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益氣、開胃。適用於治療各種虛症、食少、高血壓、冠心病、癌症及胃、十二指腸潰瘍等病症。
營養分析:生薑為芳香性辛辣健胃藥,有溫暖、興奮、發汗、止嘔、解毒等作用。
76.五汁飲
在伏道村扁鵲廟的牆上,有這樣一首詩,概括了扁鵲的一生,同時寄托了人民對他的哀思:
“昔為舍長時,方伎未可錄。一遇長桑君,古今皆歎服。天地為至仁,既死不能複。先生妙藥石,起虢效何速!日月為至明,覆盆不能燭。先生具正眼,毫厘窺肺腹。誰知造物者,禍福相倚伏。平生活人手,反受庸醫辱。千年廟前水,猶學上池綠。再拜乞一杯,洗我胸中俗。”原料:藕汁、甘蔗汁、梨汁、荸薺。
製作:取藕汁、甘蔗汁、梨汁、荸薺汁各等量;加清水適量煮沸,後用小火煮30分鍾取汁,再加麥冬煎汁加入調勻。
用法:分多次服。
功效:生津止渴,清熱解毒。但脾胃虛寒者勿服。
營養分析:藕汁生用可涼血、散淤、熟用能益血、止瀉還能健脾開胃;甘蔗汁潤肺止咳,生津潤燥,寧心安神;荸薺中含有磷是根莖蔬菜中最高的,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生理功能。
77.牛奶雞蛋湯
原料:牛奶、雞蛋。
製作:牛奶煮開打入雞蛋花煮沸可食。
用法:每天多次服。
功效:健脾益氣,補虛生血。
營養分析:每100克牛奶含水分87克,蛋白質3.3克,脂肪4克,碳水化合物5克,鈣120毫克,磷93毫克,鐵0.2毫克,維生素A140國際單位,維生素B10.04毫克,維生素B20.13毫克,尼克酸0.2毫克,維生素C1毫克。可供熱量69千卡。能有效破壞人體內有致癌危險的自由基;雞蛋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品,一個雞蛋重約50克,含蛋白質7克、脂肪6克、產生熱能82千卡。
78.鯽魚蓴菜湯
原料:鯽魚150克、蓴菜100克。
製作:鯽魚150克、蓴菜100克;共煮湯飲。
用法:每天一次。
黃帝
黃帝,姓公孫,名叫軒轅(周),出生於母係氏族社會。母親名叫附寶,據史書上載;農曆二月初二,一說在沮水河畔(今黃陵縣沮水河)沮源關的降龍峽生下黃帝,二說在曲阜壽丘(今山東曲阜城東四公裏的舊縣村東),從此就有了“二月二龍抬頭”吉祥之說。功效:益氣健脾,清熱解毒、和胃調中、止嘔止痛。
營養分析:鯽魚藥用價值極高,其性味甘、平、溫,入胃、腎,具有和中補虛、除濕利水、補虛贏、溫胃進食、補中生氣之功效;蓴菜有消氣止嘔,治熱疽,除瘡毒等作用。
79.薊菜鯽魚湯
原料:薊菜30克、鯽魚1條。
製作:薊菜30克、鯽魚1條,煮湯喝。
用法:煮湯喝,魚肉亦可食。但脾胃虛寒,無淤滯者忌服。
功效:具有消淤血、生新血、止吐血、有改善症狀之功效。
營養分析:鯽魚藥用價值極高,其性味甘、平、溫,入胃、腎,具有和中補虛、除濕利水、補虛贏、溫胃進食、補中生氣之功效。
80.翠衣番茄豆腐湯
原料:西瓜翠衣30克、番茄50克、豆腐150克。
製作:切成細絲做湯食。
用法:每天一次,虛寒體弱者不宜多食。
功效:具有清熱利濕,利尿,健脾消食,清熱解毒的功效。
營養分析:番茄清熱生津、養陰涼血、健胃消食。
81.苦瓜雞湯
原料:苦瓜、加雞肉。
製作:苦瓜30克、加雞肉適量,煮湯。
用法:每天一次。
黃帝,中華民族的始祖,傳說中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相傳黃帝姓公孫,出生於軒轅之丘,故號軒轅氏,在姬水生長成人,所以又以姬為姓,後來在有熊建立國家,故又稱有熊氏。他以土德為王,土是黃色,所以叫黃帝。功效:具有養血滋肝、潤脾補腎之功效。
營養分析:苦瓜含胰島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Vc、粗纖維、胡蘿卜素、苦瓜甙、磷、鐵和多種礦物質、多種氨基酸等;苦瓜有清暑除煩、解毒、明目、益氣壯陽的功效。
82.山檀香蕉飲
原料:山楂20克、香蕉20克、紅棗50克、紅糖15克。
製作:山楂20克、香蕉20克、紅棗50克、紅糖15克;共置鍋中加水1000毫升,熬汁至200毫升。
用法:取汁分2次服完。有消化道潰瘍病者不宜飲用。
功效:具有理氣消食,利膈化淤之功效,尤其在胰腺癌食欲減退,並有腹痛、嘔吐時更為適用。
營養分析:山楂片含多種維生素、酒石酸、檸檬酸、山楂酸、蘋果酸等,還含有黃銅類、內酯、糖類、蛋白質、脂肪和鈣、磷、鐵等礦物質,所含的解脂酶能促進脂肪類食物的消化。促進胃液分泌和增加胃內酶素等功能;香蕉性涼,可降壓、去燥火,胃寒;紅糖具有益氣養血,健脾暖胃,驅風散寒,活血化淤之效,特別適於產婦、兒童及貧血者食用。
83.黃芪豬肉紅藤湯
原料:黃芪50克、大棗10枚、豬瘦肉適量、紅藤100克。
製作:將黃芪與紅藤加清水1000毫升,大火煮沸,然後用小火煎30分鍾,取汁與大棗及豬肉同燉至爛,食肉喝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