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國運紀事(13)(3 / 3)

8月31日。各省諮議局通過14件議案。各省諮議局第八次代表會,通過請求速開國會及在未開國會前不得將商辦鐵路收為官有等14件議案。

本月。《醒華畫報》與《醒華日報》合並。1908年4月在天津出版的《醒華畫報》與該刊5月16日增發的《醒華日報》於本月合並,逢雙日出版,每月出15期。仍保存了《醒華畫報》與《醒華日報》兩個封麵,分別標示各自的出版期號。該刊以具體、形象的畫麵和通俗易懂的文字,揭露帝國主義侵略下社會的黑暗,宣傳君主立憲,鼓吹鐵路商辦。在辛亥革命時期,轉而頌揚民主共和,批評革命不徹底。現已知辦到1912年5月,共發行《醒華畫報》526期,《醒華日報》1399期,最後一期的出版時間是1912年5月。

全套《點石齋畫報》,本月由上海申報館出版。

9月

9月2日。溫宗堯向清廷秘陳西藏情形。被清廷開缺的駐藏幫辦大臣溫宗堯,向清廷秘陳西藏情形。建議抓緊改革西藏內政,恢複主權。西藏不宜設省,應以呼圖克圖分任藏事,永遠廢除達賴製度。至於練兵、興辦學校、開礦、墾荒、通商、殖民等各項事務,則應循序漸進。

四川總督趙爾巽奏請緩辦一鎮陸軍遭拒。奏折稱,川省財政十分困難,請求先訓練一鎮陸軍,另外一鎮暫時從緩操辦,清廷未準。

閩浙總督鬆壽奏報福建省裁撤綠營、改編巡防隊計劃。稱本年內先裁一次,共分三次,於宣統六年全部裁完。

9月3日。軍諮處奏準軍費專用、軍隊裁改。清廷批準,今後一切軍費,均應全部專歸軍用,不準挪作他用。對舊有軍隊的裁改、整頓等各項事宜,也由軍諮處、陸軍部協商辦理,不得任意裁並。

江蘇溧陽縣代埠商人罷市。因軍隊開槍打死數名民眾,引起全鎮商人罷市。9月5日。度支部奏請國家稅與地方稅章程應同時於宣統四年頒布實行。本年8月,禦使王複康奏請變更製訂國家稅和地方稅年限,提出“將國家稅提前規定,略言厘訂地方稅章程,當以國家稅為標準”。為此,度支部本日提出不同意見。度支部認為,“國家稅、地方稅,名義雖分,徽權則一。查各國地方稅,多有附加之稅,自非與國家稅同時厘訂,則地方稅即恐無所依據認為準則。”“且中國賦稅,名目既屬分歧,性質尤為複雜,將來劃分此項稅款,必須酌量時勢所宜,兼采各國規製,並先期與各督撫詳加斟酌,乃能厘訂辦法。若時期過於急遽,即節目難免闊疏。再四思維,似應以本年為調查國家稅、地方稅年限,宣統三年為厘訂之年限,宣統四年同時頒布,庶推行無所妨礙。”度支部建議對皇室經費做出規定,奏稱“於皇室經費,查籌備清單第八年始行確定。惟國家稅、地方稅劃分以後,所有一切經費,皆應分別支配。似皇室經費亦應同時規定,方臻完備”。

湖南試辦公債票。湖南巡撫楊文鼎奏稱:湖南曆來貧困,本年省城饑民騷亂,米貴民饑,應征收錢糧無法按期收繳。現經核查,曆年欠款,日積月累,虧損多達200餘萬兩。現在應該上交朝廷的款項、新政新項所需款項、賑災款項、各營軍餉,都急如星火,無計可施。隻有參照直隸、湖北的辦法,試辦募集公債票。湖南所屬礦產,經多年經營,漸有成效。尤其是常寧縣水口山的鉛砂,是湖南地方一筆大收入,準備用該礦收入作為發行公債票的專項抵押款,完全有能力償還公債票本息。度支部認為,此次湖南發行公債是為籌集賑濟款,與公債興辦實業本意不同。隻是考慮到湖南正當兵亂之後,財政萬分匱竭,確實十分困難,不得不批準其發行公債票,以解燃眉之急。今後各省若非興辦實業,不得引以為例。清廷同意度支部的意見。

學部通告中學未畢業者不準報考各類高等學堂。

甘肅設立高等巡警學堂。

9月7日。清廷以上海銀根非常緊缺,命上海道提放債票。

9月8日。雲貴總督李經羲發表對時局的看法引發各地督撫對救亡圖存良策大討論。李經羲指出:近日舊政輪廓難存,新政支離日甚,其大病在無人,無人之病,在於欲速而不懷根本,其大難在無主腦,諸部各自為謀,改革不從簡單入手,故文法愈密,措理愈難。他提議各疆臣趁此時機,皆能言異旨合,直陳無隱;並於維新根本,各貢條陳。隨後,各地督撫紛紛發表各自見解。

一艘俄國輪船在鬆花江被劫,引起外交交涉。本日晚間,一艘搭載乘客和貨物的俄國氣船,在沿鬆花江航行中遭到混入乘客中的土匪搶劫,造成船主及多名華商死傷,損失財物三四萬盧布。事發後,俄國駐京公使奉本國政府命令,特至外務部提出質問,譴責清廷未能切實保護鬆花江航行安全。外務部當即致電吉林巡撫陳昭常從速緝犯剿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