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82年盛夏,深夜,一人一馬風馳電掣般奔向長安皇宮。奔至宮門,那人緊急勒馬,駿馬人立,仰天長嘶?皇宮衛士急忙上前擋住,喝問:“何人深夜膽敢闖入禁宮?”那人騎馬緩緩走近,借著燈籠的燭光,衛士們隻見此人頭戴竹笠,臉罩青銅麵具,此值盛夏,此人卻身披黑鬥篷,裹得嚴嚴實實。一名衛士上前盤問道:“何人在此裝神弄鬼?”竹笠人並不回答,也不下馬,聲色俱厲喝道:“速速稟報,我有十萬火急之事麵見聖上。”衛士大喊:“大膽!聖上早已安寢,哪個敢擾?你是何人,再不速速離開,即刻將你拿下!”那人從懷中掏出一物,遞給那衛士,說道:“將此物交於皇上,稍有怠慢,定然滅你九族?”衛士們猜想此人絕非常人,事關重大,不敢疏忽,冒死也要稟報皇上。於是,一名衛士飛奔宮中去報信。
俗話說,寧惹醉漢,不惹睡漢。黃巢已經睡下多時,忽然被值夜太監從美夢中喚醒,龍顏大怒,正欲發作,隻見那太監跪在地上,顫顫巍巍遞上一物。黃巢看罷,吃了一驚,卻沒有發作,睡意全無,立刻傳旨,速速讓此人進宮。那太監起身,與進宮稟報的衛士一道,急奔城門去宣那人進宮。
城門外那人早已等到焦躁不安,騎在馬上不停地轉來轉去。此時那名入宮稟報的衛士帶領一名太監趕到,稱皇上宣召,即可進諫。那人領旨後,大喊一聲:“遵旨,眾人速速讓開!”卻並不下馬,馳入皇宮,急奔黃巢所住太極殿。眾衛士及太監們暗自驚奇,交頭接耳,猜測著此人的身份,卻不知發生何事。
不一時,那衛士已奔至太極殿,跳下馬後,徑直入屋,見到黃巢倒身便拜,卻不除去竹笠與麵具。黃巢顧不上禮節客套,急忙問道:“那邊發生何事,你怎麼來了?”說罷,揮手摒退左右。黃巢將這神秘人扶起,兩人執手坐於龍床之上,黃巢迫不及待地問道:“你連夜趕來,所為何事,慢慢道來?”神秘人說道:“那件事有消息了。國寶已有下落……”黃巢驚喜地問道:“所在何處?”神秘人答道:“在下潛於田令孜府中,日夜監視,多方探聽,方得知寶物下落。一個月前,三更時分,田令孜連夜招義子王建進府,二人在房中秘議。在下潛於房頂之上,偷偷探聽……”
黃巢聽罷,焦急萬分,問道:“探聽到何事?”那神秘人並不賣關子,答道:”不出皇上所料,國璽確實被田令孜所持,由其義子王建負責保護。然而,有一件事,卻是皇上與在下始料不及的。那夜,在下潛於房頂之上,偷偷向屋中望去,隻見田令孜獨自坐在在燈下,手持絲絹,正細細擦拭國璽。恰在此時,王建敲門進入房中,取下身負包裹,放於案幾之上,打開之後,竟然也是一個國璽!兩個國璽幾乎是一模一樣,幾以亂真!在下震驚之下,幾乎弄出聲響而泄露行蹤……“
黃巢霍然起身,驚問:“你是說,國璽竟然有兩個?”說完此話,黃巢猛然醒悟,接著言道:”兩個國璽之中,必有一個是贗品!朕早聞田令孜有不臣之心,未曾想到,這閹人竟然如此膽大包天,竟敢私刻國璽。日後,必然以假亂真,神不知鬼不覺將國璽調換。此人真可謂詭計多端,用心良深!“
那神秘人繼續言道:“在下俯於房頂,一動不動靜聽二人談話,隻聽田令孜問道:‘建兒,國璽之事,已經辦好,本公也就心安了。建兒功不可沒,本公百年之後,這份基業豈能逃離你手?’王建大喜跪地謝恩,田令孜坦然受其三拜,然後問道:‘那秦皇遺帛,是否安排妥當?此物千萬不可讓他人得知,否則本公籌備多年的計劃,一旦即可前功盡棄……’王建畢恭畢敬地回答:“一切遵照義父的吩咐,已經藏好。’田令孜言道:’如此甚好,秦皇遺帛裏的秘密,就永遠是個秘密了……‘臨別之際,田令孜密令王建,將朝中或可鑒別國璽真假之人,盡數羅織罪名,早日奏明唐皇下旨賜死……”
聽到此處,黃巢禁不住打斷,驚問道:“秦皇遺帛?此乃何物?朕從未聽聞……”神秘人搖搖頭,接著言道:“在下也是那夜才得知,尚不知其為何物,然而可以猜想,其中必定隱藏著一個天大的秘密……在下還想,此物定然是田令孜與王建在逃離長安時,從皇宮之中帶走的。”黃巢似乎充耳不聞,隻是深思著,喃喃念叨:“秦皇遺帛,秦皇遺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