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惹不起,躲得起,少與致癌因素打交道 七、 宮頸癌的病因找到了,是一種病毒引起的(1 / 1)

第三章惹不起,躲得起,少與致癌因素打交道 七、 宮頸癌的病因找到了,是一種病毒引起的

生物因素也可以引起癌症的發生。腫瘤領域的諸多新發現、新進展,為癌症實現“絕症”到“慢性病”的轉變創造了條件。一些能致癌的病毒陸續的被發現,說明人類對癌症的認識越來越清楚了,這些都屬於引起癌症的生物因素。

我國是一個“乙肝王國”,乙型肝炎病人很多,還有1.3億人是乙肝病毒攜帶者。乙肝是由於乙肝病毒引起的,在乙肝的基礎上,很容易癌變。患有慢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的病人、肝硬化的患者,肝髒細胞長期受刺激,就發生癌變了。臨床上有60%到70%的肝癌病人,都是在慢性肝炎基礎上轉變而來的。所以,乙肝病毒與肝癌有一定關係,但它不是直接的。現在,我國已經開始普遍接種乙肝疫苗,以後乙肝病人會減少。到了那時候,乙型肝炎病人減少了,肝癌的病人自然也會減少。

還有,像EB病毒和鼻咽癌有關係,胃癌與幽門螺杆菌感染之間也有密切關係。

宮頸癌是由一種病毒引起的,這個病毒叫做“人類乳頭狀病毒”,簡稱HPV。人類乳頭狀病毒是由德國癌症研究中心的豪森教授發現的,這個發現為宮頸癌疫苗的誕生奠定了基石。所以,2008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金給了豪森。

幾乎百分之百的宮頸癌標本裏都可以找到這種病毒。當然,感染了HPV,不一定就會得宮頸癌,但人們感染HPV後,患宮頸癌的風險會增加250倍。我們隻要找到一種方法阻止這種病毒感染人體,就會從根本上預防宮頸癌。

過去半個多世紀,宮頸癌的防治手段主要依靠早診早治,不斷地篩查病人和治療病人,這種方法屬於二級預防。現在宮頸癌疫苗已經問世了,在人類曆史上,實現了用疫苗來消除癌症的一級預防,從源頭上“遏製”宮頸癌,從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宮頸癌的發病率。

宮頸癌疫苗的成功應用,是人類與惡性腫瘤鬥爭曆史上最偉大的一次勝利,是一個裏程碑式的事件。在2006年,許多知名媒體都將這一振奮人心的成績,列入當年世界十大醫學新聞,在《哈佛健康通訊》裏,甚至把它列為2006年“美國十大醫學新聞”之首。2006年底,美國《時代》周刊,將它評選為年度最佳藥品發明之一。2006年6月,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簡稱FDA)正式批準這種宮頸癌疫苗上市。目前,世界上已經有85個國家和地區開始使用這種疫苗,主要是歐美等發達國家,在我國的港澳台地區也已獲準上市。我相信,在不遠的未來,不會再有婦女遭受宮頸癌的折磨了,也不應該再有婦女因為宮頸癌而死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