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偉人?就是異於常人的成功人士,所以為了凸顯這些人的與眾不同,鶴立雞群,隻能睜著眼睛說瞎話地一次次開展造神運動。明明隻是個普通人,也要將他標榜成一個愛國愛家愛父母頂天立地男子漢的英雄人物。
隻能說造神累,做神更累,因為還要裝B,還要裝的很到位。努爾哈赤也隻是中國曆史上被神化的其中之一而已。
後來《三國演義》成了後金的專業軍事教材,號稱人手一份。因為和其他嚼舌的文言文相比,也就白話文淺顯易懂,沒辦法,文化水平有限。
努爾哈赤15歲的時候,繼母還是那副嘴臉,枕邊風依然強勁,吹得不亦樂乎。整天一副冷麵孔,她也不嫌累,好像努爾哈赤欠錢不還似的。努爾哈赤也不想整天對著一塊冰,於是他決定帶著弟弟舒爾哈齊離家出走。
這個想法比較大膽,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努爾哈赤投奔到了外祖父王杲的門下,可偏偏倒黴的事情它就沒完沒了,一路跟著他,還有點舍不得他。
王杲本名並不叫王杲,這個是他的中文名字,英文名字叫gao wang,真名叫阿突罕。因為他以前被明朝巡撫張學顏看好,被帶往旅順教授他漢字和武藝,成了一個文武兼備的人才,史書上說他“能解釋番漢字義”,說明他精通女真語與漢語,是個幹翻譯的料。
對於王杲這個名字的由來,本人杜撰了一下。
阿突罕:大人,俗話說的好,常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常在江湖遊,哪能不揩油,常在江湖混,哪能沒名分。所以你幫我起個行走江湖的名號吧,這個名字聽起來最好既大氣又平凡,即華麗又婉轉。
張學顏:走江湖?那你知道行走江湖最重要的是什麼嗎?
阿突罕:行俠仗義!
張學顏:放屁!是少管閑事。
阿突罕:謝大人教誨,小人知道了,但這和我取名字有什麼關係?
張學顏:學問大著呢,高手往往都是深藏不漏的,沒聽過那句老話“會叫的狗不咬人”嗎?少管閑事才能少惹麻煩,萬一你管了一個言語低調舉止高調的人,不管你取的名字多麼有震懾力,一樣玩完,所以名字隻是個代號而已,不用太較真。我知道,這個道理很難懂,你死後自然就會明白。
阿突罕:那你還是沒有給我取名字啊。
張學顏:你個小王八呆子,急個屁啊。咦,對了,就叫王呆,怎麼樣?“王”是個大姓,聽起來也很大氣,“呆”字也符合你那平凡的意義。
阿突罕:這個,聽起來有點傻不拉嘰的。
張學顏:王八呆子不行,就王八羔子,呆子腦袋一根筋,就叫王杲。
王杲就是這麼來的。
努爾哈赤對外祖父很崇拜,因為江湖上有他的傳說。王杲對這對外孫也很照顧,教他們騎馬射箭,兵法戰略,還有當時比較流行的外語——漢語,努爾哈赤在母親去世突遭家庭變故後,好久沒有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了,現在他在外祖父這裏找到了慰藉,然而,這一切是那麼的短暫。
成了女真領袖的王杲由於看不慣明軍對女真人的壓迫,於是奮起反抗,在敵我力量懸殊的狀態下,經常采取偷襲的伎倆到明朝邊境騷擾一番。要說王老兄也真是的,他自以為自己力量雄厚,自我感覺非常良好,騷擾還不是一次兩次,他經常這麼幹。
摸摸地我走了,正如我偷偷地來。我整一整車輛,帶走了許多銀兩。
這時的明朝雖然國貧民弱,但怎麼說人家也是自封的天朝上國,豈能任王老兄你這麼胡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