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後記(1 / 1)

我對馬克思及其學說的高山仰止之感是由來已久的。就像我對中國曆史與文化傳統的眷戀之情是與生俱來的一樣。還是在十年以前,就曾經產生對試圖把二者結合起來研究的想法,十年以後,這一想法不僅有了一個現實的開端,並且還有了表現為這本博士論文的階段性成果,當然是一件很令人欣慰的事,盡管這隻是將來進一步研究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起點。

一個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年輕人,去研究中國上古的思想和文化,其困難是可想而知的,盡管同時其思想的愉悅也很盎然。不過,如果沒有各位老師和朋友們的幫助與支持,在這樣的時刻是肯定不可能看到這本論文的。無論是選題,還是各章節的安排,都得到了導師吳曉明教授的精心指導,他也最先對我研究的大體思路表示了慷慨的讚許與鼓勵。

我還特別要對我的妻子彭逢蘭表示感謝,這不僅僅在於她如何周到地料理我的日常生活,而更主要地由於她天生地對於未知領域的好奇追問與詰難。如果這篇論文裏多少有一點有趣的思考。那極可能是由於她在思想上驅趕的結果,而我則常常慚愧於不能滿足她對思想的好奇。

另外,我尤其要感謝甘肅人民出版社的宋學娟女士,她為本書的出版付出了大量辛勤的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