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天官書 (2)(1 / 3)

亢為疏廟,太白廟也。太白,大臣也,其號上公。其他名殷星、太正、營星、觀星、宮星、明星、大衰、大澤、終星、大相、天浩、序星、月緯。大司馬位謹候此。察日辰之會,以治辰星之位。曰北方水,太陰之精,主冬,日壬、癸。刑失者,罰出辰星,以其宿命國。

是正四時:仲春春分,夕出郊奎、婁、胃東五舍,為齊;仲夏夏至,夕出郊東井、輿鬼、柳東七舍,為楚;仲秋秋分,夕出郊角、亢、氐、房東四舍,為漢;仲冬冬至,晨出郊東方,與尾、箕、鬥、牽牛俱西,為中國。其出入常以辰、戌、醜、未。

其早,為月蝕;晚,為彗星及天夭。其時宜效不效為失,追兵在外不戰。一時不出,其時不知;四時不出,天下大饑。其當效而出也,色白,為旱;黃,為五穀熟;赤,為兵;黑,為水。出東方,大而白,有兵於外,解。常在東方,其赤,中國勝;其西而赤,外國利。無兵於外而赤,兵起。其與太白俱出東方,皆赤而角,外國大敗,中國勝;其與太白俱出西方,皆赤而角,外國利。五星分天之中,積於東方,中國利;積於西方,外國用兵者利。五星皆從辰星而聚於一舍,其所舍之國可以法致天下。辰星不出,太白為客;其出,太白為主。出而與太白不相從,野雖有軍,不戰。出東方,太白出西方;若出西方,太白出東方,為格,野雖有兵不戰。失其時而出,為當寒反溫,當溫反寒。當出不出,是謂係卒,兵大起。其入太白中而上出,破軍殺將,客軍勝;下出,客亡地。辰星來抵太白,太白不去,將死。正旗上出,破軍殺將,客勝;下出,客亡地。視旗所指,以命破軍。其繞環太白,若與鬥,大戰,客勝。兔過太白,間可椷劍,小戰,客勝。兔居太白前,軍罷;出太白左,小戰;摩太白,有數萬人戰,主人吏死;出太白右,去三尺,軍急約戰。青角,兵憂;黑角,水。赤,行窮兵之所終。

兔七命,曰小正、辰星、天譴、安周星、細爽、能星、鉤星。其色黃而小,出而易處,天下之文變而不善矣。兔五色。青圜,優;白圜,喪;赤圜,中不平;黑圜,吉。赤角,犯我城;黃角,地之爭;白角,號泣之聲。其出東方,行四舍四十八日,其數二十日,而反入於東方;其出西方,行四舍四十八日,其數二十日,而反入於西方。其一候之營室、角、畢、箕、柳。出房、心間,地動。

辰星之色:春,青黃:夏,赤白;秋,青白,而歲熟;冬,黃而不明。即變其色,其時不昌。春不見,大風;秋則不實。夏不見,有六十日之旱,月蝕。秋不見,有兵;春則不生。冬不見,陰雨六十日,有流邑;夏則不長。

角、亢、氐,兗州。房、心,豫州。尾、箕,幽州。鬥,江、湖。牽牛、婺女,楊州。虛、危,青州。營室至東壁,並州。奎、婁、胃,徐州。昴、畢,冀州。觜觿、參,益州。東井、輿鬼,雍州。柳、七星、張,三河。翼、軫,荊州。

七星為員官,辰星廟,蠻夷星也。

兩軍相當,日暈。暈等,力鈞;厚長大,有勝;薄短小,無勝。重抱,大破;無抱,為和;背,不和,為分離相去。直為自立,立侯三;指暈若曰殺將。負且戴,有喜。圍在中,中勝;在外,外勝。青外赤中,以和相去;赤外青中,以惡相去。氣暈,先至而後去,居軍勝。先至先去,前利後病;後至後去,前病後利;後至先去,前後皆病,居軍不勝。見而去,其發疾,雖勝無功。見半日以上。功大。白虹屈短,上下兌,有者下大流血。日暈,製勝,近期三十日,遠期六十日。

其食,食所不利;複生,生所利;而食益盡,為主位。以其直及日所宿,加以日時,用命其國也。

月行中道,安寧和平。陰間,多水,陰事。外北三尺,陰星。北三尺,太陰,大水、兵。陽間,驕恣。陽星,多暴獄。太陽,大旱喪也。角、天門,十月為四月,十一月為五月,十二月為六月,水發,近三尺,遠五尺。犯四輔,輔臣誅。行南、北河,以陰陽言,旱水兵喪。

月蝕歲星,其宿地,饑若亡。熒惑也亂,填星也下犯上,太白也強國以戰敗,辰星也女亂。食大角,主命者惡之;心,則為內賊亂也;列星,其宿地憂。

月食始日,五月者六,六月者五,五月複六,六月者一,而五月者凡五,百一十三月而複始。故月蝕,常也;日蝕,為不臧也。甲、乙,四海之外,日月不占。丙、丁,江、淮、海岱也。戊、己,中州、河、濟也。庚、辛,華山以西。壬、癸,恒山以北。日蝕,國君;月蝕,將相當之。

國皇星,大而赤,狀類南極。所出,其下起兵。兵強;其衝不利。

昭明星,大而白,無角,乍上乍下。所出國,起兵,多變。

五殘星,出正東東方之野。其星狀類辰星,去地可六丈。

大賊星,出正南南方之野。星去地可六丈,大而赤,數動,有光。

司危星,出正西西方之野。星去地可六丈,大而白,類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