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抑鬱症
1 症狀表現
50%的新媽媽分娩後都會有一定抑鬱期,隻有10%才會發展為嚴重的持續時間長的產後抑鬱症。0.1%會患上產後精神錯亂。產後抑鬱症也叫產後憂鬱症,是女性在分娩後由於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鬱症。
症狀表現為:情緒抑鬱;對全部或多數活動明顯缺乏興趣或愉悅感;體重明顯下降或增加;失眠或睡眠過度;精神運動性興奮或阻滯;疲勞或乏力;遇事皆感毫無意義或有自罪感;思維能力減退或注意力渙散;反複出現死亡想法。
產後憂鬱
50%~75%的女性分娩後都會出現這種情況,症狀為毫無原因的想哭,傷心,焦慮。通常在分娩後一周內開始,兩周後這種情況會自動消失。
產後抑鬱
這種情況比產後憂鬱要嚴重得多,10%的新媽媽們會受其影響。如果曾有過產後抑鬱史,那患病危險性會增加50%~80%,你的心情會在兩極間變化,經常哭泣,容易發怒,有罪惡感。
症狀有輕有重,延續時間有幾天到一年都有可能。心理療法及藥物治療很有必要。
產後精神錯亂
這是產後抑鬱症最嚴重的一種,隻有0.1%的女性分娩後會患這種病。患者產後立即出現症狀,包括嚴重的興奮、混亂、失望感、羞恥感、失眠、妄想、錯覺幻覺、說話急促、狂躁。產後精神錯亂必須立即進行治療,否則就會有自殺或者傷害孩子的危險。
2 產生原因
激素:懷孕期間,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和黃體酮增長10倍。分娩後,荷爾蒙水平迅速降低,在72小時內迅速達到以前水平。一些研究顯示,產後期荷爾蒙水平迅速降低和抑鬱症狀出現有關。
壓力:對於新媽媽來說,孩子帶來了巨大的快樂和興奮。沒有哪個新媽媽能完全兼顧繁重的工作和照顧胎兒。孩子出生後一段時間,常充滿興奮,但接下來可能是失望,然後便是感覺到無法勝任作為母親必須完成的挑戰。
既往的情緒紊亂:以前抑鬱症的曆史增加了女性得產後抑鬱症的危險。研究顯示,1/3有抑鬱症病史的女性會在產後時期重患。
遺傳因素: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別是有家族抑鬱症病史的孕媽媽,產後抑鬱的發病率高,說明家族遺傳可能影響到某一孕媽媽對抑鬱症的易感性和她的個性。
軀體因素:有軀體疾病或殘疾的孕媽媽易發生產後抑鬱,尤其是感染、發熱時對產後抑鬱的促發有一定影響。再有中樞神經機能的易感性,情緒及運動信息處理調節係統(如多巴胺)的影響,可能與產後抑鬱的發生有關。
分娩期的影響因素:我國的初孕媽媽較多,缺乏對分娩過程的認識,過分擔心分娩過程的疼痛,對分娩存在著緊張恐懼的心理。而研究顯示,在分娩過程中的心理緊張,會導致神經內分泌失調(如去甲腎上腺素分泌減少以及其他內分泌激素的改變),免疫力下降等一係列機體變化,可致使子宮收縮乏力,疼痛敏感,產程延長,導致難產,出血增多,進一步加重孕媽媽的焦慮、不安情緒,使產後抑鬱症狀的危險性增加。
其他原因:婚姻問題;懷孕期間的抑鬱、焦慮;缺乏福利保障;懷孕期間的生活壓力或負麵事件的發生,如家屬死亡、親戚遠離、搬到新地方、曾經曆產後抑鬱症或心緒混亂;分娩時的創傷經曆等等。孕期的負性生活事件越多,患憂鬱症的可能性越大。負性的生活事件包括失業、生病、先兆流產等,使促發憂鬱的重要誘因。產前情緒不穩定,有經前緊張綜合征者發生產後抑鬱症者較多。
3 預防措施
創造健康的產後恢複環境
當你從醫院回到家時,要限製外人來看你。關掉你的電話,為自己創造一個安靜、閑適、健康的休養環境。
清淡而營養的產後飲食
吃營養豐富而又清淡的食物,享受被親人照顧的親情,感謝一餐一飯的營養和愛心。
適度運動快樂心情
做適量的家務勞動和體育鍛煉。這不僅能夠轉移注意力,不再將注意力集中在寶寶或者煩心的事情上,可以使體內自動產生快樂元素,使新媽媽的心情從內而外地快樂起來。
第十八章 產後護理(14)
珍惜每一個睡眠機會
新媽媽要學會創造各種條件,讓自己睡個覺。有時候,即便半個小時的睡眠也能給你帶來好心情!當寶寶安然入睡時,媽媽不要去洗洗涮涮,而要抓緊時間睡覺。這時候千萬要記住關掉你的電話,不要讓它驚擾了你們的好覺。
幫助與尋求幫助
一方麵,新媽媽的家人不要隻顧沉浸在增添新寶寶的快樂中而忽略了新媽媽的心理變化。要多陪新媽媽說說話,及時告訴她育兒的經驗,避免她手足無措,緊張慌張。另一方麵,新媽媽自己要學會尋求丈夫、家人和朋友的幫助。要知道,在這個時候,大家都願意幫助你,隻要你說出來!
自我心理調適
有了寶寶後,媽媽的價值觀會有所改變,對自己、對丈夫、對寶貝的期望值也會更接近實際,甚至對生活的看法也會變得更加實際,坦然接受這一切有益於幫助新媽媽擺脫消極情緒。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如看雜誌、聽音樂等,在自己的愛好中忘記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