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麥冬豌豆凍
原料:麥冬20克,豌豆150克,白糖200克,瓊脂2克,青梅、桂花少許。
製作:將豌豆加清水煮酥,帶水用網篩擦去皮成沙。瓊脂與麥冬同煮,煮至瓊脂烊化,加入白糖,再放進青梅、桂花。將豌豆沙攤在盆內,然後將瓊脂糖水摻入,待冷卻後放人冰箱內冰凍。
功效:滋陰降火,益氣利咽。
營養分析:青梅果作為天然果品,含有豐富的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維生素、纖維素和礦物質。
39.石斛茶
原料:石斛15克,麥冬10克,綠茶葉5克。
製作:將石斛、麥冬和綠茶一並放入茶杯內,開水泡茶。
功效:養陰清熱,生津利咽。
營養分析:冬麥有相當高的蛋白質含量,礦物質和維生素等豐富的營養。
40.清咽茶
原料:銀花、玄參、青果各9克。
製作:上藥水煎,取汁。
功效:養陰清熱,解毒利咽。
營養分析:青果營養豐富,維生素含量高,品種多樣風味鮮美。
41.葛根參茶
原料:葛根15克,太子參15克,綠茶葉10克。
製作:將葛根、太子參和綠茶放入茶杯內,開水泡荼。
功效:益氣健脾,升清聰耳。
營養分析:葛根含有葛根素、木塘甙等十多種異黃酮物質;
42.紅枸杞紅花酒
原料:枸杞子50克,紅花20克,低度白酒300毫升。
製作:將紅花、枸杞子一同浸泡於白酒內,1個月後即可。
功效:養血活血,通竅聰耳。
營養分析:枸杞子含有豐富的枸杞多糖、脂肪、蛋白質、遊離氨基酸、牛磺酸、甜菜堿、維生素B1、B2、E、C,特別是類胡蘿卜素含量很高。此外,還含有大量的礦物元素,如鉀、鈉、鈣、鎂、鐵、銅、錳、鋅、硒等。
43.烏梅桂圓飲
原料:烏梅15克,當歸10克,山藥10克,酸棗仁10克,桂圓肉10克,白糖20克。
製作:將烏梅、當歸、山藥、酸棗仁四味加水400毫升,煮沸後改文火煮20分鍾,濾去藥渣,加入桂圓肉、白糖稍煮即成。
功效:益氣養血,安神定眩。
營養分析:山藥能消肉積;蘿卜能消食、化痰、下氣;生薑能止吐、去魚腥過量之毒。
44.白菊花茶
原料:白菊花5克,綠茶10克。
製作:白菊花、茶葉一起放入杯內,開水衝泡。
功效:清肝瀉火,祛風止眩。
營養分析:菊花具有疏熱除風、清肝明目的作用,含有維生素A樣物質、維生素B1、氨基酸和刺槐素等物質。
45.葡萄芹菜汁
原料:葡萄、芹菜各適量。
製作:把葡萄、芹菜洗淨,搗爛取汁。
功效:滋陰養陰,清熱平肝。
營養分析:葡萄汁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煙酸,有強壯身體之功效,是秋季保健美容佳品。
46.青果蘆根茶
原料:青果30克,蘆根60克。
製作:將青果搗碎,蘆根切碎,加適量水煎煮,去渣取汁。
功效:清熱解毒,生津利咽。
營養分析:青果作為天然果品,含有豐富的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維生素、纖維素和礦物質。
47.二胡茶
原料:胡蘿卜100克,胡(羌)荽60克。
製作:上二味洗淨切碎,加水煎取汁液。
功效:發汗透疹,健脾化濕。
營養分析:蘿卜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鋅,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48.人參核桃飲
原料:人參3克,核桃仁3個。
製作:將人參切片,每個核桃仁分成兩塊,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將鍋置武火上燒沸,改用文火熬煮1小時。
功效:益氣健脾溫腎。
營養分析:核桃仁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少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和維生素B1,B2。
49.花生冰糖液
原料:花生米60克,冰糖20克。
製作:用水先煎花生米,待熟軟加入冰糖繼續煮。
功效:潤肺和胃。
營養分析:花生有止血作用,常吃可增強記憶,抗老化,延遲腦衰老。
50.橄欖核冰糖茶
原料:鮮橄欖核2個,冰糖10克。
製作:將鮮橄欖核打碎,加水適量煎煮,煮至味出,加入冰糖調味。
功效:清熱潤肺,化痰止咳。
營養分析:橄欖核生食,味酸或甜,有時帶澀味,回味清甜,有特殊的香氣。
51.川貝杏仁飲
原料:川貝母6克,杏仁3克,冰糖少許。
製作:將杏仁去皮,與川貝母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煮沸後,放入冰糖,改用文火煮30分鍾。
功效:潤肺化痰止咳。
營養分析:川貝母富含維生素,尤其含維生素C特別多,還含有蛋白質、鈣、磷、鐵等,具有清熱解毒,平肝生津、健胃消食等作用
52.二白飲
原料:白蘿卜500克,鮮百部50克,飴糖少許。
製作:將百部與白蘿卜共搗絞汁或煎湯,調入適量飴糖,用開水攪勻即可。
功效:清熱潤肺,化痰止咳。
營養分析:白蘿卜含有木質素,能提高巨噬細胞的活力,從而吞噬癌細胞。據科學分析,它的胡蘿卜素含量是西紅柿、黃瓜、菜豆的10倍以上;鈣、鐵含量也高於諸多其它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