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梅雨”季節慢慢結束了,秋高氣爽的日子來到了,北京最美的季節就是秋天。北京的春天不是飛得惱人的柳絮,就是如黑山老妖出洞的沙塵暴;夏天不是暴雨連綿,就是悶得人透不過氣的桑拿天;而冬天幹冷幹冷的北風吹在臉上,又像是刀割;隻有秋天,天天都是豔陽天。可是這樣的日子,還是沒法讓小餘提起興致來。
自從孟菲和樂釗去了西部,三個姐妹的聚會就少了很多,平時還得崔新新和老畢這兩個大忙人想起給小餘打電話,才得空聊聊。小餘遇到了創作的瓶頸期,新小說的梗概大綱遲遲沒有出來,王兵幾次想約她出去玩玩,她都嫌人多,哪也不願意去。
“北京就那麼大點地,到處都是人的。還不夠過去數人腦袋的呢。”小餘如是說。
“要不,到我家去看書?阿爾博很想你呢。”王兵一約小餘去他家,就用阿爾博當借口。
“不去了,我家裏也有好多書堆著沒看完呢。”小餘一想到要更衣打扮就懶得動。
最近,小餘的母親幾次三番地給她打電話,說家裏做了很多她愛吃的好吃的,要她回去吃。雖然因為小餘出版了書,已經晉升為作家的行列,她和她爸爸的那個心結已經基本上解開了。可是一想起回到家,母親肯定又得追問她的感情生活,說不定又要給她安排相親,小餘就不想回去了。所有長輩朋友都是這樣,但凡家裏或身邊有個快到30歲的剩女,就開始擔心她會像快過期的罐頭,不趕緊處理掉就要爛在家裏;而那些已婚的婦女更是擔心這個如豺狼似猛虎年齡的女人,會破壞自己的家庭,一聽到身邊有剩女,就趕緊發動身邊的關係,幫忙安排相親。恐怕這些不幸的女人會把不幸傳染給自己一樣。每次想到這些,小餘就極度厭煩回家聽母親嘮叨,母親可以毫無顧忌地提醒她的年齡,並且讓她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正慢慢失去了奇貨可居的價值。
雖然小餘心裏對王兵有意思,但是八字沒一撇的事,小餘根本不想在她母親麵前提上隻字片語,她雖然知道王兵對自己不錯,但是看到最近王兵幫老畢出書,也是盡心盡力,她就又有點吃不準王兵對自己到底有沒有那個意思了,他人很隨和,雖然有時有些木納,但是在朋友麵前,他還是很健談的,偶爾還能說些小笑話。他對老畢,對孟菲都像朋友一樣,小餘不知道自己在他心裏,是否也隻是個比朋友多一點點,比情人少一點點的那麼一個人。
小餘也不知道自己對王兵到底是喜歡多一些,還是愛更多一些。如果隻是單純的喜歡一個人,卻無法愛上他,那樣的話,還不如做對永遠的朋友。
“哎呀,煩死人了。”一想到這個,小餘就像低氣壓裏的魚——缺氧。她四仰八岔地躺在床上,拿起手邊的毛絨小熊高高拋起來,然後在它快要落下來的時候,一腳踢到了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