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凝固的藝術(1 / 3)

1.神秘的莫索林陵墓

哈利卡納索斯的莫索林是加裏亞的統治者莫索羅斯的巨大陵墓。這位國王在位於公元前377—前353年,當時加裏亞是波斯的附屬國,莫索羅斯又是波斯王國在當地的斯圖拉普(即總督)。莫索林是古代了不起的建築,其建築麵積之廣、雕刻裝飾之華美無與倫比,不久便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到羅馬時代莫索林成了大型陵墓的統稱,這個稱呼沿用至今。莫索羅斯乃馬萊薩的哈克托那斯之子。在他統治期間,將首都遷到了濱海城市哈利卡納索斯,並娶其妹阿特米茜婭為後。古代學者一般認為是阿特米茜婭為其兄(夫)建造了莫索林,因此推算建築時間為兩人卒年之間隔期(公元前353—前351年)。但很明顯,如此浩大的工程是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的,最有可能的是在莫索羅斯生前就開始動工,大概是在定都哈利卡納索斯後不久公元前370—前365年之間,而完工於公元前350年左右,阿特米茜婭剛剛去世之後。

古代的哈利卡納索斯位於現今土耳其西南部的波德蘭,它的港口現仍被15世紀馬爾他騎士聖約翰所建造的一座龐大的十字軍城堡所覆蓋。莫索林遺址就在其附近的一塊平地上。地勢比港口略高,目前被圈在一個清真寺內。

近年來莫索林遺址已經被全麵地發掘整理,但它的原貌還不是十分清楚,這個陵墓的主要建築結構已經不存在了,所剩的殘存物就是:一個在岩石上鑿出的方形墓坑,供莫索羅斯靈柩下葬用的石台階,重新得以複原的墓室輪廓及四處散落的破碎柱鼓和建築石。

莫索林遺址實在沒有給後人留下什麼東西。要試圖再現它的本來麵目,必須綜合考證許多來自其他方麵的材料,盡管其中有些東西雜亂無章,存在著爭議。這些材料主要包括三類:首先,是古代學者特別是老普林尼的撰述;其次,霍斯庇泰勒斯爵士在波德蘭修築聖彼得城堡時從莫索林遺跡上拆除下來的一些雕刻品和建築石料。再次,就是對莫索林遺址的兩次主要發掘。第一次是在1856年至1858年間由查理斯·牛頓爵士領導的,發現了許多雕刻品及建築材料碎片,目前都保存在倫敦的大英博物館裏。另一次就是在1966年至1977年間,由阿胡斯大學教授克裏斯汀·傑普生領導的丹麥人進行的一次挖掘,它對遺址進行了現代化的整理和保存。要複原這個著名的古代建築,將會遇到許多關鍵性的問題。為此我們將逐一考證以上所講的諸種材料。

到目前為止,在古代學者留下的文字資料中,最重要的就是老普林尼在他的公元75年前後寫成的《自然史》中對莫索林的一段記載,它對任何複原工作來說都是最基本的依據,因此據圖伯納拉丁版本翻譯如下:

談到斯科帕思,我們也不要忘記當時他的競爭對手貝爾雅克思、蒂莫舍烏斯和列奧查爾斯,因為是他們共同完成了莫索林的雕刻工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正是這些藝術家們的傑作使莫索林成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這個陵墓是加裏亞國王莫索羅斯的妻子為亡夫修建的,莫索羅斯死於第107次奧林匹克大會的次年。陵墓南北各長63英尺,正麵稍窄一點,四周長440英尺,高約25腕尺,環繞了36根圓柱,故稱“柱廊”。東邊的雕刻出自斯科帕思之手,北邊的是貝爾雅克思所作,南邊是蒂莫舍烏斯,西邊是列奧查爾斯。在他們的工作未完成之前,女王就離世了,但他們把此項工作看成是他們的榮譽和技藝的體現,因此,就一直堅持下去直到柱廊完工。這時他們開始互相競爭,第5個藝術家也參加進來。柱廊以上部分是個角錐形建築,其底部各點高度相等(意即與水平麵平行,譯者),向上收縮24級彙聚到頂部,最高點是個大理石雕成的駟馬車,是庇西斯的作品,包括它整個建築高達140英尺。

可以看到,普林尼的記載中包括了許多詳盡的史料和數據,並且來源好像很可靠。但是普氏的著作版本眾多,說法各異,其中一些數字也不能正好吻合。例如,如果周長為440英尺且南北是長邊(這些數據已被發掘出來的基座所證實),那麼每個長邊的長度就一定會大大超過文章中所說的63英尺,除非基座不坐落在平地上。盡管存在這些困難,莫索林的麵貌還是大體被勾勒出來,並且基本上不會再有大的出入。

在平麵圖上莫索林呈長方形,底部邊長分別是120和100英尺,這正好等於普林尼所說的440英尺周長。它140英尺高,主要由3部分構成:一個高大的平台,即底座,在普林尼的記述中簡稱為“下部”,大概有60英尺高。它的上麵是由36根圓柱組成的柱廊,每邊安排11根或9根(較長的一邊11根,短的一邊9根,角柱計算兩次)——從發掘中我們看到,這些圓柱都呈現出愛奧尼亞風格。柱廊再以上就是角錐形的頂部,一共有24級,向上縮小為一個小平台,上麵矗立著精美的駟馬車塑像。普林尼所提到的25腕尺,顯然隻是這個建築的某一部分高度,最有可能指的就是從柱底到柱頂的整個柱廊的高度。如果是這樣,在剩下的總高度中,大概有22英尺屬於角錐頂,20英尺屬於馬車及其底座。

從普林尼的著作中我們還可以知道,正是雕刻裝飾品的豐富多彩和上乘質量使莫索林贏得了建築史上的美譽,但這一點在以後的複原工作中卻總是未加以重視。普林尼稱四個著名的希臘雕刻家分別負責建築的一麵:斯科帕思在東麵,貝爾雅克思在北麵,蒂莫舍烏斯在南麵,列奧查爾斯在西麵。而在頂部除了由庇西斯創作的駟馬車外,沒有提到其他某個人的作品。曾經有過一本描述莫索林的書,作者是維特魯維烏斯和薩特羅斯。通常認為庇西斯就是維特魯維烏斯所說的庇西奧斯。這本書早已失傳,它很可能就是普林尼記述莫索林的資料來源。

在其他有關莫索林的古典文學作品中,維特魯維烏斯的簡單記載均被提及。這些記載寫於公元前30—前25年,約早於普林尼一個世紀,但是語焉不詳,隻是在四個雕刻家中增加了一個普拉西泰勒斯的名字,使蒂莫舍烏斯的有無反而難以確定了,這種看法一般認為並不正確。

類似的材料還很多,讓我們暫告一段落,把目光轉向波德蘭城堡。因為這個城堡既是莫索林的被破壞的原因,又是莫索林一些關鍵部分的保護之源。

2.莫索林的毀滅

據推測,莫索林一直到13世紀都安然矗立在那裏,但一場地震使它的上部,包括頂部和柱廊坍塌下來,以後到15世紀晚期再沒有大的損毀。在1494年,騎士聖約翰決定加固他的波德蘭的城堡(該城堡建於1402年),他們就地取材,拆除莫索林的方石以作建築之用,莫索林的核心部分,成堆的綠色火山石形成了城堡長長的圍牆。這些石塊約90厘米見方,30厘米厚,可以很明顯地看到曾緊合在一起的痕跡。莫索林的大理石雕塑和附近的大理石多被打碎,燒成石灰粉。安瑟尼·魯特爾最近的研究表明這種破壞活動持續了28年,一直到1522年。到那時,莫索林以上部分到基底的所有石塊幾乎都被搬走了,地下墓室已經暴露,隻能任人劫掠了。

有一份報告於1581年在法國發表,很引人注目,作者是克勞德·古查德。這份報告記述了莫索林底部被毀過程和1522年發現的完整墓葬。現摘引如下:

霍斯庇泰勒斯爵士獲得波德蘭後,準備加固城堡,到處尋找燒製石灰的石頭。在港口附近一塊曾經是古代廣場的空地中心,發現了一個階梯形的白色大理石平台,再沒有比這兒更合適、更豐富的石灰石了,他們把這些石塊推倒拉走。這些石頭很好用,他們很快將地麵上的用完了,便開始向下挖掘以便找到更多的石灰石。他們獲得很大成功,不久發現,愈往下挖,收獲愈豐,平台就越寬大,最後他們知道,他們不僅發現了大量石灰石,還發現了一個古代建築。

四五天後,露出的麵積逐漸擴大。一個下午他們發現了一處洞口,似乎是一個墓穴通道。擎著蠟,慢慢走進去,忽然見到一個空間很大的方形內室,四周圍繞著圓柱,柱基、柱頂、框緣、中楣和上楣都刻著浮雕,柱子之間襯著五顏六色的大理石石片和石帶,都嵌在白色底的牆上。石片和石帶上裝飾著可與室內其他藝術品相媲美的線腳和雕刻,牆麵上也鐫刻著眾多的反映曆史和戰爭場麵的浮雕。他們嘖嘖稱讚一番,無不驚詫於這些藝術品的奇異。但最後還是把它們拆了下來,打成碎塊,充作了石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