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個王爺隻是一個待遇,並無半點實權,鄭芝龍可以安度他的晚年,也算是平安落地。
聽完趙衛斌的彙報,張豐也是一輕,終於解決了一件大事情,看來,鄭成功這個客非常出色和成功。
當然,除了這個消息,趙衛斌也帶來了另外一個消息。趙衛斌道:“陛下,荷蘭人在台灣海峽一帶活動非常頻繁,甚至和我們的商隊還生了摩擦,差一點武裝衝突。
荷蘭人?
張豐當然知道,荷蘭人盤踞在台灣,在台灣修建了堅城,以台灣為中心,活動非常頻繁。
東方遠洋貿易公司的船隊,早就開辟了呂宋航線,商船經常往返於呂宋和上海港之間,這樣就必須經過台灣海峽,這樣一來,和荷蘭人的衝突和摩擦不可避免。
以前,張豐主要忙著收拾韃子,張豐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收拾這些荷蘭人,沒有想道,這些荷蘭人倒是不知高地厚的蹦躂出來了。
張豐心中想道,既然是你自己不識趣,自己主動找不自在,那就怪不得我了。
張豐緩緩的道:“趙總司令,交給你們一個任務,製定方案,收複台灣,在台灣建立軍港,鄭成功的第二艦隊也該挪一挪窩了。”
鄭成功的第二艦隊駐守那霸,從長遠看,不利於對廣大海域的控製,如對台灣一帶,甚至呂宋一帶缺乏控製,在台灣建立軍港,將對呂宋一帶的控製和影響就會大大加強。
張豐非常重視海軍的海軍,現在有成熟的蒸汽動力戰船的建造技術,有這個時代最先進的後膛裝填火炮,再加上有中國本來就有比較先進的航海技術,大力展海軍,正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
按照張豐的要求,早在一個月之前,海軍就開始選址,準備在泉州,青島兩地再建立軍港。
當然,張豐也看重了澳門和香港一帶,有想法在那裏也建立港口,民用、軍用都可以。
且為了加快蒸汽動力戰船的建造度,在泉州準備再建設一家大型造船廠,而民用造船廠,則已經有多家在開始建造。
張豐鼓勵工商業的政策一出台,不但大量的民用工廠由民間資本開始建造,一些民用造船廠也由民間資本開始建設。
飛梭和紡紗機等技術,張豐已經全麵公開,全國各大紡織廠也能使用這一技術,另外,張豐開始漸漸公開蒸汽機的製造技術等,張豐希望,數年之後,全國進入全麵蒸汽時代。
聽了張豐的命令,趙衛斌一臉高興,海軍好久沒有打仗了,打一打荷蘭人,自然最好不過。
趙衛斌大聲的道:“陛下,您放心,這次一定趕跑這些荷蘭人,一定收複台灣。”
“嗯。”張豐點一點頭,“這次,讓鄭成功的第二艦隊上,給這些不知道高地厚的荷蘭人一點教訓。”
張豐親自點將,讓鄭成功的第二艦隊出動。
………
台灣海峽。
今風平浪靜,一支船隊正在航行,這是由十幾艘蒸汽動力船隻組成的船隊,十艘三千料蒸汽動力運輸船,四艘一千料蒸汽動力戰船。
這支船隊,滿載各種物資,從呂宋離開,經過長途航行,開始經過台灣海峽,朝上海港航行,這是東方遠洋貿易公司的船隊。
這樣的船隊,東方遠洋貿易公司已經有好幾支,經過活動於呂宋地區,或朝鮮和那霸等地區。
其中一艘三千料運輸船上,一中年人站在甲板上,看著一望無際的大海,黃萬慶是這支船隊的隊長,親自帶隊去了一趟呂宋,運去大量的工業品,以及大量的瓷器、絲綢、茶葉等等,換回了大量的糧食,以及呂宋當地的一些特產等等。
“隊長,觀察哨彙報,我們的前方出現了一支艦隊,估計是荷蘭人,正朝我們行駛而來。”
“該死的,又是這些荷蘭人。”黃萬慶恨恨的道,對於這一帶的荷蘭人,經常經過台灣海峽的黃萬慶並不陌生,已經多次遇到荷蘭人,有一次還差一點動了武。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