祚皇帝真拿他沒有辦法,這家夥雖然是漢人、卻是個叔父一般的存在,道宗皇帝親自任命的輔政顧命大臣,於是哪怕此舉顯得有些不給皇後和蕭家麵子,也隻得同意耶律儼隨同出使了。
其實大家都想多了,時至今日的老耶律在政治上已經沒什麼影響力,遼國病入膏肓他也管不了了,他隨蕭皇後出使隻有一個用意:他知道身體越來越不好,作為漢人想最後來南朝看一眼,順便見見還活著的老友。
這些便是蕭的裏蘭寫給高方平的私信內容,嚴格來蕭家和耶律儼是政敵,不過蕭的裏蘭打算在這事上裝逼一下,於是希望高方平幫忙,在汴京以盟國的立場、以漢家正統的身份,給耶律儼舉行一場盛大的儀式。
這簡直瞌睡遇到枕頭,高方平回信蕭的裏蘭:完全沒問題,包在我身上。
媽的這又是一次齷蹉的行為,蕭的裏蘭來這一手,除了表示大度外,還想借用這類似“認祖歸宗”的事,徹底把李儼的一生否定,排擠出遼國的核心政治圈外。
這除了是老蕭打擊政敵的手段,對於蕭的裏蘭也至關重要。因為耶律儼的存在,導致了遼國漢人進入了核心政治圈,一起共治遼國。於是人都是自私的,這個問題上作為遼國“八旗子弟”的蕭族,自然見不慣。蕭族當然不想漢人進去契丹的核心政治圈。
於是蕭皇後就打算借用這一事件,讓老耶律的讚禮在漢人的正宗——汴京舉行。
這看起來是一次權益的禮儀,而實際上在遼國內部有政治意義,大家看到了耶律儼的“認祖歸宗”後,自然而然會對漢人有一定防備,把漢族官員節製住,排擠出核心圈子。這樣一來,蕭族當然就拿到了更大的政治份額。
對於高方平這也很好。一但漢族官員群體被排擠在遼國核心政治圈外,一定程度上,漢人在遼國的政治地位也就會下降了。那麼,燕京那個漢化最嚴重的地方,對遼國的歸屬感會進一步弱化。於是這就是高方平將來圖謀燕雲之地的導火索之一。
嘿嘿,高方平和他們蕭家是政治盟友,兩方都是政治強人,會進行無數次的政治利益交換,但終究有一番是帶路黨。到底高方平是宋國帶路黨,還是蕭家是遼國帶路黨,興許不用十年,就會水落石出。
但現在暫時不知道誰勝誰負,因為兩國都有一大群藥丸黨,宋國的藥丸黨整咒罵豬肉平藥丸,什麼事都可以套上“大宋恐成最大輸家”。譬如前陣子熱氣球飛,有人,“熱氣球飛,大宋恐成最大輸家,因為這項技術最終會被大宋冷藏,而被遼國用於軍事,於是宋國必輸”。
“萬噸大船首航,大宋恐成最大輸家”。
“第二代蒸汽機裝船試航成功,大宋恐成最大輸家”。總之和牛明白胡市們一樣,這些家夥他們還真能編造出通順又成立的邏輯來。
遼國也同樣,一大群藥丸黨整宋國的空氣比遼國的新鮮。唯一不同的在於他們不敢罵老蕭,因為老蕭會和諧他們。在大宋豬肉平雖然也維穩,卻是脾氣真比老蕭好些的。
所以蕭的裏蘭娘娘此番厲害了,給高帶來的禮物還真是豐厚呢。不枉高方平送個熊貓頭給她了。
不好的在於老耶律和蘇轍一樣是值得尊敬的人,這樣去利用一個過世的老人,似乎顯得不地道了些。
現在高方平最後就等著蕭的裏蘭進汴京後,見她一麵就上路赴任去了。
然而還沒等到蕭的裏蘭進汴京,蔡京以首相身份來了手諭,讓高方平去中書參加一次會議,是重新論證鐵路的可行性。
在已經基本定調的事上這樣的用詞,不用聽會議高方平也知道,又她娘的出幺蛾子了。
來到中堂的時候,他們彙同了各部堂官以及隨員,近五十個中書的官員,看似已經熱鬧了一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