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擔心沿途各部落阻截,一路北上的蚩尤就打著黃帝的旗號,自稱是黃帝派往北嶽恒山的換防人員,再看到他們全副武裝非同一般的樣子,所以沿途還算順利。但是距北嶽恒山越近,蚩尤的心裏就越發虛,他最擔心的是一旦身份暴露而前功盡棄。所以等行進到今太原一帶的時候,蚩尤就不再繼續北上,而是經榆次折向東去,最後經娘子關翻過太行山,直接進入犬龍部落所在的冀州平原。因為曾經和犬龍部落結過盟,都曾屬於鹿部落聯盟,所以到達這裏之後,蚩尤就等於回到了自己的大本營,如魚得水,一切全由了自己。至此他依然打著黃帝的旗號,儼然以黃帝“主兵”的身分騙得犬龍部落酋長猷的信任。應付過犬龍部落酋長猷之後,狼部落酋長“跛狼”郎酋就完全是一副熱情好客的模樣了。燕、雉等小部落,更是不敢怠慢……因此,從狼牙山一路向北的蚩尤,過涿州,到涿鹿,順利地進入了豬龍部落所在地,魑、魅、魍、魎等集結於此,重新形成了一股反黃帝的核心力量。蚩尤采取威脅利誘等手段,使那些原來已經歸屬黃帝的部落,重新團結在自己的周圍,很快又重新形成了一個包括豬龍、犬龍、狼、燕、雉等大小八十一個部落的、覆蓋了整個冀州東部地區(太行山以東)的部落聯盟,仍以鹿命名。因為得勢得誌,蚩尤的野心進一步膨脹,很快就打著炎帝的旗號,公開反對起黃帝來。黃帝一下子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決定親自北巡到恒山去。一路上黃帝一行由後土陪同,調兵遣將,組織河東猴龍、羊龍部落的兵力向北向東,堵住了娘子關這個關口。黃帝、倉頡、應龍、後土一行來到五台山,先是在溝裏行走,各種植被還比較多,但是愈往高處走,植被就愈少,深深的蒲團一樣的白草,就完全覆蓋在白雪皚皚之中。在這樣的路上行走危險性極大,看似平平的地方,卻不知下麵是什麼樣的暗溝,行進的兵士,必須用一根長棍探著路前行,地平的地方,“咯吱咯吱”地踩著厚雪艱難行進,雖然很吃力,人得大口大口地喘氣,呼出水蒸汽一樣的白氣,但是感覺還算安全一些。但是隻要腳下地形一變,人就隨時有滑倒的可能。這一滑倒就沒了深淺,沒有可以抓挖的東西和樹梢阻擋,有的兵士就直接墜進了萬丈深淵……臨近山頭,風硬得像刀割一樣,直刺入人的骨髓,雖然把獸皮裹得緊了又緊,刺骨的寒風還是“嗚嗚”地直往人懷裏鑽。體力弱的人,隨時有被風吹倒的危險。
大家相互攙扶著,共同抵抗寒風的進攻。最艱難的地方,黃帝、應龍、後土都下了馬,倉頡也棄了車,和兵士們一樣艱難跋涉,隻是給倉頡專門安排了兩名兵士攙扶著。終於到了五台山渾圓開闊的頂部,這裏的雪卻很少(早已經被風卷到低處去了),一團一團的白草,人腳踩在其根部就非常穩,但如果踩在它光滑細長像女人的剪發頭一樣的葉麵上,就非得滑倒不可!下山比上山更難。好在一下山,一條狹長的土溝,就將五台山的山脈和北嶽恒山巍峨的山體連接起來了。這時候從山下往上走,陽坡上的積雪就幾乎全化完了。長得和黃帝年輕時候幾乎一樣的昌意(隻是稍顯瘦削),一直迎到了山下。長途跋涉的黃帝的兵士們在山下充分地休息了一陣子後,才趕在天黑之前,攀上了恒山。
黃帝在北嶽恒山第一次見到了他的長孫顓頊。這個眼睛很大,方臉,顯得愣頭愣腦的小家夥,黃帝自見到第一眼就非常喜歡。這可是他的親孫子啊!以前隻是聽說自己有孫子了,自己雖說已經當爺爺了,但是還沒有切實的感受。現在,親孫子一下子就站在眼前,兩歲多的孩子,已經開始懂事,除了剛見麵時稍微有點兒陌生感以外,一會兒,他就纏著黃帝,左右不離了。黃帝跪坐在獸皮坐墊上,顓頊就一臉親昵、頑皮地靠坐在黃帝膝前。昌仆——昌意之妻,已經是一位較為豐滿的漂亮主婦了,但是目光、神態中,依然透著蜀山氏女人的靈秀之氣。她的眼睛因為胖變得細了一點兒,但是眼睫毛還是那麼長,在眼睛周圍,留下一圈花邊似的暗影。火光把她粉紅的膚色映得紅撲撲的鮮活。見公公黃帝千裏之遙來到恒山,她親自把當地的特產——山野蘑菇、油辣椒、蓮花豆、黃芪酒等擺了上來,又將熱氣騰騰的黃芪燉鹿肉塊端上來款待。昌意手下的將士們都來了,大家聚在一個既寬敞又特別高的天然石洞內。中間燃燒著塘火,大家圍火而坐。聽說黃帝自中原而來,能親眼見到威名天下的黃帝,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激動和幸福的光芒。長年在北方風頭很大的恒山駐守,將士們大都被風刀雕刻成了堅實的、很有力度的紅膛膛的臉色,即使有黃、白、黑臉色的,其臉上的質地同樣是堅實有力的,大多都絡腮著黑油油的胡須,給人一種有力量的男人特有的生機勃勃的堅實感(美女愛英雄,可能愛的就是這種感覺吧)。大家在昌意的帶領下,先齊刷刷地拜過黃帝,等黃帝“免禮”之後,就開心地圍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