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美術館藏有米開朗琪羅的“大衛像”、四座未完成的“奴隸像”、第二座“聖母哀子像”和其他藝術家的作品。烏菲茲美術館珍藏達·芬奇、喬托、拉斐爾、提香、魯本斯、卡拉瓦喬、米開朗琪羅和波提切利等人的傑作。重要作品有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春》、達·芬奇的《三博士的朝拜》、拉斐爾的《金翅雀的聖母》和米開朗琪羅的《聖家族》等名作。國立巴吉洛美術館是佛羅倫薩最偉大的雕像美術館,因收藏14到17世紀托斯卡納地區雕刻作品而聞名。這裏收藏有多納太羅的“大衛像”——中世紀以來第一座男性裸體雕像,以及米開朗琪羅年輕時的作品“未完成的達彼得像”、“酒神像”等。
那不勒斯
長在火山上的文化名城
那不勒斯,是意大利南部的第一大城市,坎帕尼亞區以及那不勒斯省的首府。位於那不勒斯灣的北岸,其東西兩側分別是兩個火山區域:維蘇威火山和坎皮佛菜格瑞火山區。那不勒斯曆史悠久,風光美麗,文物眾多。是地中海最著名的風景區之一,被人們稱頌為“陽光和快樂之城”,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曆史
那不勒斯的曆史最早可追到公元前7世紀,來自希臘的商人在梅格萊德發現了一個港口,建立了一座名叫尼亞波利的城市,這就是那不勒斯的前身。不久尼亞波利城被羅馬人奪取,成為一個羅馬殖民地。
西羅馬帝國衰落以後,那不勒斯被一支日耳曼部落東哥特人奪取,並入東哥特王國。不過,在536年,拜占庭的貝利撒留通過高架渠奪取了該市。隨後那不勒斯又被諾曼人統治。
1282年,諾曼王國一分為二,那不勒斯王國轄有意大利半島南部。1501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二開始統治那不勒斯,隨後那不勒斯又處於西班牙帝國的統治之下,在這個時期,那不勒斯的文化、經濟都發展很快,成為僅次於巴黎的歐洲第二大城市。在文化方麵,擁有卡拉瓦喬、薩爾瓦托羅沙和濟安·貝尼尼等藝術家,特勒肖、喬爾丹諾·布魯諾、康帕內拉和維柯等哲學家,和馬裏諾等作家。
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上,那不勒斯王國和西西裏王國合並組成兩西西裏王國,首都設在那不勒斯。1839年,那不勒斯成為意大利半島上第一個擁有鐵路的城市。1860年加埃塔之圍之後,意大利民族解放運動領袖加裏波第打敗了最後統治那不勒斯的波旁王朝軍隊,解放了那不勒斯,使其成為了意大利的一部分。之後那不勒斯出現了空前規模的大移民,從1876年到1913年,估計至少有400萬人離開了那不勒斯或其附近地區。
那不勒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到空襲最多的意大利城市之一。二戰之後,那不勒斯迅速從戰爭的廢墟中走出來,如今那不勒斯都會區是僅次於米蘭和羅馬的意大利第三大都會區和歐洲第15大都會區。
那不勒斯皇宮
那不勒斯皇宮位於那不勒斯市中心普雷比席特廣場對麵,是一棟米白色的3層建築。1600年由建築家多明尼克·馮塔納興建,是西班牙統治時期那不勒斯王的居所。之後經過多次改建,18世紀後成為波旁王朝的宮殿。皇宮以宮頂中間矗立的3層鍾塔為中軸線,正麵的八幅巨牆上,分別擺放八尊昔日最重要國王的大理石雕像,洋溢巴洛克式建築的神髓。皇宮後麵的禦花園建於18世紀,庭院中有條巨大的雙樓梯通往皇室的寓所。
1925年起,這座宮殿便成了國家圖書館,圖書館中珍藏有凡尼斯藏品、出土自赫庫蘭尼姆的莎草紙和5世紀的《科普特教徒聖經》等書籍,裏麵還展示有一些18~19世紀的用品,17~18世紀的那不勒斯派畫作、織錦畫等。皇宮二層有一個皇宮劇院,裏麵保留著國王的座位和其他古董擺設,以及雕塑等裝飾物。
皇宮前麵的普雷比席特廣場是那不勒斯主要的戶外中心城市廣場,它由波拿巴家族的國王若阿尚·繆拉時開始建造,由波旁家族的國王斐迪南四世完成。
新堡
新堡位於那不勒斯王宮的東側海濱,是該市著名的地標建築之一,又稱安茹城堡。城堡始建於1279年,完成於1282年,是安茹王朝的查理一世下令建造的,地點選在當時進入那不勒斯的必經之路上,由當時法國著名建築師皮埃爾統一負責。新堡之所以得此名,是因為相對那不勒斯的古老曆史而言。
傳說在城堡裏曾經生活過一位男爵,為人殘暴,常常對異己使用非常殘酷的刑具。他常常把抓來的犯人投入一個生長有鱷魚的水池裏,讓鱷魚撕咬犯人,手段殘酷至極。新堡裏麵有一個大殿叫貴族廳,傳說這裏麵也有一個故事:1487年就是在這裏,國王借慶祝孫子結婚舉辦盛大結婚宴會之際,將一批反對阿拉貢一世的貴族成員一舉逮捕,貴族廳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