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癌症預防檔案之二:宮頸癌 二、 牢記三大可能因素,輕鬆告別宮頸癌
對號入座,看看你有沒有可能與宮頸癌結緣。前麵講了,宮頸癌是目前唯一可以通過篩查,早期發現、早期診斷,並予以治愈的癌症。它有別於其他癌症,如肝癌、胃癌等,以及婦科其他的癌症,如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等。
宮頸癌的發病,可能與3個因素有關。
第一個因素為病毒感染。早在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宣布HPV(即人乳頭狀病毒)是引起宮頸癌的首要因素。宮頸癌的發生與感染了這種病毒密切相關,99%以上的宮頸病變患者HPV陽性,證實宮頸癌是感染性疾病。
HPV有多種類型,現已發現至少有120種不同的亞型,根據HPV亞型與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關係,可以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HPV與宮頸癌密切相關,是導致宮頸癌發生的“主謀”。不良性行為,如性生活過早、多個性伴、早育多產等,以及其他微生物感染,則是導致宮頸癌發生的不可缺少的幫凶。
但是,並不是所有感染了HPV病毒的人都會得癌症,健康婦女中也會攜帶HPV病毒,這就取決於本身是否有良好的免疫能力。如果免疫能力強,正常情況下感染的HPV在8~10個月內會自然消退。但是,若HPV持續感染,就可能會導致癌前病變和宮頸癌。
目前,我國醫學家正在進行宮頸癌快速篩查技術的研製,宮頸癌檢測即將被簡化成一片試紙,受測者幾分鍾之內就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HPV病毒。到那時就更方便了。
第二個就是行為危險因素,與性行為有著密切關係。過去,我國沒有實行婚姻法和計劃生育之前,早婚、早育比較普遍,尤其是在農村,女孩子十七八歲結婚並不是稀奇的事,而且多孕、多產,二十幾歲的婦女已經是三四個孩子的媽媽了。現在,雖然早婚明顯少了,但是有的女孩子性生活過早開始,18歲以前就有性生活經曆了,還多次做過人工流產,這就危險了。
還有就是有的女性有多個性伴侶,經常找“一夜情”,“紅杏出牆”,頻繁有婚外性行為,這就危險了,還有就是女性工作者以及患有慢性宮頸炎的女性。有多個性伴侶的婦女患宮頸癌的危險性,比隻有一個性伴侶者高2~3倍以上。
其實,很多女性現在的性觀念和性生活方式,已經和西方女性相差無幾了。對女性來說,婦科檢查是一道不可少的“護身符”。西方女性一般都有按時體檢的習慣,從而能早期發現宮頸癌;而我國很多女性,連許多起碼要做的檢查都沒有做過。
宮頸癌早期幾乎沒有身體上不適的感覺,但到有性交出血,不規則出血的情況出現時,危險性就非常大了。等到自己覺得不舒服,或身體出現症狀的時候,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治療時機。
第三是遺傳易感性。宮頸癌確實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近親、旁係有宮頸癌病史的人應更加注意。但也不用過分緊張,目前,宮頸癌的早期發現技術已經成熟,成年婦女每年做一次檢查,有沒有病變就可以一目了然。如果發現病變,在這時采用保守手術等,不僅可以防止癌症擴散,同時也能減少癌變,如嚴重時需要行根治性手術,切除子宮和卵巢,愈後的效果也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