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分娩·產後篇(6)(3 / 3)

輕鬆去除寶寶頭上的乳痂

新生兒頭皮的皮脂腺分泌很旺盛,如果不及時清洗,這些分泌物就會和頭皮上的髒物積聚在一起,時間長了就形成厚厚的一層痂。許多新生兒的頭頂上都會結有厚厚的乳痂,看上去很髒,一層層的去不掉,太讓人心急了。雖然乳痂的形成和護理工作不到位有著密切的關係。

但媽媽們也有苦衷,不是她們不想給寶寶洗頭,而是害怕碰傷寶寶囟門,而遲遲不敢動手。應該怎麼處理呢?

專家表示:囟門並不是不可觸摸的,洗頭時觸到孩子的囟門並不會傷及孩子的大腦。父母可以大膽地為寶寶梳洗打扮!在此,我們為大家推薦一種簡單地清洗乳痂的方法,讓寶寶重新露出可愛的笑容。

首先,在寶寶的頭上塗些植物油,等乳痂被浸軟後,用梳子輕輕梳去就可以了。如果乳痂很厚,一次浸油可能去不掉,也可以每天塗1~2次植物油,直到乳痂浸透後再梳去。乳痂去掉後,要用溫水將寶寶的頭皮清洗幹淨,然後用毛巾蓋住寶寶的頭部直到頭發幹透。值得注意的是,千萬不可用手或梳子硬梳乳痂,以免頭皮破損繼發感染。

第十章 產後護理(6)

製定科學的月子餐

月子期間的飲食最好配合生理機能,采用階段性食補為宜。比如第一周是產婦排惡露的黃金時期,產前的水腫以及身體多餘的水分,也會在此時排出。因此,第一周暫時不要吃得太補,以免惡露排不幹淨。第二周惡露逐漸減少,顏色和第一周相比不那麼鮮紅。另外,產後會伴隨腰酸背痛的症狀,傳統上所謂吃什麼補什麼,因此,建議可食用麻油腰花減輕腰酸背痛的不適。到了第三周惡露已排盡,該是補氣血的時候,也就是進補的最佳時機。

月子餐的飲食誤區

分娩是個十分消耗體能的過程。而產後坐月子時吃得好壞,對新媽媽們身體的恢複與體質的增強,都有很大的意義。但是關於坐月子怎麼吃的話題,依然存在不少錯誤觀念。

1 月子期盡量少喝水,否則會導致發胖水腫

用雙手托在新生兒腋下豎直抱起,使他的腳觸及結實的表麵,他會移動他的雙腿做出走路或跨步動作。如果他的雙腿輕觸到硬物,他就會自動抬起一隻腳做出向前跨步運動。這種反射大約會在1個月左右消失,與寶寶學走路沒有關係。

2 生完孩子馬上大補,唯恐奶水不充足

這在過去食品種類不豐富、缺油少糧的年代,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但現在看來,大可不必。按照現在的醫學觀點,生完孩子後前兩周內最好不要進食人參,因為人參可能造成傷口出血,不利於愈合。

3 為了恢複體形,拚命吃水果

很多新媽媽為了盡快恢複體形,在月子期就多吃水果少吃飯。其實月子期可以適量吃些溫性水果,像瓜果類那樣的偏涼水果要盡量避免,食用後可能導致惡露排出困難。

4 過分忌食一切腥膻之物

產後需要充足的蛋白質來促進乳汁分泌,主副食都應多樣化,僅吃一兩樣食物是不能滿足身體需要的。

5 產婦不能吃鹽

產後出汗較多,乳腺分泌旺盛,體內容易缺水和鹽,因此應適量補充鹽分。

6 一天吃10個雞蛋

雞蛋中的蛋白質能夠有效為人體所吸收,並且還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胎兒神經係統的發育。不過蛋黃中的膽固醇往往含量比較高,孕婦過多食用容易導致營養過剩,造成身體肥胖以及巨大兒的產生。普通人一般每天早上吃一個雞蛋就足夠維持一天的營養需要了,孕婦由於身體的特殊情況,可以酌情增加1~2個,但絕不能再多了。

7 湯比肉有營養,以湯充當主食

其實肉比湯的營養豐富得多,坐月子以湯充當主食的做法很不科學。

月子餐營養均衡最重要

新媽媽可以通過多吃肉類和雞蛋來保證每天攝入100克左右的蛋白質,雞蛋每天吃2~3個就可以了,最好不要油炸。可以喝紅糖水來補鐵,但時間不宜太長,一般應在10天以內。新媽媽要注意營養均衡,吃一些蔬菜和水果,但忌吃刺激性的蔬菜、生冷水果。

少吃多餐,該禁吃的要禁吃

產後新媽媽在坐月子期間食欲會有所增加,但不是吃得越多越好,應講究少吃多餐。每餐一葷、一素、一湯維持營養均衡。

由於產後的新媽媽正處於恢複期,所以應該注意禁食以下食物:

1.應忌生冷食品。特別是夏季,產婦大多想吃些生冷食物,如冰糖、冰淇淋、冰鎮飲料及和拌涼菜、涼飯等,這些生冷食物將影響牙齒和消化功能,容易損傷脾胃,不利惡露排出。

2.應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韭菜、大蒜、辣椒、胡椒等。該類食物可影響產婦胃腸功能,引發產婦內熱,口舌生瘡,並可造成大便秘結或痔瘡發作。

3.應忌過硬不易消化食物。產婦身體虛弱,運動量小,如吃硬食或油炸食物,容易造成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