,又可號召天下;其次,黎元洪是“南洋軍”將領,素得人心,振臂一呼,軍中少有人不響應,可以團結全軍;三是,黎元洪對當兵的文人,從來是高看一眼、愛護有佳,而革命黨人,多半正是這些文人,推舉黎元洪,可以拉進一位大人物投身革命,可保革命成功。

大家聽了,再沒有什麼異議。因為革命黨人之所以提著腦袋來起義,目的就是要推翻清王朝。隻要黎元洪能夠加入革命隊伍,幫忙一道把清王朝推翻,給他一個都督的職位,誰還會有什麼意見呢?就算是到時候,湖北革命黨領袖吳祿貞領兵南下,也可以再把黎元洪換了,再給黎元洪一個其他相當的位置。

大家連這事都想到了,起義後推舉黎元洪做臨時大都督的事當時算是就這麼定了下來。直到半年之後,1911年10月,四川保路運動引走了新軍的一些部隊,革命黨人決定乘虛起義了。

在製定起義方案時,大家一致認為:起義需要大量的炸藥。1911年10月9日這天,孫武帶著一些人在漢口俄租界寶善裏機關趕製炸藥。萬萬沒有想到,由於一時不慎,竟引起了爆炸。

炸彈聲起,引來了俄國巡捕。一陣大搜查,不僅搜出大量的炸藥,還搜出了為起義而準備的旗幟、文告、袖章、印信以及革命黨人的花名冊等。俄國巡捕將搜到的這些交給領事。

不久,湖廣總督瑞澂便看到了所有搜出來的起義物品,一時大驚失色,立即下令:按圖索驥。於是,武漢戒嚴,全副武裝的警察到處瘋狂地追捕的革命黨人,眼看武漢的革命力量,就要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這時候,身負重傷的孫武躲進了德租界,而蔣翊武喬裝之後正溯漢川而上逃亡,彭楚藩、劉複基、楊宏勝等人被捕入獄,慘遭殺害。

革命黨領袖人物如此遭遇,大批的革命黨人,瑞澂瘋狂地抓捕中,也不斷地身陷囹圄,整個武漢三鎮,風聲鶴唳,黑雲壓城。

瑞澂得意洋洋,欣喜萬分地向北京發電報捷,大有一舉將革命黨一網打盡之勢。因新軍中革命黨人頗多,湖廣總督瑞澂等要按照名冊到軍隊中來搜捕黨人,黎元洪立即激烈反對。

“名冊牽涉過廣,不應操之過急,以免生變。”

瑞澂聽了黎元洪的意見,雖然不同意,但卻無法立馬逮捕軍中的革命黨人。

瑞澂走後,黎元洪心頭忐忑不安,任了軍人的敏感,他覺察到大事即將發生,憂心忡忡地對家人說:

“革命黨不會任人宰殺,大亂就要發生了!”

關於武昌起義,本來是有周詳計劃的,隻因孫武試製炸彈不慎爆炸,起義被提前暴露,若幹同誌被捕犧牲,起義計劃一時被打亂。情況如此,革命黨人推舉吳兆麟為總指揮,立馬舉行武裝起義。

1911年10月10日晚7時,武昌城內工程第八營後隊革命黨人熊炳坤、金兆龍打響武昌首義的第一槍。

頃刻之間,全城炮聲隆隆,烈焰衝天。槍炮聲中,湖北新軍各營的革命黨人紛紛衝出營房,不顧一切地向楚望台軍械庫和湖廣總督衙衝去。守衛楚望台的工程第八營左隊見了,立即響應。兩支軍隊一起奮戰,很快攻克楚望台,奪得軍械庫,得到大量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