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亂起(3 / 3)

手拿起符劍,用手指在劍脊上細細撫摸,感受著上麵的符文。

“萬神朝禮,役使雷霆。鬼妖喪膽,精怪忘形。內有霹靂,雷神隱名。洞慧交徹,五炁騰騰。金光速現,覆護真人。急急如律令!”

這是一段道言,似乎暗含著某些道韻,冥冥之中仿佛有鬼神莫測的威力暗藏其中。

可惜陳孟生不是道術高手,並不能理解這其中的奧義。

對於未知的將來,陳孟生心裏有些隱隱的預感。在煙波樓裏聽到那些話,似乎預兆著將來仙人出世之後,仙術可能會成為一種世人追逐的主流。

仙人滅了靖朝皇室,擺明了將來很可能不會再有王朝出現,所以若是能有機會提前接觸到這個未知的領域,或許能夠達到先人一步的效果。

在將來種種未知之間想要求得天下太平,必須要先知先覺,洞徹諸般變化,正所謂窮則變,變則通,變則久。

然而想太多倒也是沒有太大用處,現在的他還沒有辦法接觸到如同傳說一般的那個層次,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陳孟生剛把東西都收入懷裏,六藝老人手裏捏著一頁紙慢慢踱出了屋子,眉頭皺成一團。

“先生,怎麼了?”陳孟生連忙起身向著老人迎過去。

老人捏著紙的手放了下來,又提起來把紙交到陳孟生手裏,喟然歎道:“亂了,亂了,都亂了。”

陳孟生攤開紙來一看,隻見紙上寫著寥寥幾句話:漠北呼延魯無由起兵,翊陽、天玨、克奉三城被賊所占,群梟已動,亂起。

看完陳孟生不禁抬頭望向天空,一口鬱積了許久的濁氣緩緩吐了出來,對這場戰爭他的心裏早已做好準備了,隱隱都有些期待了。

“藏兵,”老人在陳孟生麵前喚了一聲,“你是不是覺得這場戰爭等了太久了?看到一展抱負的期望了?”

陳孟生微驚,想來是老人看到自己的表情猜出了自己的內心想法,連忙應聲道。

“先生,學生確實對此戰等了許久了。”

“唉……”老人歎了口氣,似乎臉色有些疲倦,頗為難看,“當年老夫在朝中任職的時候,呼延魯這廝還是小小總兵,有位老友便已看出這廝心懷叵測,可歎如今這廝已官居漠北節度使,還是死性不改,居然帶起頭來叛變。而且連一點臉麵都不要了,徹底撕破臉來搶天下。

“本來若是有人打著複靖,或是開新朝的旗號,想來這些個梟雄們都是不會亂來的。可他這麼一弄,這仗一旦打起來,就什麼都不管不顧了,這是要塗炭生靈啊!”

“先生此言差矣,”陳孟生思索片刻,竟然出言反駁了老人的意見,“先生試想,若是此人不反,遲早這些人也是憋不住要反的,是早是遲其實都不外乎反。

“堵不如疏,即便靠著大義又能堵多久?現在就已經是堵不住了。現在反了反而好,誰好誰壞,拉出來遛一遛,就能見分曉。

“自古春秋無義戰。戰爭這東西本來就沒有什麼義與不義的,都是要生靈塗炭的,這是免不了的。至於所謂義軍,無非是領導的那個人要民心。至於不義,無非就是不要民心罷了。

“這雖然有些霸家的道理,但卻並不為過。這是事實,我聖道也未嚐不可接受。既然戰皆不義,我等儒輩當化不義為大義,匡扶天下,撥亂反正,迎頭趕上,這才是我等應當做為的。”

“哈哈,”老人聽了陳孟生的話,眉頭不禁舒展開來,“是老夫矯情了,哪能用我輩的心思去要求那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內涵真是極深啊,連老夫這樣修養多年的身心,都難以秉持。

“藏兵你說得好。好一個化不義為大義,好一個匡扶天下撥亂反正!老夫老了,也折騰不動了,隻好寫寫書,指望日後能教育一方子弟。可你還年輕,就應當這樣迎頭趕上,這才有我儒門的一番氣概。也罷,老夫如今就修書一封,你帶去那五鼎侯府,看能不能施展一番抱負,化那不義為大義,救天下蒼生於水火之中。”

“謝先生舉薦之恩!”陳孟生拱手謝道,眉間隱隱有些笑意,他來這六藝齋,多半也是想求一個機遇,如今有了老人這封舉薦信,名正言順,想必能施展開一番手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