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慕尼黑人質危機(1 / 1)

1972年,第20屆奧運會在聯邦德國的慕尼黑拉開了帷幕。熱情洋溢的東道主修建了可以容納8萬人的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開通了可以向全球直播的電視轉播係統,還將一隻名為瓦爾迪的德國小獵狗定為奧運會的吉祥物。就在所有人都認為這屆奧運會將在歡呼和祝福中結束的時候,一場血腥的恐怖襲擊卻出乎意料地來臨了。

盛會出成績

1966年,一洗戰爭塵埃的慕尼黑擊敗了西班牙的馬德裏和美國的底特律,獲得了第20屆奧運會的主辦權。在此後的6年時間裏,慕尼黑全力進行著奧運會的準備工作,容納8萬人的奧林匹克主體育場(現在是德國拜仁慕尼黑足球隊的主場)建成了,先進的電子計時設備安裝了,舒適的運動員宿舍蓋好了,隻等各國運動員的到來。時間很快到了奧運會開幕的日子,121個國家的7172名運動員來到了慕尼黑,這在當時創下了奧運會曆史上的參賽國家和參賽人數的記錄。在接下來的比賽中,運動員成績驕人,蘇聯男子短跑選手鮑爾佐夫勇奪男子100米、200米短跑兩枚金牌,成了當之無愧的“白色飛人”;美國男子遊泳選手馬克·施皮茨在泳池中力奪7枚金牌,成了奧運曆史上獨攬7金的第一人;澳大利亞女孩古爾德拿下了女子混合泳100米、200米、400米3枚金牌,被人驚呼為“混合泳王後”……

恐怖來襲

就在所有人都陶醉在奧運會的歡樂之中的時候,一場針對奧運會的恐怖襲擊發生了。

9月5日淩晨4點,8個神秘的身影越過了運動員村的柵欄,靠近了以色列運動員居住的31號宿舍樓。這8個人是恐怖組織“黑九月”的成員,他們想劫持參加奧運會的以色列運動員,然後再威脅以色列政府,達到自己的目的。4點25分,恐怖分子開始撬1號房間的門鎖。除了一名舉重教練得以逃走外,其他幾名運動員都被恐怖分子挾持。緊接著,恐怖分子又衝進了緊鄰1號房間的3號房間。在搏鬥中,一名摔跤教練和一名舉重運動員被恐怖分子開槍打死,一名運動員逃脫,另外4名運動員被恐怖分子劫持。

逃脫的運動員沒有忘記自己的夥伴,他們跑到意大利代表團的住處打電話報了警,慕尼黑警方這才知道運動員村出了事,馬上組織警力包圍了31號宿舍樓。5點30分,慕尼黑警方收到了恐怖分子的勒索信,他們要求在9點以前釋放被以色列政府關押的234名巴勒斯坦人和被聯邦德國政府囚禁的幾名恐怖分子,然後再派3架飛機把他們送到其他國家。如果聯邦德國政府不答應條件,他們將每隔2小時殺死一名人質。9點整,奧運會參賽運動員遭到恐怖分子劫持的事情傳遍了慕尼黑,國際奧委會主席基拉寧宣布從9月5日下午開始暫停全部比賽。為了保證人質的安全,維護奧林匹克運動的聖潔,身為東道主的聯邦德國政府總理勃蘭特更是不遺餘力地與恐怖分子談判,甚至表示願意以政府高官來代替被劫持的以色列運動員。但以色列政府卻拒絕了恐怖分子提出的條件,一向有“雄偉的母獅”之稱的的以色列總理梅厄夫人擔心一旦妥協,恐怖分子反而會得寸進尺,談判就此陷入了僵局。

失敗的解救

9月5日晚上10點,恐怖分子提出新的要求,要警方派直升機將他們和人質送到埃及。聯邦德國政府決定佯裝同意恐怖分子的條件,然後在機場上動手,武裝解救人質。9月6日淩晨,埋伏在跑道附近的特警對恐怖分子發動了攻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槍戰,9名人質、2名警察和5名恐怖分子當場死亡。人質解救失敗的消息傳來後,國際奧委會在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舉行了悼念儀式。在悼念儀式上,以色列代表團的座席上空出了11個座位,以悼念11名死難者。當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奏響時,在場的許多運動員禁不住失聲痛哭。以色列代表團的發言人拉爾金在悼念儀式上流著眼淚說道:“現在,我們要帶著自己同胞的遺體回國了。但是,奧林匹克理想是永存的!”

在恐怖襲擊結束之後的第3天,國際奧委會在85歲的前國際奧委會主席布倫戴奇的堅持下,宣布奧運會比賽恢複進行,布倫戴奇說了這樣一句堅定的話:“奧運會必須繼續進行”。這屆奧運會最後於9月11日結束,蘇聯位列金牌榜第一,他們共獲得50枚金牌;美國獲得33枚金牌,位列第二。然而這些金牌和名次在鮮血麵前顯得那麼蒼白,這次的流血事件震驚了世界,後來各屆奧運會都加強了安全保衛工作,以防止恐怖襲擊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