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關外,一片狼藉的戰場經過一番打掃,終於是恢複了整潔。敵人的屍體都被集中填埋。
鐵甲、兵器繳獲了一大堆。
更讓明軍高興的是,這次的戰功賞賜,絕對是豐厚無比。
被射殺的建奴達到了7200餘人,而那些漢奸部隊也被大量殲滅,3萬人最後回去的隻剩下3000人左右。
這簡直是對遼東用兵以來,首次取得如此巨大的勝利。
更重要的是,經此一戰,金州關以南地區已經固若金湯,大量的土地都可以重新開墾,能夠開墾的土地達到將近500萬畝,這些耕地中不僅有旱地,還有水田。另外還有草場、林地等資源。
相當於東江軍和金州軍的戰功賞賜,都有著落了。
實際上一個人頭50畝的土地,相比遼闊的東北來說,根本不值一提。把這些土地分下去,還剩下不少。
不過這土地怎麼分,卻是一個問題。
因為大多士兵手上的軍功也就十幾畝的土地,生產起來很不方便。而且士兵不可能退伍去種地,那誰去打仗。那麼這批土地開墾的成本又是誰來承擔?
這些問題很快就擺在了朱由校麵前,當朱由校收到金州大捷的消息後,早已經變得淡定多了,不過心裏卻是舒坦極了。
“看來目前的戰略是非常正確的,隻要堅持向遼東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野豬皮根本不足為慮。而且經過一番調整之後,京營在野戰中足以擊潰兵力相近的建奴,此時又調撥了野戰炮過去,在開闊地形與建奴野戰是毫無問題,隻是當前兵力上有所欠缺。
山地作戰方麵,張炎上報稱,毛文龍的東江軍正在向山地作戰發展,不過具體效果如何,暫時還不得而知。
隻要再練出一批京營,並投入到遼東戰場,收複遼河平原是問題不大的,沈陽、遼陽都可以輕鬆收複。就是建奴一旦退入山區,毛文龍的山地部隊如果不奏效的話,那就比較頭疼了。到時候明軍收複的地盤大了,又無法在山區中剿滅建奴的話,建奴又可以見縫插針到處搶劫。
目前也隻能等待時間對東江軍進行檢驗了。
土地賞賜的問題,這個自然是不能不賞,而且已經攻占了土地,更是不能不賞,否則很傷士氣。
隻是現在還沒有到可以解甲歸田的時候,土地耕種確實是個問題。孫傳庭那邊很快想了個辦法出來,對朱由校建議道:“陛下,這些田畝,完全可以讓皇家農業公司去經營,然後讓將士們以土地占股。待退伍之時,將士們可以選擇退股,退股後皇家農業公司重新選擇一片區域的土地劃分給他們,或者是退錢給他們都可以。”
“孫愛卿這個辦法不錯,就用這個方案執行。”朱由校頓時大喜,如果讓皇家農業公司出麵經營這些土地,然後按照股份進行分紅,這顯然是當前最好的辦法。這樣一來,將士們得到了賞賜,士氣就鼓舞起來了。而且等這些將士要解甲歸田的時候,再按照他們積累的土地進行退股,到時候他們的軍功積累到一定程度,幾十畝、幾百畝,甚至是幾千畝上萬畝的土地都可以練成一片。
如果現在就劃分土地,那就太零散了。日後這些將士退伍也不好經營這些土地。
再則,皇家農業公司出麵的話,開墾成本的問題也解決了。成本皇家農業公司出,盈利了就分紅。
最重要的是,如果按照這個方案執行下去,最大的受益方,實際上是朱由校的皇家資本。要知道東北的土地何其多,按照建奴每個人頭50畝的賞賜力度,又能賞出去多少地?其他土地豈不是全都變成皇家農業公司的了?
兵部很快將這個方案進行了公布,前線的將士得知這個方案後,都十分的高興。大部分士兵手上的土地都隻有零星的十幾畝,自己去耕種顯然不太靠譜。可以入股皇家農業公司那自然是最好的,反正不用他們操心就能拿到分紅。日後退伍了,還可以選擇退股重新置換土地,也沒什麼損失。
經過宣傳隊一番宣傳,前世將士的士氣十分高漲。而金州關大捷,以及毛文龍突入建奴後方取得大捷,也都已經計入軍功,使得東江軍和金州軍的將士變得一點都不畏懼戰爭,反而渴望與建奴作戰。完全改變了以往明軍戰鬥力低下的問題。
幾次作戰的勝利,讓他們取得了巨大的信心。既然能打贏,加上軍功分配方式比較公平,而且基本上人人都能有一點,表現好的拿得多,沒什麼表現的起碼也能拿到一點點,總的有個極少成多的盼頭。
“隻要多打幾次建奴,說不定日後我們就是地主了。而且皇上說了,這些地是我們辛苦作戰換來的,一千畝以下可以免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