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夜長夢多:武則天的立嗣夢(1 / 3)

久之,(武後)召謂曰:“朕數夢雙陸不勝,何也?”於是,(狄)仁傑與王方慶俱在,二人同辭對曰:“雙陸不勝,無子也。天其意者以儆陛下乎!……”後感悟,即日遣徐彥伯迎廬陵王於房州。

——《新唐書·狄仁傑傳》

入選理由:匡複了中國最偉大的王朝

公元698年。一座精美的大帳裏,雕龍畫鳳的檀香屏風前麵,坐著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嫗。她麵無表情地聽著一個年近六旬大臣陳述關於廬陵王的奏言。隻見這個大臣慷慨陳詞,情真言切,說到動情處,不禁老淚橫流。

老嫗待老臣哭談已畢,良久,讓人從屏風後麵扶出一個四十來歲身著王服的中年人。一見此人,這個叫狄仁傑的大臣頓時錯愕不已。

“你不是老是嚷嚷要太子回朝嗎?還你的太子!”老嫗見狀,知道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忍不住含笑說道,“這也是你替朕圓了夢。”狄仁傑愣了半天,才明白不是在夢中,不禁破涕為笑,給老嫗叩頭:“聖上英明,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是李顯重新被立為太子前的一幕。這個老嫗,就是一麵被政敵罵作“掩袖工讒,狐媚惑主”, 一麵也被後人稱讚為“女權運動急先鋒”的武則天。

武則天和她的家人們

從佛門走出後,武則天以柔弱之軀在荊棘叢生的大唐政壇中脫穎而出,曆盡數不盡的坎坷,最後終於創建了一個“周”朝,掀起了曆史的驚濤駭浪,並成為中國曆史上唯一的一個女皇帝,實在是曆史的奇跡。

武則天父親武士彠的原配夫人相裏氏(生有武元慶和武元爽)去世後,李淵為他配選隋朝貴族楊達之女,共生了三個女孩,武則天是其次女,出生於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前麵說過,武則天十四歲時被唐太宗選為才人,太宗崩後削發為尼,居於感業寺。在唐高宗幸感業寺後,複召入宮。在宮裏她充分發揮過人的睿智,經過千難萬險當上皇後,成為一個人們眼中的“成功女人”。

武則天生有高宗八位皇子中的四子:弘、賢、顯、旦,還有一女太平公主。

長子李弘(公元652—675年),高宗第五子,先被封為代王,他的出生給武則天的立後和穩居後位立下大功。656年,原太子李忠因養母王皇後失勢被殺而心懷恐懼,言行失常,私穿婦人之衣以防刺客,又數有妖夢,常自占卜(這是犯大忌的罪名),事發被廢為庶人。六年後,李忠遭誣陷牽進“上官儀謀反案”被殺,高宗於是改立為人仁慈的李弘為太子。李弘不喜歡讀充滿了血淋淋政治鬥爭的《左傳》而喜讀《禮記》。當時李弘有兩個異母姊姊義陽公主與宣城公主,是高宗蕭淑妃所生,因蕭淑妃爭寵失敗,她倆一直被幽禁在宮中,年近三十還沒有結婚。李弘知道後很同情,便請求讓兩位姊姊能夠嫁人。武則天大怒,就隨便將她們許配給侍衛了事。李弘從此漸漸不得母親喜愛。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四月,二十四歲的李弘與高宗、武後同赴合璧宮時暴卒。因為唐高宗曾經說過在李弘病好後就禪位給他,所以時人多認為是他對武後造成了威脅,所以被毒殺(也有說法是因病而亡)。唐高宗很悲痛,就破天荒地追諡他為“孝敬皇帝”。

次子李賢(公元652—684年),即章懷太子,高宗第六子,容止端重,精力充沛。他少為高宗所愛,寄予厚望。李弘死後兩月被立為太子。他監國時處事公允,為時論所稱,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唐高宗曾經親手寫敕書稱讚他“深副所懷”。

當時有個叫明崇儼的正議大夫,傳說能召鬼神,以此術為武則天和唐高宗所信任。他挑撥離間說“英王(李顯)狀類太宗,而相王(李旦)貴”,又宮人悄悄地流傳他是武則天姐姐韓國夫人所生。武則天還作書以責他的貪玩好耍,李賢更加不自安。679年明崇儼被盜賊所殺,高宗大怒,而武則天懷疑是李賢指使,就拘捕了李賢的男寵趙道生,派自己提拔的裴炎等提審,使他“揭發”李賢“造反”的陰謀,然後搜查東宮時就在馬坊搜得不是東宮衛隊所用的皂甲數百領。雖然高宗想寬恕他,但“大義滅親”的武則天執意除去,就廢李賢為庶人。五年後武則天臨朝,令左金吾將軍丘神績逼其自殺,年僅三十二歲。

三子李顯(公元656-710年),高宗第七子。在李賢被廢的第二天,李顯就被立為太子,四年後即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十二月高宗歸天,二十八歲的李顯在其靈柩前繼承帝位,即唐中宗,改元嗣聖。他一上台,就目無武則天,自作主張想讓才由普州參軍提拔為豫州刺史的嶽父韋玄貞做侍中,還想給自己乳母之子一個五品的官職,但遭到了輔政的中書令裴炎反對。中宗大怒:“我以天下給韋元貞,也無不可,難道還吝惜一侍中嗎?”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手中權柄,何待他人染指?權威受到挑戰的武則天怒不可遏,馬上將眾大臣召集到了乾元殿,宣布了廢黜中宗的命令。不諳世事的中宗還不服氣地問犯何罪,武則天怒斥道:“你想把天下交給韋玄貞,這難道是小罪嗎?”於是中宗的第一次即位隻有三十六天,就迅速下台了。李賢被廢後,封廬陵王,先後遷均州、遷房州。

四子李旦(公元662-716年),是高宗第八子。684年武則天廢中宗的同月就立豫王李旦為帝,即唐睿宗,雖然改元“文明”了,但武則天仍命他居住於深宮,不得參與朝政,所有軍國大事由自己處理,李旦完全是個傀儡皇帝。

史書裏記載李弘死後,李賢雖然代立為太子,但知道已經是“政治人”而喪失了母親天性的武則天權欲熏天,心狠手辣,為了政治權力會不顧母子之情。畢竟以前為了謀害王皇後她就曾經親手扼殺了自己的親生女兒,所以李賢每日恐懼,不敢多言,就做了一首《黃台瓜》歌:

種瓜黃台下,瓜熟子離離。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猶尚可,四摘抱蔓歸。

李賢還叫樂工在宮中唱這首曲子,以期感悟母親,可是武則天後來的所為說明她根本沒有聽進去。

武則天稱帝

武則天稱帝前的唐朝是最波譎雲詭的時期,人們都不知道明天的皇上到底是誰。

“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武則天的專權引起一些忠於唐室的大臣舊貴的反抗。李旦稱帝的當年九月,眉州刺史徐敬業被貶為柳州司馬,赴任時途經揚州,便和同被貶官的唐之奇、駱賓王等以為已故太子李賢報仇、扶助中宗複位為號召,發布了由駱賓王撰作的名篇《討武曌檄》,在揚州起兵反對武則天。但文韜還需武備,徐敬業起兵僅四十多天就失敗了,而武則天順勢大加屠戮李氏宗室,包括勸他歸政李氏的名臣裴炎也被殺。當時,許多大臣以身家性命擔保顧命大臣裴炎不會謀反,但武則天卻說:“他反有跡象,隻是你們不知罷了”,這純粹是“莫須有”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