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名片禮儀規則。
名片是一個人身份的象征,當前已成為人們社交活動的重要工具。因此,名片的遞送、接受、存放也要講究社交禮儀。
①名片的遞送。在社交場合,名片是自我介紹的簡便方式。交換名片的順序一般是:“先客後主,先低後高”。當與多人交換名片時,應依照職位高低的順序,或是由近及遠,依次進行,切勿跳躍式地進行,以免對方誤認為有厚此薄彼之感。名片的遞送應在介紹之後,在尚未弄清對方身份時不應急於遞送名片,更不要把名片視同傳單隨便散發。
當向他人遞送自己的名片時,應將名片正麵麵向對方,雙手奉上。眼睛應注視對方,麵帶微笑,並大方地說:“這是我的名片,請多多關照。”同時身體微微前傾,低頭示意,最好是用雙手呈上名片,將名片放置手掌中,用拇指夾住名片,其餘四指托住名片的反麵。請注意名片的字跡應麵向對方,便於對方閱讀。如果自己的姓名中有不常用的字,最好能將自己的名字讀一遍,以便對方稱呼。
②名片的接受。接受名片時應起身,麵帶微笑注視對方。接過名片時應說:“謝謝!”隨後有一個微笑閱讀名片的過程,閱讀時可將對方的姓名職街念出聲來,並抬頭看看對方的臉,使對方產生一種受重視的滿足感。然後,回敬一張本人的名片,如身上未帶名片,應向對方表示歉意。在對方離去之前,或話題尚未結束,不必急於將對方的名片收藏起來。
③名片的存放。接過別人的名片切不可隨意擺弄或扔在桌子上,也不要隨便地塞在口袋裏或丟在包裏。應放在西服左胸的內衣袋或名片夾裏,以示尊重。
④名片的索要。向對方索要名片也是很講究的。這取決於你們雙方的地位了,如果他有求於你,他會主動將名片遞到你的手中,如果你們雙方平級,那麼互相遞個名片,如果你指想和他聯係,那麼就主動要名片吧,不過一定要客氣,雙手接名片。有幾個方麵你需要注意:
注意一:如果想向對方索要名片,你可以先主動給他名片。
注意二:如果對方無反應,就再提示:“那以後如何跟您聯係?”
注意三:如果他還不給,就直說了“可否給我一張您的名片?”
(2)稱謂的禮儀要求。
稱呼指的是人們在日常交往應酬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間的稱謂語。在人際交往中,選擇正確、適當的稱呼,反映著自身的教養、對對方尊敬的程度,甚至還體現著雙方關係發展所達到的程度和社會風尚,因此對它不能隨便亂用。
①堅持稱謂得體,有禮有序的原則。
②職務稱呼:以交往對象的職務相稱,以示身份有別、敬意有加。在正式的場合,在職務前加上姓氏或加上姓名。
③職稱稱呼:對於具有職稱者,尤其是具有高級、中級職稱者,在工作中直接以其職稱相稱。在十分正式的場合下,在職稱前加上姓氏或姓名。
④行業稱呼:對於從事某些特定行業的人,可直接稱呼對方的職業,如老師、醫生、會計、律師等,也可以在職業前加上姓氏、姓名。
⑤性別稱呼:對於從事商界、服務行類的人,一般約定俗成地按性別的不同分別稱呼“小姐”、“女士”或“先生”,“小姐”是稱未婚女性,“女士”是稱已婚女性。
⑥姓名稱呼:在工作崗位上稱呼姓名,一般限於同事、熟人之間。在對方身份不明的情況下,采用以性別相稱“某先生”、“某小姐”或稱其為“某老師”,亦不失為一個權宜之計。特別是後者,既表示尊敬有禮又不使人覺得不妥。
⑦對年長者稱呼要恭敬,不可直呼其名,可敬“老張”、“老王”;如是有身份的人,可以將“老”字與其姓倒置,這種稱呼是一種尊稱,如“張老”、“王老”。稱呼時可借助聲調、笑容和謙恭的體態表示尊敬。
⑧對同輩人,則可稱呼其姓名,有時甚至可以去姓稱名。
⑨對年輕人則可在其姓前加“小”相稱,如“小張”、“小李”,或直呼其姓名。
要塑造良好的交際形象,必須講究禮貌禮節,為此,就必須注意你的行為舉止。舉止禮儀是自我心誠的表現,一個人的外在舉止行動可直接表明他的態度。做到彬彬有禮,落落大方,遵守一般的進退禮節,盡量避免各種不禮貌、不文明習慣。
(1)握手禮節。
在交際場合中,握手是很常有的一種禮節,也是國際通行的禮儀。一般在相互見麵,離別、祝賀、慰問等情況下使用。
標準的握手姿勢是,伸出右手,手掌與地麵呈垂直狀態,然後五指並用,稍許一握,時間以3秒鍾左右為宜。此時需雙眼注視對方,麵帶微笑,上身要略微前傾,頭要微低,與他人握手時,手應該是潔淨的。
握手要注意先後順序,一般是主人、年長者、身份高者和女士先伸手。客人、年輕者、身份低者見麵先問候,待對方伸手再握手。若一個人要與許多人握手,那麼最有禮貌的順序應該是:先上級後下級,先長輩後晚輩,先主人後客人,先女士後男士。
與他人握手,有以下幾種情況是很不禮貌的,應避免:
①男士戴著帽子或手套同他人握手。男士握手前一定要脫下帽子和手套,實在來不及的話,應該向對方道歉。女士與他人握手時不必脫去帽子和手套。軍人與他人握手時也不必脫下軍帽,標準的做法是先行軍禮,然後再握手。
②長久地握著異性的手不放開。男士與女士握手時,時間要更短一些,用力要更輕一些。一般握一下女士的手指就可以了,不要拉住對方的手忘了鬆開或用勁顯示自己的熱情。
③用左手去同他人握手。握手一定要用右手,除非右手受傷或太髒不能使用,用左手與人相握是不合適的。在特殊情況下用左手與人相握應當說明或道歉。
④交叉握手。當兩人正握手時,跑上去與正握手的人相握,這是失禮的,應該等別人握完再伸手。
⑤握手時目光他顧,心不在焉。與別人握手時東張西望是不禮貌的。
(2)鞠躬禮節。
鞠躬,意即彎腰行禮,是表示對他人敬重的一種鄭重禮節。它既適用於莊嚴肅穆或喜慶歡樂的場合,又適用於一般的社交場所。
在我國,鞠躬常用於下級向上級、學生向老師、晚輩向長輩表達由衷的敬意,也常用於演講者、表演者向聽眾、觀眾致意,服務員向賓客致意。為向他人表達深深的感激,也可以用鞠躬禮。
鞠躬禮分為兩種,一種是三鞠躬,另一種是一鞠躬,幾乎適用於一切社交場合。鞠躬的基本做法是:欲施鞠躬禮時,首先應該立直站立,背部伸直,保持身體的端正,同時雙手在體前搭好,右手搭在左手上,麵帶微笑。鞠躬時,以腰部為軸,整個腰及肩部向前斜15°~30°,目光應該向下,同時問候“您好”、“早上好”、“歡迎光臨”等。
鞠躬禮是日本最為常用的禮節,日本人見麵時一般不握手,而習慣於相互鞠躬。日本的鞠躬禮是將雙手搭在雙腿上,鞠躬時,雙手向下垂的程度越大,所表示的敬意就越深。
行鞠躬禮時應當注意:
①必須脫帽。戴帽鞠躬不禮貌,同時還會使帽子掉下來。
②鞠躬時目光應該向下看,表示一種謙恭的態度,不可以一麵鞠躬一麵翻起眼睛看對方。
③嘴裏不要吃著東西、嚼著口香糖或含著香煙。
④禮畢抬起身,雙眼應禮貌地注視著對方。否則視線移向別處即使行了彎腰最深的鞠躬禮,也會讓人覺得缺乏誠意。
⑤若是迎麵碰上對方鞠躬時,則在鞠躬過後,應向右邊跨出一步,給對方讓開路。
介紹是人與人之間相識的一種手段,日常交往中的介紹可以使不相識的人相互認識。正確的介紹和落落大方的自我介紹,足以顯示一個人良好的交際風度。
為他人作介紹,是經第三者為彼此不相識的雙方引見、介紹的一種交際方式。這種介紹方式,通常是雙向的,即對被介紹的雙方各自作一番介紹。有時,也可進行單向的他人介紹,即隻將被介紹者中某一方介紹給另一方。介紹他人認識,是人際溝通的重要組織部分。良好的合作,可能就是從這一刻開始,下列要點要好好把握:
(1)了解介紹的順序。
在為他人作介紹時誰先誰後,是一個比較敏感的禮儀頭號問題。根據禮儀規範,在處理為他人做介紹的問題上,必須遵守“尊者優先了解情況”規則。先要確定雙方地位的尊卑,然後先介紹位卑者,後介紹位尊者。這樣,可使尊者先了解位卑者的情況。根據規則,為他人作介紹時的禮儀順序大致有以下幾種:
①先把賓客向我方人員介紹之後,隨即將我方人員再介紹給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