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四川巡撫憲德寫折子報告說,當地有個叫龔倫的人,人們都稱他為“龔仙人”,有長生之術,都八十六歲了,姨太太還給他生了一個兒子。雍正帝立即諭令召進宮來,可就在這時,那個“龔仙人”升天死去了。沒能見到“龔仙人”,雍正帝自然十分惋惜。但他並不甘心,又命四川巡撫憲德秘密查訪,看“龔仙人”的兒子是否從他的父親那裏得到什麼“秘傳”。憲德於是又去秘訪,結果幾個兒子都說“未曾領受其父秘傳”。龔倫的後人或許是感到此事關係重大,萬一出點兒什麼差錯,身家性命就保不住了,所以未敢應召。後來的事實表明,龔倫的兒子是聰明的,河南道士賈士芳應召入宮就命喪黃泉了。
賈士芳,原先是北京白雲觀的道士,後來浪跡河南,遠近有些名氣。浙江總督李衛,在接到尋訪道士諭令的第二天,便寫折子向雍正帝報告說,民間傳聞在河南有個四處遊蕩的道士叫賈士芳,素有“神仙”之稱,特推薦這個賈道士進京為皇上治病。賈士芳於雍正八年(1730年)七月抵達宮禁,開始給雍正帝治病,竟頗見療效。對此,雍正帝十分高興,對雲貴廣西總督鄂爾泰說:“朕的身體狀況日漸好轉,都是賈士芳道士的功勞。”在九月初六日給李衛的密折上,雍正帝還表揚李衛推薦賈道士有功,於是,賈士芳由一個野道士變為備受天子寵信的“異人”,身價陡增百倍。可是,伴君如伴虎。僅僅是一個多月的工夫,也就是在這一年的九月間,雍正帝突然將禦用道士賈士芳下獄治罪。這又是為什麼呢?原來賈道士利用按摩、秘咒等方術,逐漸控製了雍正帝的健康狀況,讓他舒適便舒適,讓他難受便果然難受。貴為天子的雍正帝,怎能受他人擺布?當他察覺到自己的安康被賈道士操縱,立即感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刻不容緩地處理了此事,立即下令將賈道士處斬,罪名是――賈士芳在皇帝麵前使用妖術。
雖然砍了賈士芳的頭,但雍正帝並沒有因此失去對道士的信任。從1730年,即雍正八年得病到五年之後死去,雍正皇帝與道士來往一直十分頻繁。在皇宮,除了專門進行道教活動的欽安殿外,雍正帝還請道士們在太和殿、乾清宮等主要宮殿安放道神符板,在他的寢宮養心殿安設鬥壇,以求道神的保護。雍正帝為做法事,還在蘇州定做道士們穿的絲緞法衣,一次就是六十件。但是,再怎樣迷戀煉丹術,雍正帝還是沒能逃出生死的輪回。
長期貪戀女色,乃至亂服春藥可能是導致雍正帝最終猝死的直接原因。在雍正帝繼位七年後,雍正王朝政敵被殺的殺、關的關,基本上都擺平了,政治上一片祥和的景象,當然相對於剛剛繼位之初而言,雍正帝多少有了一點兒閑暇。而從古至今的帝王們一旦有了些閑暇,也就開始貪戀女色了,病也就隨之暴露了出來。雍正帝晚年十分貪戀女色,直至病入膏肓,很長時間以來自腰以下都不能活動自如。
後來雍正帝殯天之時,已經是七孔流血。對於服用丹藥者來說,七孔流血是嚴重中毒的反映,雍正帝長期服用道士所煉之丹及所謂的“長生不老之藥”,而這些丹藥中汞、鉛、朱砂等礦物質含量較高,又都是高溫煆燒而成,熱性很大。尤其是雍正帝的十三阿哥允祥去世後,為渴求長生不老,雍正帝加大劑量服用丹藥,終致中毒,這是情理中的事。就在雍正帝死後的第二天,剛剛即位的乾隆帝便下令驅逐煉丹道士張太虛、王定乾。如果不是他們惹下彌天大禍,在這種非常時刻乾隆帝哪至於大動肝火,還專門為兩個小小的道士發一道上諭呢?而且,就在驅逐道士的同一天,乾隆帝還告誡宮內太監、宮女不許亂傳閑話,免得讓皇太後“心煩”。雍正帝剛死,究竟能有什麼“閑話”?皇太後為什麼聽了“心煩”?所有這些,不能不讓人推測雍正帝就是死於服用有毒的丹藥,死於煉丹道士之手。
隻是,無論雍正帝是怎麼死的,他的勵精圖治都為兒子乾隆帝開創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至於他的即位之謎和死亡之謎,也許就這樣被塵封在曆史的記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