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古海慷慨的饋贈(1 / 3)

1.珍貴的希臘雕像

古代沉船上的遺物包括貨幣、各種商品、船員的生活用品及其它物品。其中在文化史上價值最高的,除了貨物和掠奪來的東西之外,就是各類藝術品,特別是古代雕像了。雖然最早在19世紀30年代就有人在打撈雕像,但最近40年來在海底發現的兩座雕像才最引起轟動。

在地中海海域,自公元前就盛行在海底采集海綿。1953年,在土耳其勃得魯姆海的海底采集海綿的工人打撈出一尊古希臘的青銅雕像,即女神“苔曼台爾”銅像。另外一尊是考古學家在考古調查中,於1964年在意大利那波裏灣的加布裏島附近的海底發現的羅馬時代的大理石海神像。這裏主要介紹這尊大理石海神像。

在包括發現海神像的那波裏灣在內的意大利沿岸,羅馬時代之後,由於海水的上升,使馬格那·古拉埃基亞時代之後的城市均被海水吞沒。特別是那波裏灣一帶在海中至今仍然可以看到這些遺跡。著名的波次奧裏神廟建於公元3世紀,15世紀時這座圓柱形建築完全沉沒於海中,據說現在每當退潮時,還可看到神廟的基址。

加布裏島的旅遊名勝點“藍色洞穴”,是一處麵向海洋的地下湖,入口大小隻有1米多,因流動的湖水的藍光倒映著高30多米的砦石洞口而聞名遐邇。羅馬帝國第2代皇帝提拜裏烏斯在公元27年搬到加布裏島的離宮來安度晚年,從這以後離宮被奉為聖地。在這一帶海域,意大利考古工作者發現了大理石雕像。這尊雕像由於被海水嚴重侵蝕,表麵覆蓋著一層貝殼,專家研究結果表明,這是2000年前羅馬時代製作的雕像。可是它究竟是“海神內布丘”還是“海王得萊頓”,學術界產生了分歧。雖然存在這種爭議,但肯定這是裝飾離宮壁麵的雕像群中的一尊雕像。這是了解羅馬時代聖地宗教性質的寶貴資料,因而受到學術界的普遍重視。

地中海發現的第一個古代雕像是1832年在意大利西部海岸皮昂比諾和厄爾巴島之間的海底由拖網漁船打撈上來的。這是公元前5世紀製作的“皮昂比諾的阿波羅”青銅像。

這尊雕像現存於羅浮宮美術館,是最負盛名的陳列品之一。從風格上看,它是馬格那·古拉埃基亞地區的作品。也許,這尊雕像是某一時期從南意大利的一個古希臘殖民城市交流到這裏的。其線條洗練的造型,極為清楚地表現了人體的各部結構,具有典型的古希臘藝術風格。特別是其準確造型與青銅材料的完美統一,作為現存蠟模鑄造最為原始的一例,在古代藝術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遺憾的是,現在卻無從尋找這一雕像發現的確切地點。

進入20世紀後,1925年從愛琴海深處的馬拉東海灣的海底由漁網打撈出一尊青銅像——“馬拉東青年像”。推測是由希臘開往意大利的商船的貨物之一。這個比真人略小的雕像是非常優秀的作品,其典雅安詳的神態使部分專家認為這是希臘大雕刻家普拉克西泰萊斯的作品,現存於雅典國立博物館。

1928年,在希臘埃維厄島的阿爾泰米希奧海角的海底,發現了一尊“波塞冬”青銅像。據說,是雅典的藝術品收藏家安德尼斯·拜那基斯雇傭海綿潛水夫打撈上來的。海神波塞冬,相當於希臘神話中的主神宙斯。這尊雕像,是公元前5世紀前後製作的三尊早期青銅像中僅存的兩尊之一,是十分珍貴的遺物。傳說這尊雕像最初放置在科林索斯的伊斯特毛斯,後來在運往君士坦丁的途中,因遇難而沉沒海中。

在這個海域,還曾發現被認為是希臘化時期(公元前334—前30年古代曆史時期)的“少年騎手像”(青銅像,高85.2厘米)。這尊巧妙捕捉住黑人少年騎手激烈運動姿態的作品,被認為是公元前150年左右製成的。

要說起希臘雕刻,即使從遺物的數量上說,也不能不想起普通的大理石像。但是,在古希臘的雕刻作品中,更多的是青銅像,其質量毫不遜於大理石像。公元前7世紀,在希臘的聖地,隻要一建造石結構神殿,就要同時用石材和青銅為材料,精心雕刻完成被祭祀的主神像和裝飾建築的紀念性雕像。當然,最早用做雕像的材料是木材,接著是青銅,然後才是大理石。雖然最早使用青銅造像的年代在文獻上還不清楚,但像我們能見到的被推定為宙斯頭部的“男人頭像”,是公元前6世紀末的作品,被認為是最早的青銅雕像。學界認為此像是用砂型鑄造成的,但此後,與大理石一樣,用青銅鑄造真人大小甚至更大的青銅像以裝飾神殿和其它建築的做法就普遍起來,這一點在當時的金石文和文獻中均有明確的記載。再進一步則以大理石像為範模,將原像翻製成青銅雕像。到了公元前5世紀,產生了整個古典時期極為優秀的青銅製品。其中之一,就是在德爾法發現的“青年禦者像”和前麵講過的在阿爾泰米西奧發現的“波塞冬”像。“波塞冬”像是古典期青銅雕像中不可多得的珍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