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萊比錫審判之前,在德國境外特別是在倫敦和巴黎出現了許多聲援季米特洛夫等三人的遊行與集會,一些外國報刊還登載了質疑國會縱火案真相的文章。為了給世人塑造一個“公平審判”的形象,納粹黨特意“邀請”了82名記者旁聽審判,還在法庭附近特設了一個郵電局,以方便記者發稿,甚至還將廣播設備搬進了法庭進行現場直播。但納粹政府沒想到自己的行為卻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在審判的過程,盧貝堅決表示自己並不是共產黨員,還否認認識另外四名被告,堅稱自己放火沒有受到任何人的指使。自行辯護的季米特洛夫也在法庭慷慨陳詞,他在第一天出場時就明確指出:“我是一個無產階級革命家,也正因為如此,我不是一個恐怖主義冒險家,不是陰謀家,不是所謂的政變組織者,更不是縱火者……”。眼看自己在審判中占不到任何便宜,議長戈林先生作為證人出席審判。可麵對季米特洛夫的機智質疑和鐵一般的事實,議長先生屢屢失態,居然大聲咆哮地說:“滾出去,你這個混蛋!”和納粹黨人的可笑表現不同,季米特洛夫在法庭上始終表現出了一種“令人佩服的大氣態度”,一些記者稱他為“可敬的智者”。隨著審判的進行,越來越多的德國人感覺到這場審判是“充滿了矛盾、混亂和謊言的大雜燴”。
幕後真相
萊比錫的審判進行了3個月,納粹黨最終也未能達到往共產黨身上潑汙水的目的。12月23日,法庭宣布托格勒、季米特洛夫、波波夫、泰涅夫無罪,而被告盧貝則犯有叛逆罪和縱火罪,被判處死刑。1934年1月7日,盧貝在萊比錫被執行絞刑。至此,萊比錫審判總算是暫時得以了結。
然而事情並沒有結束,英國的一家報紙在審判期間刊載了一篇名為《國會縱火案真相》的文章。文章認為是納粹黨策劃了國會縱火案,而直接的指揮者就是戈林和戈培爾。文章認為是納粹黨在唆使盧貝在國會大廈放火的同時,派出衝鋒隊的成員通過戈林住所下的秘密通道進入了國會大廈,然後灑上汽油之後,點完火又按原路返回,否則國會大廈的大火絕對不會燃燒兩個小時而無法撲滅。這篇文章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同盟國在紐倫堡進行了戰犯審判,不少納粹高官的證言更是讓人們接近了曆史的真相。當時曾在普魯士內政部供職的吉斯維烏斯就作證說:“最初想到放火燒國會的是戈培爾。”曾任秘密警察頭子的魯道夫·狄爾斯也在供詞中說道:“戈林事先肯定知道火起的時間,因為他在起火之前就命令我準備好一批需要逮捕的名單。”曾任德軍總參謀長的哈爾德將軍回憶說:“在1942年的一次宴會上,戈林曾經說真正了解國會大廈的就是他自己,因為是他放火燒掉了國會大廈!”1968年,當時的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下令成立了一個調查組織,這個組織用大量的史料和確鑿的證據證明“國會縱火案”是納粹黨所為。1979年,盧貝的哥哥向聯邦德國最高法院提請重新審理縱火案。1980年12月,聯邦德國最高法院正式宣布當時對盧貝的判決無效。至此,“國會縱火案”的真相總算是大白於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