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雷死了,死得很突然,死得很蹊蹺,死得充滿爭議。爭議的焦點就在於,他是意外猝死,還是死於哥哥窩闊台費盡心機的謀殺?
有一點必須清楚,就是無論拖雷猝死抑或遭謀殺,他死前的三天,都喝了一碗水。這碗水不是尋常的水,那是一碗“巫咒之水”,怎麼會喝下這種水呢?這要追溯到蒙古大軍討伐金朝的時候。
當時,元太宗窩闊台忽然患病,幾天幾夜昏迷不醒。什麼病,查不出來。於是召巫師前來占卜。趕巧的是,巫師一到,窩闊台就醒了,問問巫師吉凶如何?巫師說:可汗片得病愈,必須以親人代之。意思就是說,你這病害要轉移,必須得由一個親人替你死。怎麼替死?巫師有招——在一碗水裏施下咒語,讓一個親人來喝。
可是,誰願意當替死鬼呀?恰在此時,窩闊台的弟弟拖雷來探病,得知這一情況後,主動提出自己來喝這碗“巫咒之水”。
拖雷的這種大無畏的舉動,不能不讓人生疑。
疑點有二。
第一,為什麼他會來得這麼巧,世上真有如此巧合的事情發生嗎?
第二,拖雷為什麼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和哥哥窩闊台情深義重到可以豁出性命的地步嗎?
第一個疑點,我們姑且認定就是巧合,拖雷剛巧趕上了。第二個疑點就經不起推敲了。事實上,拖雷和窩闊台之間,並沒有深厚的情誼。不僅沒有,而且還是對立的。
我們知道,成吉思汗有四個兒子,長子術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窩闊台,四子拖雷。誰來繼位?這是個非常敏感的問題。按蒙古人的傳統,幼子有優先繼承父業的特殊待遇。若沿襲這一傳統,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在繼任大汗的問題上,就擁有極大的優勢。然而,成吉思汗憑借自己的成就和威望,打破了這一傳統,沒有以拖雷為繼承人,而是選中了三子窩闊台。
成吉思汗做出這種抉擇的原因隻有一個——從才能和特長來考慮。
盡管拖雷是他最心愛的一個兒子,而且,論軍事才能,拖雷也是四子中最強的。可是,作為一國之君,單有軍事才能遠遠不夠。因此,在擇立儲君的問題上,成吉思汗有過一段時間的猶豫。
誌費尼的《世界征服者史》中記載:成吉思汗從窩闊台的言談舉止中,時時看出他是皇位的適當人選,並發現他治理朝政和衛國禦敵的才幹。而他的其他三個兒子,都不具備如此的才能。
經過反複慎重考慮,成吉思汗決定打破傳統,大膽變革,立窩闊台為儲君。同時對其他三子也做了妥善安排:長子術赤管狩獵,次子察合台掌法令,尤其對幼子拖雷,為了彌補他失去汗位的損失,成吉思汗采取了一種折中的做法,一方麵將國家的治理重任交給窩闊台,另一麵則將大部分的軍隊統轄權交給拖雷。
遺憾的是,這樣分配的結果,實在是治標不治本。在一段時間裏,使窩闊台和拖雷之間保持了權力的平衡,也緩解了矛盾。但從長遠看,這種權力的分割,勢必導致多年後的再度爭鬥。
事實亦是如此,在以後的幾十年裏,拖雷對軍隊的控製,使成吉思汗家族之間的權力競爭日趨激烈。以至於在爭奪汗位的問題上,成吉思汗的四個兒子形成兩大陣營。察合台和窩闊台為一黨,術赤和拖雷為一黨。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知道,窩闊台和拖雷的不合。那麼,拖雷還會心甘情願去替哥哥窩闊台送命嗎?
因此,關於拖雷主動喝下“巫咒之水”的這一曆史細節,未必就真實存在。如果這一細節不複存在,窩闊台謀殺拖雷的一說也就站不住腳了。
退一步講,即便這細節真實,也不能認定就是窩闊台謀殺了拖雷。
回到案發當時——拖雷主動請求飲用巫咒之水。巫師取來施過咒語的水,拖雷喝下這一神奇飲料後,幾天後離奇身亡。
拖雷一死,朝廷上下議論紛紛。史官記載此事,一方麵給拖雷之死蒙上厚厚一層神秘色彩;一方麵又大肆渲染拖雷代飲“巫覡祓除釁之水”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