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十七節 兄死弟及製(2 / 2)

來到現在一直都對這個弟弟充滿敵意,前幾日宣他進京就做好了他不來的準備,這次卻遵旨留京,不知是該說他膽大還是成竹在胸。

“臣福建節度使李從瑜領旨進京,麵見聖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禮平身,賜坐。”

“謝聖上。”

李從瑜扶手站起身來,之前倒是從未見過這個兄弟,對他的相貌也不是很了解,總是以為既然是一父所生,相貌倒也和自己不會相差到哪裏去,這麼一看才發現到底就是先皇“偏心”了一點,且不論他那七尺身高,就是這相貌生的好生俊逸,麵如冠玉,一雙劍眉插在鳳眼之上,從這麼遠的地方來到京城,儀表居然沒有一絲的雜亂,而且渾身都散發著書生的氣息,這倒是怎麼看怎麼都不像是反賊該有的模樣。

“朕此次召襄王來京,襄王知道朕是所謂何事嗎?”

李從瑜扶手行禮“臣自不敢揣摩聖意,聖上的旨意一到達,臣就快馬加鞭趕到京城來麵見聖上。”

嗬嗬,和我是裝糊塗啊,“襄王不必拘束禮節,其實朕此次召汝進京,其實是為了兩件事,這事非襄王不可。”

昨晚想了想,單是召他進京又不能一直將其困於宮中,這皇宮中甚是混雜,萬一讓其有可趁之機,放虎歸山定是一番腥風血雨。

“襄王還記得先皇的忌辰是什麼時候嗎?”

“回聖上,臣自不敢忘,是六月初七。”

“是的,現距離先皇忌辰還有三月有餘,按照皇例,朕繼位之初就自當去泰山封禪,但魯地尚未收複,朕也就從未開始封禪,但封禪一事必不可少,縱觀江河,湘地的衡山倒也是可以封禪的聖地,朕與朝中大臣商量過了,覺得也是可以,但封禪一事,所行人員中,必須要有親王相隨,皇叔年事已高,長途跋涉恐有不妥,從善現在還在外征戰,所以朕此次將汝召來,不知襄王可願?”封禪一事,自古就有,但是親王相隨卻是前朝開始定下的規矩,每次隻能相隨一位親王,這個裏麵還是有一個講究的。從夏朝開始帝位的繼承方式都是父死子及,而且還要是嫡長子,但是有一些就比較例外,當帝位遭遇一些變動,例如,皇帝早逝,無子嗣,君主無德被廢除,亦或者得了隱疾不能生育,都是會將第一順位的親王當做皇儲的,這也叫兄死弟及製。

其實這次封禪早在我穿越之前就已經定下了,但是由於種種事情就耽擱了下來,昨日批閱奏章時,禮部的奏折上就又提起了此事,三月封禪,正好是繼位兩年開始。便頓時想出一計用來測測這襄王的想法,如果這一次真的和其隨去衡山,那便是向天下昭告,襄王李從瑜在朕未生育子嗣之前,便是第一皇儲。同時也說明了兩件事,一是假如我突然駕崩,其必然身負懷疑,難以登上帝位,第二,既然都已是皇儲,倘若反叛,必然沒有什麼充足的理由,也勢必會遭到天下人的口誅筆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