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凝固的藝術(3 / 3)

4.莫索林的重現

如果說在伊瑪姆土地上發現大量殘存雕刻品是牛頓發掘的主要收獲,那麼傑普生的突出成就就是清理並清晰地勾勒出基座的平麵結構,同時還獲得了那裏遺留的其他建築和雕刻殘片。綜合平麵圖展現了基座區的主要特點和基址坑同北部、東部圍牆及通道入口間的聯係,而一些遺存就是在東部圍牆中央發現的。虛線指示著在牛頓發掘之前覆蓋其上後被他買來拆除的房舍。四角區上的巨大圓錐形廢物堆是牛頓用來阻止他離開後人們在上麵進行建築的,然而不久一座新舍還是在伊瑪姆土地的遺址上矗立起來。

可以看到,墓室並沒有位於整個建築平麵的中心,而是偏向西北角。這個布置可能是用來對付將來的盜墓人,更有可能是為了和先前的一個墓放在一起,那個墓的主人是哈利卡納索斯的阿特米茜婭一世。她曾經於公元前480年,在塞拉米斯灣戰役中與波斯國王薛西斯並肩戰鬥反對希臘人。莫索羅斯期望用這種方法加強名不副實的所謂王統血緣聯係。從西南角的石階可以看出,早於莫索林的重要陵墓確實曾經存在過,不過它已被莫索林的地基所覆壓。

四角區西部鑿進岩石裏的寬闊石階向下一直通到墓室的入口,顯然這是為莫索羅斯下葬修築的。擋住陵墓通道的龐大綠石至今仍然存在,牛頓進行發掘時,它依舊位於原處。人們把它掀翻,發現在它的下底分布著許多的鏤痕和暗榫,使其推進來後便於放置。石頭前部和頂部的鑿痕則不過是後來試圖闖進行竊的強盜們的徒勞之舉。在巨石前邊、石階腳下,有一大堆石塊,牛頓曾認為是坍塌的牆。傑普生把它們搬開,看到它們根本不是什麼牆,而是祭奠用的犧牲品的遮蔽物,這些犧牲品大概是莫索洛斯入殮後供奉於此的,包括幾隻全羊、幾隻雞和鴿、一隻鵝、一些精宰的牛羊肉塊和相當數量的雞蛋。這種對逝者的祭祀方法與中東葬儀的淵源關係反而比希臘更近一些。

基底的最重要的建築特色就是利用了像城堡西南角和東北角上那樣的綠色火山石。這些石頭可以使人很容易看到莫索林平台的基底上遍布的鑿穴,它們揭示出了基底的大小尺寸,即長邊38米,短邊32米。按照一希臘尺合32厘米計算,正好與普林尼所提到的440英尺周長相吻合,而邊長為38.40米和32米,恰巧等於120和100英尺。

為建築複原提供的另一重要參考就是傑普生在基座區發現的一些建築石。其中一些角錐頂的寬階石碎塊上,留有給雕塑提供的鑿穴,證明獅子塑像是放在角錐頂的底部。還有一些用藍色石灰石製成的雕像底座的碎塊,很容易看出是來自於平台部分,上麵鑄出了前緣和安放雕塑用的穴槽,表明那些無支撐物的立體雕塑是被擺在平台向外的突出部位上,並倚靠著平台的牆壁,它們很可能並不在同一平麵上。有大約20塊這種碎塊留下來,大多數是屬於和實物同樣大小的雕塑上的。其中有一塊顯得特別重要,它提供了台階完整的突出部分。它僅有72厘米,相當窄,說明它上麵的雕塑和牆靠得很緊,像三角頂上的一樣,用藍色石灰石製成的麵石,進一步證實了平台的某些部分是由這種淺色石頭構成的,以和旁邊的白色大理石及色彩斑斕的雕塑相映襯。

在傑普生的發掘過程中,還有其他兩個關鍵性的發現,一個已經簡略地提到,就是圓柱之間軸距的估算。根據城堡中發現的完整的框緣柱,得出這個距離正好是3米。如果我們傾向於普林尼的觀點,假定有36根圓柱,各邊分別為11根和9根,那麼平台上部邊長最大的就是32米和26米,同底部邊長相比,每邊向裏縮進3米,使整個平台側麵成梯形狀。一個梯形的平台正好符合古查德的描述“爵士越向下挖,底部就越大”。另一個發現就是也了解到從平台到柱列之間過渡帶建築石的順序,證實了阿蒙森中楣位於平台上部,柱廊的正下方。如果符合實際的話,那它正好是116米周長,其中約四分之一保存下來。

20多年前發現的一幅莫索林窄側麵複原圖,展示了該建築物上各種雕塑品的一種可能安排。該圖融合了以上討論的各種不同來源的素材。角錐頂台階數和圓柱數取自普林尼,由此整體高度達到140英尺(1英尺32厘米,計合44.80米),其中平台60英尺高,柱廊37.5英尺,角錐頂22.5英尺,駟馬車及其底座20英尺。符合這個設計的還有以下數據項:角錐頂台階的級高和級寬(級高30厘米,級寬則最下麵一級60厘米,其他的長邊43厘米,窄邊54厘米);圓柱間軸距(3米);陵墓底座寬(窄邊32米);平台底部石階突出部位(72厘米),以及雕塑和中楣的規格尺寸。一些雕塑品的位置已經得以確定:駟馬車在頂端,獅子在角錐頂底部,阿蒙森中楣在平台上部,與實物同樣大小的戰鬥場麵雕像則在平台下部。在柱列頂部的鑲板上還裝飾著刻有提修斯功績的浮雕。其他雕刻品的位置還有待商榷。但如果我們同意所有的雕塑與中楣均被置於建築外側,那麼可供隨意改動位置的空間就很有限。

我們確知,在愛奧尼亞風格的柱頂盤上沒在中楣,所以現存的兩塊未確定位置的中楣中,反映拉庇西人和桑塔人戰爭場麵的那塊似乎可能屬於駟馬車組的底座,而反映賽車場麵的則有可能曾嵌在柱廊後麵內壁的上部。這樣,在莫索林的三個主要建築結構的頂部,都裝點有鏤飾的中楣。

在未確定位置的立體雕塑中最重要的就是巨大的人物塑像,它們構成一個寬廣係列,反映加裏亞的統治家族及其祖先,其中保存的最完好的則是被稱作莫索羅斯和阿特米茜婭的兩座。這些塑像理所當然應被安放在柱列間的顯著位置上,但目前還缺乏與此有關的證據,也不知道它們是否有底座。

側麵圖上的其他立體雕塑,很明顯是大都模仿三角頂雕像的風格被倚牆放置在平台的窄邊上。問題是從地麵算起平台一共有多高有多少級,這還不得而知,無奈隻能憑臆測行事。由於雕塑有3種規模,從與原物一般大小一直到原物的1.67倍,有人認為應該把它們放在三處平台的突出部位上,這樣從平台底部到頂部的台階上才會有足夠的空間,然而傑普生目前則堅持平台是兩級而不是三級,雕塑擺放的應比上麵的複原圖更加緊湊。由於平台上的雕塑慘遭霍斯庇泰勒斯爵士毀壞,現僅存數量眾多的小殘片,所以兩種意見都缺乏充足的證據。是否可以考慮:將表現狩獵和祭祀場麵的巨型雕塑放在最上層,將表現有騎兵參加的希波戰爭景況的雕塑放在最下麵,因為它們與真物一般大小。還有一些默立的人物雕塑,有男有女,屬於中等規模類型(也稱作大於真物的類型),安排在兩組的中間。平台的各級高度按3:4:5分配,以與上麵擺放的雕塑大小相契合。

除平台外,其他部位還有許多遺留問題。如站在角錐頂頂端馬車上的人是誰?把它放在建築的最高處又是什麼意思?從馬的雄壯、車體的巨大來看有些像波斯總督的儀仗,或許是一個在某種說教下代表莫索洛斯的神秘物,但它是個人還是個神,還是介於兩者之間?沒有任何史料表明莫索洛斯曾把自己看做是一個神,但以一個希臘人的眼光看,把駟馬車組放在這麼一個崇高的位置上不言而喻就是神化。其他問題還有,平台頂部的獅子是一對對放置還是成一線對稱排列呢?通常認為後一種意見較有道理,因為其中一些獅子的頭扭向一側,它們可能是兩邊的領頭獅,但不管怎樣,確實還沒有能夠令人信服的證據。在以弗所附近的貝萊維,有一座比莫索林稍晚的建築叫希羅思,上麵和獅子塑像類似放置的格立芬(希臘神話中的怪獸)就是成對兒排列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們兩者中間夾有一個花瓶,這在莫索林是從未有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