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獸類
【原文】
豬肉味苦,性微寒,有小毒。牡曰①,牝曰彘②,子曰豚③,牡而去勢曰④。生江南者,謂之江豬。惟肉無毒。多食閉血脈,弱筋骨,虛人肌,疫病者,金瘡者尤宜忌之。久食令人少子傷精。發宿疾。豚肉久食,令人遍體筋肉碎痛乏氣;江豬多食,令人體重。作脯少有腥氣,久食解藥力,動風發疾。傷寒、瘧痢、痰痼、痔漏諸疾,食之必再發難愈。反梅子、烏梅、桔梗、黃連,犯之令人瀉痢。服胡黃連食之,令人漏精。服甘草者忌之。同牛肉食,生寸白蟲;同兔肉食,損人;同羊肝、同雞子、同鯽魚及黃豆食,令人滯氣;同葵菜食,令人少氣;同蕎麥麵食,患熱風,脫須眉毛發;同生薑食,生麵斑發風;同胡荽⑤食,爛人臍;同蒼耳⑥食,動風氣;同百花菜、同吳茱萸食,發痔瘺;同龜鱉肉、麋鹿驢馬肉、蝦子食,傷人。多食令人暴肥,蓋虛風所致也。頭肉有毒,多食動風發疾。豬肉毒在首,故有病者忌之。項肉俗名“槽頭肉”,肥脆能動風,脂膏勿令中水,臘月者曆年⑦不壞。反烏梅、梅子,忌幹漆。腦味甘性寒,有毒。《禮記》雲:“食豚去腦”。能損男子陽道,臨房不能行事。酒後尤不可食,今人以鹽酒食豬腦,是引賊入室也。血味鹹性平,服地黃、補骨脂、何首烏諸補藥者,忌之,能損陽也。同黃豆食,滯氣。心味甘鹹,性平,多食耗心氣。不可合吳茱萸食。肝味苦,性溫。豬臨殺,驚氣入心,絕氣歸肝,俱不可多食。服藥人勿食,不可合雉肉、雀肉及同魚膾食,生癰疽;同鯉魚、鯽魚食,傷神;同鵪鶉食,生麵⑧。肺味甘,性微寒。同白花菜食,令人氣滯發霍亂,八月和飴食,至冬發疽。腎味鹹性冷,即腰子,久食令人傷腎少子,虛寒者尤忌。冬月食之,損真氣⑨,發虛壅。脂微毒,男子多食損陽。豬鼻唇多食,動風氣。凡花豬、病豬、白蹄豬、自死豬、煮汁黃者為黃鑣⑩豬,肉中有米星為,俱不可食,燒肉忌桑柴。凡煮肉同皂莢子、桑白皮、高良薑、黃蠟,不發風氣。得舊籬筏易熟。煮肉封鍋,入楮實子二三十粒,易爛且香。夏天用醋煮肉,可留數日。煮臘肉將熟,以紅炭投鍋內,則不油薟氣。洗豬肚用麵,洗腸髒用砂糖,能去穢氣。中病豬毒,燒豬屎為末,水服錢許,三次可瘥。過食豬肉,傷,燒豬骨為末,水服;或服芫荽汁、生韭汁;或加草果,可消煮硬肉,入山楂數顆,易爛。
【注釋】
①牡曰:雄性的豬叫。②牝曰彘:雌性的豬叫彘。③子曰豚:小豬叫豚。④牡而去勢曰:公豬被閹後叫。去勢:閹割。⑤胡荽:即“芫荽”。⑥蒼耳:一年生粗壯草本植物。果實稱“蒼耳子”,中醫學上可作藥用。性溫,味甘苦,功能散風祛濕。⑦曆年:經過一年。⑧麵:臉色發黑發黃。⑨真氣:中醫學名詞。由藏於腎的元氣、吸入自然界的大氣與飲食水穀之氣結合而成,為維持全身組織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質與活動能力。後泛指真氣為元氣。真氣散布於全身經脈之中,成為經氣。⑩黃鑣:黃色的膘。“鑣”應為“膘”之誤。膘,牲畜小腹兩邊的肉,常以其厚薄為判別肥瘦的標準。籬筏:籬笆和竹筏子。籬,籬笆。筏,筏子。用竹子編排的渡水用具。楮:木名,即“構”。皮可製桑皮紙,所以常代稱紙。薟:多年生蔓草。瘥:病愈。草果:薑科,多年生叢生草本植物。中醫學上以幹燥果實入藥,性溫、味辛,功能燥濕治瘧。
【譯文】
豬肉味苦性微寒,稍微有一點毒。雄性的豬叫,雌性的豬叫彘,小豬叫豚,閹過的豬叫,生活在江南的豬,叫江豬。隻有雄豬的肉沒有毒,吃多了也會使人血脈不暢,筋骨無力,肌肉虛弱;患疫病的人和被金屬創傷的人尤其不能吃。長期吃使人少子傷精,引發久治不愈的老病。長期吃小豬肉會使人遍體筋肉碎痛,沒有力氣。江豬吃多了,增加人的體重。做成醃肉稍稍有一點腥氣,長期吃能消解所服藥的藥力,動風發疾。患傷寒、瘧疾、痰痼、痔漏各種病的人,吃了之後一定會再犯老病而且很難痊愈。和梅子、烏梅、桔梗、黃連等藥物之性相反,不能一塊兒吃,否則會使人瀉肚子拉痢疾。服用胡黃連的人吃了,會使人漏精;服用甘草的人也不能吃;和牛肉一塊兒吃,會生寸白蟲;和兔肉一塊吃,會損害人的身體;和羊肝、雞蛋、鯽魚、黃豆一塊吃,使人氣脈凝滯;和葵菜一塊吃,使人少氣力;和蕎麥麵一塊吃,會患熱風,使人胡須、眉毛、頭發脫落;和生薑一塊吃,臉上發斑,引發風證;和芫荽一起吃,使人肚濟潰爛;同蒼耳一起吃,會動風氣;和百花菜、吳茱萸一塊吃,會引發痔瘡、漏病;和龜肉、鱉肉、麋鹿肉、驢馬肉、蝦子一塊吃,不僅傷害人的身體,吃多了,還會使人迅速發胖,是因為虛風所致。豬頭肉有毒,吃多了會動風氣、引發疾病。豬肉的毒在頭部,所以有病的人要忌吃豬頭肉。豬脖子上的肉,一般都叫“槽頭肉”,這種肉又肥又脆,吃了能動風氣。熬好的豬油不要沾水,臘月熬製的,放一年都不會壞。槽頭肉和烏梅、梅子之性相反;並且忌諱幹漆。豬腦子味甘性寒、有毒。《禮記》中說:“吃豬肉必須去掉豬腦”,否則就會影響男子的性功能,使他行房時不能成功,特別是喝了酒之後,更不能吃。現在有些人用鹽和酒伴豬腦吃,這簡直就是引賊入室啊。豬血味鹹性平,服用地黃、補骨脂和何首烏等各種補藥的人,不能吃,否則將損害人的陽氣,和黃豆一塊吃,使人氣脈阻滯。豬心味甘鹹性平,吃多了會耗損心氣,不能和吳茱萸一塊吃。豬肝味苦性溫。豬到臨殺的時候,驚恐之氣進入心髒,絕命之氣歸於肝髒,所以這兩種東西都不能多吃。正在服藥的人不能吃,不能和雉肉、雀肉、魚膾一塊吃,否則會生癰疽。和鯉裏、鯽魚一塊吃,會傷人的精神。和鵪鶉一塊吃,使人臉色發黃發黑。豬肺味甘,性微寒,和白花菜一塊吃,使人氣脈阻滯、引發霍亂。八月份和飴糖一塊吃,到冬天就會引發疽毒。豬腎味鹹性冷,就是腰子,長期吃使人腎受到傷害而且減少懷孕生子,虛寒的人特別要忌吃。冬天吃腰子會損傷人的元氣,引發虛壅之氣。豬胰髒稍微有一點毒,男子吃多了會損傷陽氣。豬鼻子、豬嘴唇,吃多了會動風氣。凡是花豬、病豬、白蹄豬、自己死掉的豬,煮出黃汁的黃膘豬、肉中有米星的豬,都不能夠吃。燒肉最忌諱用桑柴。煮肉時,如果加入皂莢子、桑白皮、高良薑、黃蠟,就不會引發風氣。用舊籬笆和舊竹筏煮肉容易熟。煮肉時,把鍋蓋嚴,放入楮實二三十粒,肉不僅容易煮爛,而且很香。夏天用醋煮肉,可以保存好幾天。煮臘肉到快熟的時候,把燒紅的炭放到鍋裏,就使油沒有苦氣。洗豬肚子,用麵來洗;洗腸子,用砂糖來洗,可以除去穢氣。如果中了病豬的毒,把豬屎燒成末子,用水衝服大約一錢多,三次就可以痊愈。豬肉吃得太多了,身體受到傷害,就把豬骨頭燒成末,用水衝服;或者服用芫荽汁子、生韭菜汁子,或者加入草果,就可以解決問題。煮很硬的肉,加進去幾顆山楂,就容易爛了。
【原文】
羊肉味甘性熱,反半夏①,菖蒲,同蕎麥麵、豆醬食,發痼疾;同醋食,傷人心②;同膾酪食,害人。熱病③、疫症、瘧疾病後食之,複發致危;妊婦食之,令子多熱病。頭、蹄肉味甘性平,水腫人食之,百不一愈;冷病人勿多食。妊婦食羊目,令子睛白④。血味鹹性平。凡豬、羊血食久,鼻中毛出,晝夜長五寸,漸如繩,痛不可忍,摘去複生。惟用乳石、砂⑤等分為丸,臨臥服十丸,自落也。服丹石人⑥忌食羊血。十年一食,前功盡亡。服地黃、何首烏諸補藥者,忌之。能解胡蔓草⑦毒。腦有毒,食之發風病。和酒服,迷人心,成風疾。男子食之,損精氣,少子。白羊黑頭,食其腦,作腸癰。羊心有孔者,勿食,能殺人。羊肺三月至五月,其中有蟲,狀如馬尾,長二三寸,須去之。不去食之,令人痢下。肝味苦性寒。同豬肉及梅子、小豆食,傷人心;同生椒食,傷人五髒,最損小兒;同苦筍食,病青盲⑧。妊婦食之,令子多厄⑨。羊肚和飯飲久食,令人多唾清水,或反胃,作噎病⑩。凡煮羊肉,用杏仁或瓦片,則易爛。同胡桃及萊菔煮,不臊;同竹煮,助味。以銅器煮食,男子損陽,女人暴下。白羊黑頭、黑羊白頭、獨角者,並有毒,食之生癰。中羊肉毒者,飲甘草湯解之。過食羊肉傷者,多食棗子、蘋果,可消。
【注釋】
①半夏、菖蒲:中藥名。②傷人心:傷害人的心髒。③熱病:中醫學名詞。主要指人體感受溫邪、暑氣或寒邪化熱而引起的熱性症候,如身熱汗多、麵赤煩躁、口渴喜冷飲、便秘或泄瀉熱臭、小便短赤、舌紅苔黃燥等。④令子睛白:使生下的孩子眼睛發白。⑤砂:亦稱“白砂”。礦物名。常呈皮殼狀或粉塊狀,無色或白色,間帶紅褐色,玻璃光澤。中醫學上用為消積軟堅藥,性溫,味鹹,苦辛,有毒。外用主治翳胬肉、鼻痔、麵痣、疔瘡等症。⑥服丹石人:服金丹和藥石的人。⑦胡蔓草:即“胡蔓藤”、“鉤吻”。常綠纏繞灌木。根、莖、葉有劇毒,誤食能致命;可作殺蟲藥劑。⑧青盲:中醫學病名。視力逐漸減退,漸至失明,但眼睛外觀如常,瞳神色形態都無改變,為其特征。由於肝腎陰虧,虛火上升,氣滯血瘀,以致目失涵養而成。
⑨多厄:多苦難。厄,苦難。⑩噎病:中醫學病名。為咽下梗塞,水飲可下,食物難入之病。暴下:指女子不在經期,陰道突然大量下血。
【譯文】
羊肉味甘性熱,和半夏、菖蒲之性相反,不能一起吃。和蕎麥麵、豆醬一塊兒吃,引發久治不愈的老病;和醋一塊兒吃,傷害人的心髒;和醃魚、魚膾、奶酪一起吃,有害於人的身體。患了熱病、傳染性疾病、瘧疾病之後吃了羊肉,不僅所患之病複發而且導致危險。孕婦吃了,使生下的孩子容易患熱病。羊頭、羊蹄味甘性平,患水腫病的人吃了,一百個裏也沒有一個痊愈的。患冷病的人不要多吃。孕婦吃了羊眼睛,能讓生下的孩子眼睛發白。羊血味鹹性平。凡是豬血、羊血吃得長久了,鼻子裏會長出毛來,一晝夜就能長到五寸長,漸漸地長得像繩子一樣,疼痛得不可忍受,摘去後又長出來。隻有用等量的乳石、硇砂做成丸子,臨睡前服下十丸,長毛才能落下來。服用金丹、藥石的人不能吃羊血,哪怕十年吃一次,都會使服用的丹石前功盡棄。服用地黃、何首烏等各種補藥的人,也忌食羊血。羊血能解胡蔓草的毒。羊腦有毒,吃了會引發風病;和酒一塊吃下去,會使人心神迷亂,引發風疾;男子吃了,會損傷精氣,少生兒子。如果吃了白身黑頭的羊腦子,腸子會生癰瘡。有孔的羊心,千萬不能吃,能使人致命。三月到五月,羊肺中有蟲,形狀像馬尾巴,大約二三寸長,必須把它清除掉;如果沒有去掉,被人吃下去,會使人拉痢疾。肝味苦性寒,和豬肉、梅子、小豆一塊吃,會傷害人的心髒;和生椒一塊兒吃,能傷害人的五髒,最受傷害的是小孩;和苦筍一塊吃,會使人患上青盲症;孕婦吃了,會使生下的孩子多災多難。羊肚和飯食、飲料長期一起吃,使人經常唾清水,導致反胃,患上噎病。凡是煮羊肉,加入杏仁和瓦片一塊煮,就很容易煮爛。和胡桃、蘿卜一起煮,就沒有臊味;和竹一塊煮,可以使味道更好。用銅器煮羊肉,會損害男子的陽氣,使女子暴下。白羊黑頭、黑羊白頭、獨角羊,都有毒,吃了以後會生癰疽。如果中了羊肉的毒,喝一些甘草湯,就可以解毒。羊肉吃得太多,傷了身體的人,多吃一些棗子、蘋果,就會慢慢地恢複了。
【原文】
黃牛肉味甘性溫,微毒。食之發藥毒,能病人①。牛夜鳴則②,臭不可食。牛病自死者,血脈已絕,骨髓已竭,不可食之。誤食,令人生疔暴亡。發疾、痃癖③、洞下④、病⑤。瘟牛暴死者,不可食。獨肝者,有大毒,令人痢血至死。北人牛瘦,多以蛇從鼻灌,故爾獨肝。水牛則無之。啖蛇牛毛發白而後順者是也,人乳可解其毒。自死白首者,食之殺人。疥牛食之發癢。黃牛、水牛合豬肉及黍米酒食,並生寸白蟲;同韭薤食,合生薑食,損齒。勿同栗子食。黑牛白頭者,大毒,勿食。水牛肉味甘性平,忌同黃牛,患冷人勿食。蹄中巨筋,多食令生肉刺。牛乳味甘,性微寒。生飲令人利⑥,熱飲令人口幹氣壅,溫飲可也。不宜頓服。與酸物相反,令人腹中症結。患冷氣人勿食。同魚食,成積;同醋食,生瘕。牛脂味甘溫,微毒。多食發疾瘡瘍。牛腦味甘性溫,微毒。熱病死者,勿食其腦,令生腸癰。牛肝勿同鯰魚食,患風噎涎青⑦。牛腸胃合犬肉、犬血食,病人。服仙茅⑧者食牛肉、牛乳,令斑人鬢發。服牛膝⑨人亦忌食之。凡煮牛肉入杏仁、蘆葉,則易爛。煮病牛入黃豆,豆變黑色者,殺人。中疔疥牛毒,用澤蘭根或甘菊根汁⑩,或豬牙灰水服,或生菖蒲擂酒,或甘草湯解之。豬脂化湯,亦可解毒。過食牛肉所傷,以稻草和草果煎濃湯,多服可消。牛乃有功於世,仁人君子,必宜戒食。
【注釋】
①能病人:能使人生病。病,名詞用作動詞。②病名。病之有惡臭者為。③痃癖:腹中癖塊。在肚臍左右有筋脈鼓起,大者如臂如筒、小者如指、如筆管、如弦。中醫學名詞。④洞下:指陰盛內寒所導致的泄瀉,食已即泄,完穀不化。⑤即“夏”,中醫學病名。發於夏令的季節性疾病。症見微熱食少,身倦肢軟,漸見消瘦。⑥利:即“痢”。下痢的意思。名詞用作動詞。⑦風噎涎青:因迎風而呼吸困難並且流青色口水。⑧仙茅:石蒜科,多年生無莖草木。中醫以根狀莖入藥,功能溫腎壯陽,散寒濕。⑨牛膝:莧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中醫以根入藥,生的用於活血散瘀。⑩澤蘭、甘菊:中藥名。
【譯文】
黃牛肉味甘性溫。吃牛肉能引發藥毒,能使人生病。牛夜晚啼鳴,就是患了惡臭的病,這樣的牛不能吃。牛患病自己死亡的,血脈已經斷絕,骨髓已經枯竭,不能食用。不小心吃了會使人生疔疥突然死亡,引發久治不愈的舊病,引發腹中癖塊,引起洞下和病。患瘟疫的牛突然死亡了,不能食用。牛如果隻有一頁肝,肉就有劇毒,吃了它的肉,使人下痢帶血致死。北方人養的牛很瘦,他們大多是把蛇從牛鼻孔裏灌進去,所以這樣的牛隻有一頁肝。水牛就沒有一頁肝的情況。吃了蛇的牛,毛發是白色的,而且都向後順著,人奶可以解它的毒。白頭的牛自己病死的,吃了能致人死命。吃了長疥瘡的牛,身上就發癢。黃牛、水牛和豬肉、黍米、酒一塊吃,都能使人生寸白蟲;和韭菜、薤菜、生薑一塊吃,會損壞牙齒。不要和栗子一塊吃。黑身白頭的牛,有劇毒,不能吃。水牛肉味甘性平,忌諱和黃牛肉大致相同,患冷病的人不能吃水牛肉。牛蹄子裏有很粗的蹄筋,吃多了使人生肉刺。牛奶味甘性微寒,生喝使人拉痢疾,熱飲使人口幹氣脈阻塞,隻有溫飲最好。疲勞困頓的時候不適宜喝牛奶。牛奶和酸性食品之性相反,不能同時吃,否則使人腹中結塊。患冷氣的人不要喝牛奶。牛奶和魚一塊吃,會造成積食。同醋一塊吃,腹中會結塊。牛脂味甘溫,有一點點毒,吃多了會引發久治不愈的舊病,還會引發瘡癤和潰瘍。牛腦味甘性溫,有一點點毒。患熱病而死的牛,千萬不能吃它的腦子,會使腸內生癰瘡。牛肝不能和鯰魚一塊吃,會患風噎和流青口水的病。牛腸、牛肚和犬肉、犬血一塊吃,使人患病。服用仙茅的人吃牛肉、牛奶,會使人鬢發斑白。服牛膝的人也不能吃。凡是煮牛肉,放入杏仁和蘆葉,就容易煮爛。煮病牛加入黃豆,如果豆子變成了黑色,就是有毒,能致人死命。如果中了長疔瘡的牛的毒,用澤蘭根或者甘菊根的汁子可以解毒,豬牙燒成灰水服,用生菖蒲擂酒,飲甘草湯都可以解毒。把豬油化成液體狀,也可以解毒。牛肉吃得太多,傷了身體,可以用稻草和草果煎成濃湯,多喝一些,就可恢複。牛是有功於人類的,仁人君子,一定要戒食牛肉。
【原文】
狗肉味酸鹹,性溫,服食人忌食。九月食犬傷神。反商陸①。同生蔥、蒜食,損人;同菱食,生癲②。白犬合海③食,必得惡病。勿炙食,令消渴。妊婦食之,令子無聲,且生蟲。疫證及熱病後食之,殺人。勿同鯉魚、鱔魚、牛腸食,令人多病。春末夏初多犬④,宜忌食。瘦犬、有病、發狂、暴死、無故自死者,有毒殺人。懸蹄犬⑤傷人。赤股而躁者⑥,氣臊⑦、犬目赤者,並不可食。白狗血和白雞肉、烏雞肉、白雞肝、白羊肉、蒲子羹⑧等食,皆病人。白犬乳酒服,能斷酒。犬腎微毒,《內則》雲:“食犬去腎”,不利人也。田犬⑨長喙,善獵,吠犬⑩短喙,善守。白犬虎紋,黑犬白耳,畜之家富貴。純白者主凶,斑青者識盜而咬。凡食犬肉傷,用杏仁二三兩,帶皮研細,熱湯二三盞,拌勻,三次服,能使肉盡消。犬智甚巧,力能護家,食之無益,何必嗜之。
【注釋】
①商陸:多年生粗壯草本植物。中醫學上以根入藥,俗稱“章柳根”。性寒、味苦、有毒,功能逐水。②生癲:生癲癇病。
③海:科魚類。體側扁,長。頭大,常具棘和棱。口大,前位,牙細小絨毛狀。背鰭連續,始於頭後,為棲息於近海岩石間的中小型魚類。④犬:發瘋的犬。⑤懸蹄犬:懸著蹄子的狗。⑥赤股而躁者:屁股發紅脾氣急躁的(狗)。⑦氣臊:氣味腥臊的(犬)。⑧蒲子羹:用嫩蒲煮的羹。蒲,水生植物名,嫩葉可食。⑨田犬:打獵的犬。“田”通“畋”,打獵。⑩吠犬:善於叫的犬。
【譯文】
狗肉味酸鹹,性溫。從事祭祀工作的人禁忌狗肉。九月吃狗肉損傷人的精神。狗肉和商陸之性相反,不能一塊吃。和生蔥、生蒜一塊吃,有損人的身體,和菱角一塊吃,會患癲癇病。白犬的肉和海一塊吃,肯定要得惡病。不要烤著吃,會使人得消渴病。孕婦吃了狗肉,生下的孩子沒有聲音,而且會生蟲。患傳染病和熱病之後吃狗肉,會致人死命。狗肉和鯉魚、鱔魚、牛腸一塊兒吃,會使人經常生病。春末夏初之際,瘋狗很多,應該忌食狗肉。那些有病的、發狂的、突然死亡的、不明原因死亡的狗,都有毒,吃了能致人死命。懸著蹄子的狗,吃了會傷人身體。屁股發紅脾氣暴躁的狗、有腥臊氣味的狗、眼睛發紅的狗,都不能吃。白狗的血和白雞肉、烏雞肉、白雞肝、白羊肉、蒲子羹等物一塊兒吃,都能使人生病。把白狗的奶用酒送服,能使人戒酒。狗腎稍微有一點毒。《內則》上說:“食犬去腎”,因為狗腎對人身體沒有好處。獵犬嘴巴長,善於捕獵;喜歡叫的狗嘴巴短,善於看家。白狗身上有虎紋的,黑狗白耳朵的,畜養這樣的狗,能使主家富貴。純白顏色的狗能給主人帶來災難,有青斑的狗能夠識別盜賊而咬他。凡是吃狗肉身體受到傷害的,把二三兩杏仁,帶皮研細,用二三盞開水拌勻,分三次服下,能使吃下的狗肉全部消化。狗很聰明、機智,有護家的能力,吃了對人又沒有好處,人何必有吃狗肉的嗜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