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惹不起,躲得起,少與致癌因素打交道 六、 從事某些特殊職業的人要早防癌
有錢不一定能買到健康,但有健康你就有好多機會去賺錢和用錢。1975年1月29日,新華社的一份內參——《國內動態清樣》反映了地處雲南省個舊市的雲南錫業公司(簡稱雲錫)礦工肺癌問題。幾天之後的2月5日,正在重病中的周恩來總理看到了這份內參後,把中國醫學科學院日壇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前身)黨委書記李冰找來。躺在病榻上的周總理用十分微弱的聲音說:“李冰,雲南錫礦工人肺癌發病率很高,你知道不知道?你們要去解決好這個問題,馬上就去。”
在此之前,雲錫曾於1973年分析近兩萬份職工病案,結果查出肺癌患者500多人,其中絕大部分為礦工。1954年1月至2002年12月的統計數據表明,個舊地區累計發生3149例肺癌,死亡3024例,肺癌發病率高達400/10萬多。錫礦工人肺癌高發的“主謀”和“元凶”是誰呢?原來是礦井中高濃度的放射性氣體氡、氡的衰變分解產物氡子體,以及含砷礦塵等。
在周總理指示後,迅速成立了“雲錫礦工肺癌防治研究所”,開展了礦工肺癌的病因學、流行病學、實驗病理學、工程防護及個人防護、預防與肺癌普查、早期發現與診斷、治療等防治研究工作。後來,個舊市城區的金湖湖畔矗立起一塊石碑,上麵刻著周恩來當年的批示:“一定要解決好雲南錫礦工人肺癌防治。”永遠紀念他對雲錫礦工的關懷。
科學家們估計,在所有由於環境因素而導致的癌症中,職業一項可占5%~10%。2007年4月,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新聞公報稱,全球每年至少有20萬人死於與工作環境有關的癌症。其中,在工作環境缺乏健康與安全防護、沒有采取措施防止空氣被致癌物汙染的地方,職業癌症的發病率最高。
現在已經基本確定的致癌物質有數十種,包括石棉,一些金屬,如砷、鎘、鎳等,還有各類化學物質,如聯苯胺、無機油和異丙基酒精等。有的致癌物質隻和某種癌症有關,比如砷主要引起肺癌,鎘除了可以導致肺癌外,還可能導鼻咽癌,鎳會造成皮膚癌,聯苯胺會導致膀胱癌,石棉與肺癌有關,異丙基酒精會造成淋巴癌。
事實上,減少工作場所的危險,也就是減少工作場所的致癌物質並不很困難。首先,必須查明具體工作環境裏有什麼有害物質,然後保證這些物質的使用不超過安全標準。比如,規定車間內不準有哪些有毒物質,或者規定使用的安全限度,以減少員工接觸致癌物質的機會。在不得不接觸的時間裏穿上防護服裝,或戴上防護手套,或者在通風的地方工作。
科學家們警告說,對化學物質,尤其是對那些新製造出來的化學物質,我們應當改變那種滿不在乎的態度,要把它們都看做是具有潛在破壞作用的物質,都要盡量減少和它們接觸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