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洛溫王朝隨著克洛維的去世陷入了長期的內亂。一個王朝衰落,必然有另一個王朝興起,這就是加洛林王朝。這個新興王朝的第二任國王查理以自己的雄才偉略擴展著帝國的版圖,他也成為了當時歐洲大陸的霸主。
查理登基
511年,法蘭克的一代梟雄克洛維去世了。王國的疆土被分成了4份,由他的4個兒子均分。墨洛溫王朝外無強敵,內有諸王,權力紛爭在所難免,此後的100多年裏王國始終在混亂和戰爭中艱難前行。到了6世紀的時候,墨洛溫王朝連續出現了幾位昏君,這幾位君主迷戀酒色,百姓形象地稱他們為“懶王”。國王貪圖享樂,國家大權逐漸落到了宮相(職務相當於王宮事務總管)手中。這些“宮廷管家”很快就成為了國家裏“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大約在720年,丕平家族的查理·馬特成為了王國的宮相,這位有“鐵錘”之稱的宮相對內推行封建采邑製度,對外抵抗阿拉伯人的進攻,成了王國的頂梁柱。查理·馬特去世後,他的兒子“矮子丕平”憑借父親的威望和羅馬教皇的支持,將墨洛溫王朝的末代君主成功“勸退”,加洛林王朝建立起來。768年,丕平去世,他的兒子查理和卡洛曼均分了國土。771年,卡羅曼因病離開了人世,29歲的查理幸運地成為了國王。此時的查理身材魁梧,胡須滿腮,鋒利的寶劍從不離身。在此後的47年間,查理把他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征戰上,他用自己的傳奇再一次證明了武力在建立一個政權中的無上威力。
赫赫戰功
查理即位後不久,他的嫂嫂、卡羅曼的遺孀就帶著兒子逃到了娘家(位於意大利北部的倫巴第王國)。感覺奇貨可居的倫巴第人將卡羅曼的兒子立為法蘭克國王,打算和查理分庭抗禮。查理不愧是“鐵錘”的後人,他親自率領大軍攻入意大利北部,將倫巴第軍隊打得大敗。此後,查理連續4次攻打倫巴第,最終擊敗了倫巴王國,將對方的國王送進了修道院,整個意大利北部被並入了法蘭克王國的版圖。初露鋒芒後,查理又瞄上了德意誌北部的薩克森。772年,查利率領大軍東渡萊茵河,發動了對薩克森人的戰爭。這場戰爭前後長達33年,大規模的戰役一共進行了18次,大約有1/4的薩克森人被殺。最終,查理笑到了最後,戰敗的薩克森人放棄了本族的宗教信仰,改信基督教。接下來,查理的征伐進行得更加頻繁。787年,查理進軍西班牙;同年,查理的軍隊兼並了巴伐利亞公國;796年,查理的軍隊迫使多瑙河中部地區的阿瓦爾人臣服……就在查理所向披靡的時候,教皇利奧三世逃到了他的軍營。利奧三世在羅馬遭到了暴徒的襲擊,他的眼睛被挖出,舌頭被割掉,好不容易才逃出羅馬。查理率軍將利奧三世護送回羅馬,幫助利奧三世鞏固了位置。利奧三世很快就報答了查理的救命之恩,800年的聖誕節,查理來到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出席祈禱儀式,利奧三世把一頂準備好的皇冠戴在了查理的頭上,宣布他為“羅馬皇帝”。此後法蘭克王國變成了“查理帝國”,查理國王變成了“查理大帝”。
文治成就
稱帝之後,查理大帝開始精心經營他的龐大的帝國。當時在查理帝國的疆域內,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的文明已經蹤跡難尋,90%以上的老百姓都是文盲,懂得拉丁語和希臘語的僧侶少之又少。為了更好地管理國家,查理大帝在宮廷中興辦了大量的學校,他禮聘四方學者來王宮講學。有查理大帝做表率,各地的修道院也開始興辦學校,大量的貧民子弟得以接受係統的教育,這也為西歐中世紀的教育製度奠定了基礎。查理大帝還下令保護古希臘與古羅馬時代的文化遺產,他讓人專門抄寫了許多拉丁文和希臘文手稿,為後代保留了大量的古典著作。在查理大帝的大力扶持下,國家的文化教育比過去幾百年有了顯著的提高,後世的史學家稱這一時期為“加洛林文藝複興”。
813年冬天,查理大帝在外出打獵時感染了風寒,高燒不退。醫生們束手無策,不敢用藥。814年1月,查理大帝在王宮中去世,享年72歲。查理大帝死後不久,法蘭克王國開始走下坡路。843年,查理大帝的3個孫子簽訂了著名的《凡爾登和約》,強大的帝國一分為三,東法蘭克王國成了後來的德國,西法蘭克成了後來的法國,東、西部之間的地區成了後來的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