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不錯,朕生於帝王之家,自幼便有名師輔助,但直到今日二十餘年間,所讀之物也比你多不了幾本,既然你對書卷之物多有涉獵,那便準了你在皇後身邊輔助她處理一些後宮瑣事。你父親已去世,想比你在天下也幾乎沒什麼依靠了,那朕就下個口諭給你!”
允兒連忙行禮,“民女接旨!”
“今朕偶訪民間,遍布街市,見民間安居樂業甚為欣悅,但其間有宵小鼠輩無視我大唐法紀,必將嚴懲不貸。所幸,朕偶遇一名才女,對其身世頗為自責,若朕平日稍勤於朝政,禍事也必將減少。為責本身,現將周家父子嚴懲之外,敕封唐氏之女唐允為製裳府正五品掌事,俸祿三十擔,銀二十兩,雲錦五匹,由內務府撥出。另追封唐允之父唐仙靈為東海郡子爵,所言之事,言落即實。”其實說到底這件事原因還是我這個所謂的統治者做的不好,民生無所食,民疾無所醫,民喪無所葬,這種生活的保障太祖皇帝的時代就充分體現出來了,然而到了我的手裏卻將民間搞得烏煙瘴氣。
“民。。臣女謝陛下聖恩,定不負陛下厚望。”
這是我自己的子民,而我卻無法在他們生活的時候讓他們安居樂業,卻隻能在他們死後聊表心意,唉。
辭別周娥皇和允兒,擺駕回了乾弘館,被這事鬧的很頭疼,這一段時間以來,李從瑜動作頻頻,在京城任意招兵更是犯了國法忌諱,但是我能如何,派兵攻打?我要是穿越到成吉思汗身上那絕對可以,看誰不爽就派兵攻打,但自從來這裏,身上背負著這麼重的擔子,幾次產生了深深的無力感。
剛走進乾弘館,安老就快步低聲地跟我說襄王已經進入了金陵地帶,早上加急送過來的函文還在桌子上。現在想必已經快到皇宮了。
來的不算太慢。。。。。。
午時用膳之後,又回到了書房繼續批閱奏章,半人高的奏章約莫有一百多本,兩刻鍾的時間才看了不到十本,而且大部分都是上書勸誡我勿忘高宗之變。看來還是大部分人對我之前處置周家父子的事情略有不滿啊,一個權臣說革職就革職,說流放就流放。這自然讓他們想起了高宗時期的權臣反叛一事,當時也是高宗皇帝嚴懲查辦了一位權傾朝野的重臣,結果人家直接奪取六州兵權和朝廷進行了對峙,打著清王側的口號進行反叛,雖然後來還是被鎮壓住了,但是大唐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恢複起來。他們恐怕這回又會將此事重演。但是在我看來,他們害怕的還是我會因為一件小事而對他們嚴加處罰,看來這些官油子還是沒能明白什麼叫伴君如伴虎啊!
“啟稟聖上,襄王在中宮外求見!”秦至棱報告道。
現在這個秦至棱我是越看越覺得喜歡,很有將領之風度又忠心耿耿,還不缺乏細心,確實是做貼身侍衛的不二人選。改天給他升個合適的官職吧。倒是這個襄王,確實很難對付呢。
“宣!”
“喏!”
“聖上宣襄王乾弘館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