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十二月(2)(1 / 3)

伯爾在60年代以後的小說中,表現了聯邦德國的“小人物”在“自由”、“民主”的幌子下所受到的迫害。伯爾二改前期作品低沉,壓抑的情調,對社會的罪惡表示強烈的憤懣和激進的批判。《小醜的看法》(1963)運用內心獨白的手法,描寫滑稽演員漢斯·施尼爾在教會迫害下,愛情和事業都遭到失敗的故事。這部小說在結構上類似《九點半鍾的台球》,把時間局限在一天裏,隻是在情節上沒有那樣豐富。作品抨擊了天主教會的蠻橫,因而招致教會人士的攻擊。《一次山差的騙局》(1966)甚至提出了“小人物”如何保持並在必要時捍衛自己處境的問題。小說采取新聞報道手法,描寫西德某一個城鎮的木匠格魯爾父子,由於捐稅苛重而破產,進而奮起對社會采取報複行動的故事。作品中“小人物”的精神麵貌已經大大不同於50年代的作品,它標誌著伯爾創作有了新的轉機,作品也更強調事件的客觀真實性。1971年出版的《以一個婦女為中心的群像》,不論思想內容還是藝術手法都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它同《九點半鍾的台球》一起,構成伯爾小說創作的兩個頂點。作品描寫一個善良、正直的勞動婦女,由於不願意按照資本主義社會的處世哲學生活而接連不斷遭到迫害的故事。故事情節的核心帶有某種政治色彩,小說的女主人公在二次大戰末期曾同一個蘇聯戰俘有過一段愛情經曆,後來又留一個土耳其工人在家裏住宿。除此之外,她的其他活動也被認為是有傷風化的。作品圍繞這個人物,描繪了德國自1936年到60年代末期將近40年生活的風俗畫麵,塑造了各種各樣的典型人物,從經濟、政治和道德觀念等方麵,對聯邦德國的現狀進行了剖析。女主人公的經曆是由許多不連貫的證言、關於她的回憶和文獻被一位“作者”聯綴在一起的,因此女主人公的生活和行為,總是帶著提供材料者的判斷和評價。這部小說從藝術上來說,人物眾多、情節紛繁,時空概念大幅度變換,小說的語言也隨著人物身份、職務的不同而變化。這部作品相當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在階級社會的人生經驗,被譽為伯爾小說創作的皇冠。《喪失了名譽的卡塔琳娜·勃魯姆》(1974)和《監護》(1979),就其題材來說,是兩部互相關聯的小說,是作者遭到新聞界攻擊和警察當局的迫害之後而寫的,是對聯邦德國的“法製”和“民主”的尖銳批判。前者描寫一個勤勞誠實、不入社會流俗的年輕女傭人,遭到新聞界的徘滂、侮辱後忍無可忍開槍殺人的故事。後者描寫一個軟弱而善良的報界富翁,陷入政敵與警察當局的圈套而被迫成為叛逆者的故事。他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沿河區的女人們》(1985)以聯邦德國首都波恩政治家聚居地沿河區為背景,描寫了一係列政治家的內幕,年老的多與納粹有瓜葛,年輕的則是些見利忘義之徒。他們的妻子或者“女友”,本來在政治舞台上扮演著“龍套”角色,但在這部小說的故事中卻個個都是主角,充當那些爭權奪利的政治家手裏的犧牲品,她們有的被逼自殺,有的被關入瘋人院,有的被丈夫逼著向別的政治家出賣色相作者稱這是一部“對話和獨白式的小說”,以描寫事件為主,而著力刻劃人物。它是作者晚年在藝術上所做的新探索。

伯爾小說創作遵循現實主義的文學傳統,真實地反映了西德戰後發展各階段的重要現象.在藝術上他廣泛吸收20世紀以來現代小說的許多新手法,如內心獨白,蒙太奇、象征、怪誕的聯想等等,60年代以來,又強調小說事件的客觀真實性和新聞紀實手法。他一生還創作了大量雜文。隨筆和廣播劇,還翻譯外國作品。

湖北將領宣布獨立與西南取一致行動

12月1日。湖北將領宣布獨立與西南取一致行動。湖北第一師師長石星川在荊州(今江陵)宣告獨立,組織靖國軍,聲明在召集舊國會、懲辦段祺瑞等未實現之前,與北京政府及武昌脫離關係,並電請襄陽鎮守使黎天才取一致行動。4日,前湖北第三師師長王安瀾率舊部於鄂、豫邊境宣布獨立,加入討逆,進據隨縣、棗陽一帶,與西。南各省一致進行。6日,湖北第一師團長謝超在黃州(今黃岡)宣布自主。10日,湖北黨人蔡濟民率民軍攻克廣濟,11日占黃梅,自稱鄂軍總司令。12日,民軍在武穴(今屬廣濟)為防營挫敗,廣、黃複失。16日,黎天才通電宣告自主,就任“湖北靖國聯軍總司令”。20日,黎天才攻豫,與豫軍在南陽接戰,23日黎部占新野,數日後豫軍複將新野包圍,黎部退回襄陽。22日,四川查辦使吳光新率部自重慶退至湖北宜昌,先遣隊與荊州石星川靖國軍接戰,31日石部擊敗吳光新部,乘勝占領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