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人來說,好萊塢這三個字意味著勁爆的大片、火辣的美女、英俊的帥哥,以及天藍色的銀幕和在銀幕上演繹著的世間的悲歡離合、恩怨情仇。在今天的世界娛樂市場上,美國的好萊塢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電影業心髒。可是誰能想到,這塊世界電影業的聖地最初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美國西部小鎮呢?
發展曆程
時間回溯到1886年,房地產商哈維·威爾考克斯在美國加州洛杉磯郊區買下了一塊0.6平方千米的土地。威爾考克斯夫人一次旅行時聽說了一個叫做好萊塢(Hollywood)的地名,在英語中這個詞是冬青樹林的意思,由於很喜歡這個名字,回到加州後,她就把丈夫的農莊改稱為“好萊塢”。為了使這個地方名副其實,威爾考克斯家還專門從蘇格蘭運來大批冬青樹栽在這裏。不過這些冬青樹因為水土不服而沒能存活下來,但今天大名鼎鼎的好萊塢終於出現在了地圖上。
好萊塢和電影結緣是在20世紀初,當時導演大衛·格裏菲斯到西海岸來拍電影,他帶著一群演員來到了洛杉磯。
後來,為了尋找一塊新的外景地,他們一路向北,來到了一個熱情的小鎮,就是好萊塢。他們發現這裏條件不錯,首先這裏的陽光非常明媚,在那個時代,雖然愛迪生早已經發明了電燈,可是當時的電燈亮度還遠遠無法滿足拍電影的需要,所以優良的自然光條件仍然是拍電影的首選。其次廣闊的加州有不同的自然風光,很方便取景,再加上好萊塢本地的氣候非常宜人,簡直可算得上是當時拍電影的絕佳地點。慢慢地許多業內人士都知道了這塊寶地,到好萊塢拍攝電影的劇組越來越多,好萊塢的名氣也漸漸流傳於電影界。
剛開始時,導演們還隻是在好萊塢取景拍片,後來一些電影公司也開始入駐。1911年,一批來自新澤西的電影人來到好萊塢一家叫布朗杜的小客棧,他們就在這家租來的客棧裏成立了好萊塢曆史上第一家電影製片廠——內斯特影片公司。
說來有趣,好萊塢今天的地位可以說是大發明家愛迪生間接促成的。20世紀初,愛迪生手中掌握著大量電影設備專利,憑借著專利優勢,他控製了美國東海岸的電影業,形成了龐大的電影托拉斯。為了逃避愛迪生的控製,不少電影業者開始把目光投向了遠離愛迪生勢力範圍的美國西海岸,而這時洛杉磯郊外有個好萊塢的消息恰好傳了出來,美國電影業向好萊塢的大轉移開始了。大批電影人投向好萊塢,他們在這裏放手大幹起來,而且由於距離遙遠,這些人往往能在愛迪生的專利檢查員趕來之前逃往墨西哥,愛迪生也拿他們沒辦法。就這樣,好萊塢繁榮起來了,而愛迪生的電影托拉斯,不久之後就被判非法而關門大吉,美國東海岸的電影業因此而一蹶不振,好萊塢慢慢成為美國的電影業中心。
時至今日,好萊塢集中了美國乃至世界電影業最重要的電影製片公司和相關產業巨頭,華納兄弟、派拉蒙、米高梅、夢工場、迪斯尼、二十世紀福克斯、哥倫比亞……這些赫赫有名的電影或文化產業公司都與好萊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甚至可以說是好萊塢美麗的景色成就了他們無數的影片。當然,真正的功臣還有創作這些影片的編劇、導演,以及那些最為光鮮的演員明星們。
“星”光璀燦
電影這種影像藝術,從誕生的時候就決定了它的繁榮必定是與偉大的導演和演員聯係在一起的。電影為導演和演員提供了展現自己藝術魅力的平台,而好萊塢這塊寶地則可說是導演和演員的聖地。
在好萊塢剛剛起步的時候,電影還處在無聲電影主打的默片時代。這個時代最偉大的電影演員卓別林就成名於好萊塢,並在這裏拍攝了自己所有重要的影片,默片中有最初的《狗的生涯》,也有後來的《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兩部堪稱偉大的經典之作,在進軍有聲電影之後,則拍出了諷刺當時甚囂塵上的希特勒的《大獨裁者》和譴責戰爭販子的《凡爾杜先生》。這個時代還產生了可能是世界電影史上最成功童星的秀蘭·鄧波兒。早在20世紀30年代,她就以自己稚氣未脫的可愛銀幕形象征服了無數觀眾,1935年在她年僅7歲時就獲得了奧斯卡獎。1942年,華納兄弟公司拍攝了後來被譽為“好萊塢拍出的最偉大電影”的《北非諜影》,這部由邁克爾·柯蒂斯執導的電影,彙集了當時好萊塢最當紅的幾位大牌明星:英格麗·褒曼、亨佛萊·鮑嘉、保羅·亨利德、彼得·洛等。靠著優秀的劇本和幾位主演的精彩演繹,這部影片不僅在當時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它的經典地位還在與日俱增。當然這一時期還出現了才貌、氣質俱佳的費雯·麗,她驚豔地出演了史詩大片《亂世佳人》和後來成為愛情電影經典的《魂斷藍橋》,把自己的倩影永遠定格在影迷的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