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淩晨,慈禧太後帶著光緒皇帝及少數王公大臣西逃。在北京城內,八國聯軍縱兵3日,為所欲為。北京城遭到外國強盜的公開劫掠,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被無恥的聯軍洗劫一空後,侵略軍為毀滅罪證,又縱火把它燒掉。
1900年8月,即八國聯軍從天津出發進攻北京時,清政府任命李鴻章為全權大臣,向各國乞和。12月24日,十一國聯合提出了“議和大綱十二條”。逃亡在西安的慈禧見大綱並沒有把自己當作“禍首”懲辦,非常高興,馬上表示“照允”。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和侵華的八國,再加上比利時、荷蘭、西班牙三國共十一國,簽訂了《辛醜條約》,從此,清政府成為傀儡朝廷,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趣味連接:八國聯軍侵華原來還有神秘的第九個國家
在悉尼的皇家澳大利亞海軍戈登島造船廠裏擺放著一尊古老的銅炮。這尊銅炮由西班牙人於1595年製造,並作為禮物獻給中國的皇帝,被不遠萬裏地送到了北京。
澳大利亞,這個年輕的殖民地,在她成立聯邦的元年(1901年),以大炮、刺刀和軍艦為後盾,從中國這個龐大的北鄰手中奪得了這尊早已堪稱文物的銅炮。
八國聯軍入侵期間,澳大利亞聯邦已經宣告成立,因此,中國之戰是不僅是澳洲殖民軍(作為英軍一部分)的首次亞洲之戰,更是澳大利亞聯邦的首次海外軍事行動。澳大利亞成了神秘的第九個國家。從這個意義上,八國聯軍或可說是九國聯軍。
溥儀退位--千年帝製土崩瓦解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後帶著清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在養心殿裏,“揮淚對宮娥”,舉行了最後一次朝見禮儀。在中國曆史上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製製度被推翻了。
辛亥革命爆發後,帝國主義感到公開武裝幹涉中國革命已不太可能,就在“中立”的幌子下,抓緊尋找新的傀儡,極力扶持袁世凱。此時懷有野心的袁世凱則企圖依靠帝國主義的支持,向革命派施加壓力,以使革命派向他妥協。經過英國公使朱爾典和袁世凱的一番密謀後,由英國駐漢口領事出麵,向湖北軍政府提出南北停戰議和的建議。以停戰、清帝退位、袁世凱為總統三項為議和條件,在孫中山回國之前,議和談判就在上海英租界市政廳開始了。
孫中山不同意南北議和,於1912年1月11日宣布自任北伐軍總指揮,製定了六路北伐計劃。當時英、美、德、日各國軍艦駛進長江,想趁火打劫,造成即將“武裝幹涉”的局勢。在內外交迫的形勢下,革命黨人隻得向袁世凱作出讓步。1月22日,孫中山表示:如果清朝皇帝退位,袁世凱宣布絕對讚成共和,自己可以辭去臨時大總統的職務,讓袁世凱來當大總統。
袁世凱得到這個消息,心裏非常高興,便指使他在北洋軍中的心腹段祺瑞等,聯名發出通電,“立即采取共和政體”,逼迫清朝皇帝退位。並許給皇室以特殊“優待”。製定的《優待條例》規定:【1】清帝稱號不變;【2】每年由國民政府給予四百萬元;【3】清帝仍居清宮,以後移居頤和園;【4】原有私產由民國保護等等。2月6日,參議院通過了《優待條例》。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退位。這樣,統治中國長達268年的清王朝被推翻,這是辛亥革命的重大成果。
清帝退位第二天,袁世凱聲明讚成“共和”,同一天,孫中山宣布辭去臨時大總統。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職,賣國賊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
趣味連接:溥儀的妃子們
1922年,溥儀才16歲時便有了兩位妻子。
溥儀最想選的妻子是文繡,滿洲鄂爾德特氏旗人(1907年-1950年或1951年),931年文繡與溥儀離婚。
皇後郭布羅·婉容(1906年-1946年)是達斡爾族旗人。婉容長期遭到溥儀冷落,染上鴉片煙癮。因煙癮發作,卒於中國吉林省敦化。葬地不明。
溥儀的第三位妻子是譚玉齡(1920年-1942年),北京滿族人,他他拉氏。經貝勒毓朗之女(婉容姑母)介紹,與溥儀於1937年結婚,封為“祥貴人”,六年後病卒,諡“明賢貴妃”。
溥儀的第四位妻子是李玉琴(1927年-2001年),長春漢人,1942年被日本官員挑選入宮,封為“福貴人”。1957年與溥儀離婚。2001年因肝硬化逝世。
1962年,在周恩來的安排下,溥儀與漢族護士李淑賢【1997年逝世】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