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陰維脈和陽維脈(1 / 1)

循行路線

陰維脈起於小腿內側足三陰經交會之處,沿下肢內側上行,至腹部與足太陰脾經同行,到脅部與足厥陰肝經相會,然後上行至咽喉,與任脈相會。

陽維脈起於外踝下,與足少陽膽經並行,沿下肢外側向上,經軀幹部後外側,從腋後上肩,經頸部、耳後,前行到額部,分布於頭側及項後,與督脈會合。

基本功能

“維”,有維係,維絡之意。維脈的主要功能是維係全身經脈。《難經集注·二十八難》說:“陽維者,維絡諸陽,起於諸陽會也;陰維者,維絡諸陰,起於諸陰交也。”由於陰維脈在循行過程中與足三陰經相交會,並最後合於任脈;陽維脈在循行過程中與手足三陽經相交,並最後合於督脈。因此,陽維有維係聯絡全身陽經的作用;陰維有維係聯絡全身陰經的作用。

陽維脈穴歌

陽維脈起穴金門 臑俞天髎肩井深

本神陽白並臨泣 正營腦空風池巡

風府啞門此二穴 項後入發是其根

經絡病候

陽維脈發病,出現發冷、發熱、外感熱病等表症,所以《難經·二十九難》說:“陽維為病苦寒熱”,陰維脈發病,則出現心痛、胃痛、胸腹痛等裏症,所以又說:“陰維為病苦心痛”。張潔古解釋說:“衛為陽,主表,陽維受邪為病在表,故苦寒熱;營為陰,主裏,陰維受邪為病在裏,故苦心痛”。王叔和《脈經》說:“診得陽維脈浮者,暫起目眩,陽盛實者,苦肩息,灑灑如寒”;“診得陰維脈沉大而實者,苦胸中痛,肋下支滿,心痛”。以上都說明,陽維脈主表證;陰維脈主裏證。《素問·刺腰痛篇》有“陽維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腫,刺陽維之脈”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