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5章(1 / 2)

黃帝先來到當年南路軍集結的地方,又向東北行至黃河西岸的芝川——當年的拜將台和龍門一帶——當年“祭天出征”的祭壇所在地,看著滿壇霜殺過的開始變白的荒草,遙想當年征戰時的豪情,不由得又哼起由他作詞、伶倫譜曲的戰歌——《巾幾銘》來:日中必彗,操刀必割。執斧不伐,賊人將來!熒熒不救,炎炎奈何?為虺弗摧,為蛇奈何?當這深沉、雄渾、激憤、昂揚的旋律在胸中激蕩的時候,耳邊又響起了轔轔戰車聲和戰馬悅耳的嘶鳴聲。黃帝還是從龍門踏過結冰的河麵來到河東的,第一站,就是想去看看蚩尤鑄兵器的情況,不等他趕到首山,打前站的兵士已經氣喘籲籲地快馬回報:“蚩尤——已人去爐毀!”此事完全在黃帝的意料之外,他不明白原來表現積極的蚩尤,在西泰山大合天下鬼神時還威風凜凜地為他開道呢,怎麼會在一夜之間人去爐毀呢?黃帝和應龍策馬前行,倉頡的雲車隨後,十幹衛隊前護後擁著,從黃河東岸向南,直往位於中條山西頭的首山,要看個究竟。來到首山這個炎帝之妃、蚩尤的祖母禍母與巫師玄、蚩尤先後在此冶銅的地方,果然是人去爐毀、一片狼藉:積雪覆蓋著推倒的冶爐、毀壞的工具、遺棄的銅礦石,原來居住人的屋舍,也都東倒西歪,殘破不堪,在寒風中顫抖著……一群烏鴉被驚起,在中條山脊上盤旋,就像狂風中盤旋的枯葉,“呀呀”的一片叫聲由近而遠,——蚩尤早不知跑到哪兒去了!這一意外事件對黃帝的打擊不小。但是,很快他就鎮定下來,指揮應龍,讓仔細地把所有的地方搜查一遍,把遇害者集中在一起,設法就地掩埋……黃帝未下白龍馬,隻是揮著鞭子,勒轉昂奮的白龍馬,在這一片廢墟上來回打了幾個轉兒,就用鞭向山北一指:“速速趕往渤澥黃城!”除過一部分留下的兵士繼續在凍硬的土地上挖坑以外,黃帝一行人馬立即如同臨戰一樣急行軍,在中條山北麓覆蓋著積雪的道路上,揚起陣陣雪霧。冰雪覆蓋的中條山,還是當年的模樣兒,隻是一洗夏日的繁華,陷入冬日的沉靜。看看已經明顯地偏南的白太陽有氣無力地在西南斜照著,要在天黑前趕到渤澥黃城,還真得快馬加鞭呢!不等黃帝一行人馬趕到,接到快馬通報的後土就一改他溫文爾雅的常態,誠惶誠恐地率領黃城中的留守人員、猴龍和羊龍部落的人眾,來到黃城南門外迎候黃帝。蚩尤毀壞冶爐逃之夭夭的事,他也是剛聽說。在太陽落山之前,黃帝一行人馬趕到渤澥西側的羊龍部落大聚落附近。黃帝讓十幹衛隊停下來整理軍容。在應龍的親自指揮下,十幹衛隊很快排好隊形,赤、青、白、玄、黃五色儀仗,前有開道,左右相護,後有斷後,氣勢雄壯地向渤澥黃城開去。老遠看到黃帝的儀仗,後土就率大家跪迎——因為他覺得自己是有罪的,沒有把蚩尤監管好,而讓他逃向了北方。黃帝已經從對這一突發事件的震驚和憤怒中緩和過來,並沒有責備後土的意思。他翻來覆去地想了又想,心態已經有所調整。因而看到多日不見的東征時的盟友和堅強助手後土,一種故友重逢的激動頓時占了上風。看到後土等跪在地上,黃帝老遠就跳下白龍馬,應龍也下了馬,倉頡急忙下了雲車,三人前後相隨,走向後土的歡迎人群。黃帝的第一個動作,就是伸出雙手,彎腰扶起拜伏在地的後土。黃帝親切地拍拍後土的肩膀。看他還是那麼硬朗,後土的眼中含著愧疚和激動的淚水,同樣是一種激動難抑的心情。後土的一雙“猴眼”一眨不眨地望著黃帝,兩個人不由自主就相互擁抱起來。在擁抱的同時,後土還不忘說:

“餘失職矣,讓蚩尤逃之夭夭……”黃帝再次拍拍後土的肩膀,對他親切地安慰:“蚩尤已去,卿莫自責;人各有品,強求不得。”“隻怕凶多吉少,禍事複至。”“天何塌也?”黃帝的反問,給後土增強了信心。後土將黃帝一行迎進黃城,後土自己住在北宮,黃帝仍居中宮。這一夜因受到突發事件的刺激,應龍、倉頡、後土等很久都沒有離去,直到夜深人靜時,幾個人才裹好獸皮厚衣從中宮出來,來到觀象台準備夜觀天象。晴空朗朗,隻是有賊星犯主;又有彗星拖著綿掃帚一樣的長尾巴,在冀州星野橫飛……黃帝心想,大事當前,搬遷母親陵墓的事隻好向後推了;加上現在天寒地凍,也不是遷陵的最佳時機(那部分掩埋首山受害者的兵士還沒回來呢),就將此事埋在心裏,隻說蚩尤之事:“如此看來,蚩尤事大,華夏又臨禍事矣!”幾人商議一番,就各自回去休息。這一夜,黃帝怎麼也睡不著,一會兒是母親那慈祥的麵孔,一會兒又是有關蚩尤的各種畫麵:他戰敗時煙熏火燎就像落湯雞的狼狽相;他被囚禁時的威武不屈;他初做“主兵”時到中宮彙報的殷勤、“忠實”;他在大合天下鬼神時“威風凜凜”的樣子,現在黃帝才算想明白——那時候蚩尤並不是在為黃帝樹威,而是在為他自己揚威……看來,他果然狼子野心不死;看來,自己“唯才是用”的用人原則確有問題——用人還要講一個德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