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早期發現癌症,改寫自己的健康命運 一、 發現癌症,關鍵並不取決於醫生,而是你自己(2 / 2)

時刻保持警惕性很重要。癌症早期無明顯症狀,大部分症狀隱藏在常見慢性病中。我們就要對自身的健康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對於一些不明原因的症狀,需及時找醫生檢查。

很多人有慢性胃炎,或者經常胃痛,卻沒有注意,輕看了胃痛,以為自己忍一忍,或是吃點藥就“挺”過去了。如果你已經人到中年,40歲出頭了,發現了胃疼就不能再“等閑視之”了,因為它可能是胃癌的先兆。胃癌的症狀與慢性胃炎的感覺差不多,有些類似。早期胃癌的症狀並不明顯,一般是胃痛、胃出血(大便呈黑色)等,如果腫塊長在胃的入口處——賁門,80%的患者會有吞咽問題,因為腫瘤就在食管下邊,而且容易嘔吐。對咳血、血尿、黑便、大便不習慣改變等,更應警惕。

前邊講了,自己平時要做到每天注意防癌,尤其是要注意每天的飲食,以及環境的致癌物。還要做到每周防癌,有大腸癌家族史者,每周要注意大便的變化,大便有無出血;每月防癌,則是指女性月經來後第一周,要做乳房自我檢查;每年防癌,當然是指每年要進行一次防癌體檢,如女士每年做一次子宮頸塗片檢查,拍一個檢查乳腺癌的鉬靶照相等等,隻有自己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才能早期發現癌症。如果有了可疑致癌的征象,就要及早就醫,早點發現它,及早確診,及早治療,這才是真正的抗癌之道。

雖然在本書裏,還要提一些與早期癌症有關的症狀,稱之為“早期征兆”或“警告”,也要介紹一些自我檢查的方法。但是,癌症的早期發現,主要靠你自己多掌握一些預防知識,並且在頭腦裏牢固地樹立早期發現癌症的觀念,最終還是要依靠醫生的檢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這才不會讓癌症找上你。

現在有人把現代醫學治療癌症的主要手段(如手術、化療、放療),說成是對癌細胞的“殺光”、“毒光”、“燒光”的“三光”政策。他們認為這些以“斬草除根”、對抗為主的治療方式,“不但不能徹底根治腫瘤,反而給正常的機體功能造成極大傷害,使患者遭受了巨大的痛苦……”有人還說,這是腫瘤治療的“誤區”。

說實話,大多數醫學專家可不敢認同這樣的概念。癌症不是“紙老虎”,它是真“老虎”,真的能吃人的“老虎”,我們還得認真對待。有些情況可以例外,像在甲狀腺發生的癌,在前列腺發生的前列腺癌,它們本身的發展就相對緩慢。如果有一位80多歲的老先生發現了前列腺癌,仍然進行過多的化療、放療,可能是得不償失。遇到這種情況,相信腫瘤科的專科醫生是會審時度勢,全麵考慮的。

癌症早期能治好,但是當我們能發現時,基本上是晚期了。如果是一個年輕人得了肝癌或者肺癌,還是要趕緊去治療,絕不能提倡“與癌共存”。你想跟癌共存,癌可是不想跟你共存啊!腫瘤始終是與人體不相容的異物,隻要能根治,隻要能斬草除根,都要徹底根治,不能姑息遷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