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1654~1722年),清聖祖玄燁,清入關後第二代皇帝。順治帝福臨第三子。公元1661年,福臨去世,以8歲孩愛新覺羅·玄燁繼承皇位。他繼位後,號康熙帝。
剛坐上金鑾殿寶座的康熙帝,因為年幼,還不能親臨朝政,朝政開始由4名顧命大臣共同管理。但是不久,武將出身、性精粗暴的鼇拜卻一枝獨秀起來,他不僅殘殺異已,壟斷了朝權,連小皇帝也不放在眼裏。
根據滿洲人的慣例,康熙帝滿14歲那年舉行了親政大典,可是親政後的康熙帝,坐的仍是一條冷板凳,鼇拜繼續大權獨攬,我行我素。皇帝與權臣之間的矛盾,終於在如何對待蘇克薩哈的問題上公開化了。蘇克薩哈是順治皇帝臨終時指定的4位顧命大臣之一,一向為鼇拜所妒嫉。在一次朝會上,鼇拜對康熙帝說:“蘇克薩哈心懷不軌,蓄意篡權,我已下令將他抓了起來。請皇上同意將蘇克薩哈立即正法。”
康熙帝心裏清楚,鼇拜又要清除異已了。但蘇克薩哈是先帝遺命的輔政大臣,也是製鼇拜的一張王牌,康熙當然不同意,便說:“蘇克薩哈是朝廷命臣,眾望所歸,你說他‘心懷不軌’,又拿不出有力證據。對這樣的大臣,不能輕開殺戒!”
此時康熙盡管對鼇拜的做法不滿,可自知實力太差,遠不是鼇拜的對手,所以隻能忍著。雖然表麵上看一個要殺,一個不準殺,誰也不肯讓步,但是實際上還是鼇拜勢力更大。鼇拜一氣之下,袖子一甩,揚長而去。滿朝文武,人人惶恐,沒人敢吱聲。鼇拜一回到家,馬上傳令絞殺蘇克薩哈,同時誅殺了他的全家。康熙聽到蘇克薩哈被處死的消息後,氣得兩眼冒火,決心要除掉這個欺君擅權的鼇拜。但是,康熙心裏清楚:鼇拜的羽毛十分豐滿,他掌握朝廷軍政大權,親信黨羽遍及朝廷內外;而且身高力大,武藝高強,平時行動總是戒備森嚴。康熙帝深知要除掉鼇拜絕非一件易事;弄不好,激起事變,後果將不堪設想。
經過一夜的思考,康熙帝定下翦除鼇拜之計。
第二天鼇拜上朝時,康熙帝不露聲色,也不再提蘇克薩哈的事情,仿佛根本就沒有發生過昨天的那一場爭執。鼇拜心裏卻暗自得意:皇上到底還是個小孩子,你一硬,他就軟下來了。其實他哪裏知道這正是康熙帝高明的地方,先忍一步為的是以圖最終的勝利。
沒過幾天,康熙帝給鼇拜晉爵位,加封號,又給鼇拜的兒子們加官晉爵,鼇拜心裏美滋滋的。康熙帝一麵故作軟弱無能,穩住鼇拜;一麵挑選了十幾個機靈的小太監,在宮內舞刀弄棒,練習角力摔跤。康熙帝自己也加入摔跤隊伍,與小太監們對陣取樂。消息傳到宮外,大家隻不過認為是小皇帝變著法子鬧著玩罷了。鼇拜進宮奏事,見小監們練習摔跤,康熙在一旁忘情地呐喊,助威、也認為是小皇帝瞎折騰,鬧著好玩。
小小年紀就能如此機智,善於忍耐,康熙確有過人之處。正是這樣才使得自己掌握了主動權,所以從表麵上看朝中大事一切都照舊:鼇拜還是那樣為所欲為,康熙對鼇拜還是那樣信賴,鼇拜漸漸放鬆了戒備。練習拳棒和摔跤的小太監們,技藝逐漸純熟。康熙見時機已到,決定向鼇拜下手。一天,康熙派人通知鼇拜,說是有要事商量,請他立即進宮。鼇拜直奔宮中,康熙此時正和小太監們摔跤玩哩,鼇拜上前,正要與康熙打招呼,十幾個小太監打打鬧鬧地挨近了鼇拜身邊,說時遲,那時快,大家一擁而上,拉胳膊拽腿地將毫無防備的鼇拜翻倒在地。
鼇拜很快反應過來,感到大事不妙,急得掙紮反抗時,十幾個小太監已牢牢地將他製伏在地,哪裏肯讓他脫身。他們拿來準備好的繩索,將鼇拜捆了個結結實實。
康熙正言厲色地對躺在地上動彈不得的鼇拜說:“你欺淩幼主,圖謀不軌,飛揚跋扈,濫殺無辜。今日下場,是你罪有應得。你鼇拜罪行累累,罄竹難書,待我查清你的罪行,一定嚴懲,絕不寬待。”鼇拜自知難逃一死,緊緊地閉著雙眼,一句話也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