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煙起 第五十章 論往聖之假義,道真儒之教仁(2 / 3)

陳澈眀臉上帶著和煦地微笑,看似輕聲向著夏澤提問,卻又自顧自地答道:“澈明曾徹夜而思,卻終究而明白。所謂天理,即是人欲。人之私欲所生,皆存於心,而天道之所存,皆在人思。私欲天理,唯心耳。既若如此,朱子卻又言,存天理,滅人欲。吾又曾想,天理為何,為何而存?人欲為何,為何而滅?念及此前所思,澈明再悟,天理人欲,唯心而在,為心之所思,為心之所存,朱子所言之存滅,非滅人欲,旨在滅心……滅人心。”

陳澈眀語氣稍稍顯得凝重,低聲說道:“若時,澈明還算年幼,心中質疑往聖,不免惶恐,但心中質疑既存,則索性想個明悟。朱子言語,尤重三綱五常。以三綱五常之說,加以天理人欲之對立,分道心人心之論。將此三點而聯想,則得一論。忠君,重禮,滅欲。忠,為愚忠,重,為嚴苛,滅,為禁錮。此三點之概論點明而言,純為鞏固朝綱帝權之假義!即為假義,卻又流毒千年,怎不會是偽聖?為一己之私欲名義,禁錮天下士子之思想。此乃大害!”

“大逆之言!”夏澤聽完陳澈眀言語之後,卻陡然一聲大喝:“難道依陳大人所言,忠君之心,是為虛心,重禮之節,是為多餘不成?”

陳澈眀似乎絲毫不在意夏澤地斥責神色,反而帶著微微輕笑,隱隱透出鋒芒,說道:“忠不在愚忠,澈明之心,從不在意妄論之言。澈明所說,即在陛下身前,也是一樣。澈明心忠於陛下,隻因為陛下心係於天下。若有一日,陛下置萬民於水火,則澈明不尊,又能如何?”

陳澈眀一口咬住天下大義,一時間竟然噎住夏澤半天說不出話語。

楊盤卻突然輕勾起嘴角一抹弧度,向著陳澈眀清聲問道:“既然陳大人如此心懷坦蕩,楊盤心中,亦有一惑,不知陳大人可否解答一二?”

“說。”陳澈眀將眼光看向楊盤,眼神立刻變得銳利起來。

楊盤微微一笑,也在嚐試著帶起那種和煦之感,輕聲說道:“姑且不論朱子理學。隻是世間之人多有私心私欲,惡人之所以為惡,正因私心私欲之所膨脹。若是理學之論,為虛假妄言,那以陳大人之見,對於人之私心私欲,當如何處之?”

“私心所存,以善引之,私欲所想,以禮教之。”陳澈眀眼神銳利,麵龐上卻依舊帶著侃侃而談的自信從容,開口說道:“天地之間,當存以‘仁’。世人從惡,不當嚴苛以禮。禮之所重,並非束縛,而最在人心。人之初,性本善,而後演化如何,唯看教化、教人以禮,則自然遵禮,非以綱常而束之。人人心中存禮,心中存善。則天地大仁。所謂私欲,向善引導,便成大義,所謂私心,以仁念為主,則成善心。”

“哦?那陳大人心中私心,又為何?”楊盤輕笑一聲,隨口說道:“以陳大人心中所見解,又要如何之人,才能擔得起聖人二字?”

陳澈眀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楊盤,同樣輕聲說道:“所謂聖人,本質之上,還是凡人。故而聖人,當是以凡人之軀,懷聖者之心,心係天下,以天下之憂心而為私心。聖者之名,當為百姓萬民所敬仰,當以天地眾生為憂苦。若萬民陷入愚昧,則能以天地仁念而教化,此之道,是為聖人之道。”

楊盤眼眸中閃爍著亮光,仍舊看著陳澈眀問道:“那以陳大人心中所想私心,又是為何?”

“嗯……?”陳澈眀心中升起一點迷惑,想不通楊盤所問目的為何,嘴裏還是自然而然地答出了一個不可挑剔的答案道:“陛下胸懷聖心,當以憂愁心係天下,澈明身為臣子,自然以私心而存陛下之憂慮……”

楊盤突然咧嘴一笑,徐徐說道:“陛下身為天子,胸有聖心而憂心天下,陳大人以私心而係陛下之憂心,豈不是陳大人以私心而存天下之意?,君臣之別,心中之所係當有不同,陳大人當是無意之言,不過……若被有心之人聽去,可難免會有些麻煩。”

陳澈眀臉上的笑意頓時一滯,他以概論大義噎地夏澤啞口無言,但是楊盤卻引他繞入話圈,反而無聲間誆了他一個逾越君臣之別的大錯……

夏澤本來是想為了嶽戰出一口心中惡氣,誰不知被這陳澈眀以口才反而噎地啞口無言。此刻看見他在楊盤話裏吃了一個虧,臉上立刻浮現起了一抹燦爛地笑意,同樣若無其事地說道:“陛下對於陳大人之欣賞寵眷,無可厚加。自然不怕一些小人挑撥進言。但是作為臣子,有些應當注意地禮節,也需要小心注意,雖說我大夏朝不似前朝中以理學為主派,也不以禮節嚴苛百官。但是這些該有的分別,可還是要用心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