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果鼻塞影響寶寶睡眠,就可以在寶寶的褥子底下墊上一、兩個毛巾,將頭部稍稍抬高。
(3)也可以在寶寶的外鼻孔中抹上一點凡士林油,如果鼻涕黏稠,媽媽可以試著用吸鼻器或將醫用棉球撚成小棒狀,沾出鼻涕。
(4)當鼻子堵塞已經造成寶寶吃奶困難,可以在吃奶前讓寶寶聞一聞有刺激性氣味的胡椒,這樣寶寶打幾個噴嚏後,鼻子就通暢了。
465.愛心提示:如何喂寶寶吃藥
給寶寶喂藥時,不要把藥放在奶瓶裏和牛奶一起吃,這樣既不利於藥物的吸收,又影響寶寶的食欲。如果是片劑,要先把藥物研成細麵,放入小勺中加少許白糖,用幾滴水調成稀糊狀。讓寶寶仰臥床上,頭稍歪向一側,用手捏住寶寶下巴,然後用小勺緊貼寶寶的嘴角輕輕灌入,等寶寶咽下後再放開下巴。喂完藥後再喂些水,以衝淡口腔裏的藥味。
有時藥雖已喂到寶寶嘴裏,但他不咽或吐出來,這時最好將小勺在嘴裏多停留一會兒,等他把藥咽下去後再抽出小勺。如果寶寶把藥吐了出來,要根據吐出量的多少進行補喂,喂完藥後注意多喂點水,使藥在胃中充分溶解,以利於吸收。
應特別注意,對於哭鬧、不願吃藥的寶寶在其大聲哭鬧或正在吸氣時不能喂藥,以防藥物嗆入氣管。
466.被驚嚇寶寶的護理方法
1.語言和撫摸安慰
一旦寶寶受到驚嚇,媽媽應立刻用輕柔的聲音安慰寶寶,同時撫摸寶寶的肌膚。媽媽的聲音和肢體接觸能很快讓寶寶得到安全感,最大程度地起到安撫作用。
2.轉移注意力
換一個奇怪的姿勢抱寶寶,或者拿著色彩鮮豔的玩具逗寶寶,一旦玩起玩具,寶寶就會忘了為什麼哭。
3.來一點輕柔的音樂
輕柔的音樂有舒緩情緒的作用,寶寶會聽得昏昏欲睡。
4.按摩理療恢複
在寶寶的食指和中指尖的中心位置上塗抹寶寶潤膚乳,媽媽以輕揉的指法按摩大約10~15分鍾,寶寶就會慢慢安靜下來,這對寶寶入睡很有效。
467.愛心提示:怎樣護理新生兒的耳朵
新生兒耳殼已成型,但外耳道相對較窄,一旦汙水流入耳道深處,極易引起發炎,嚴重者可致外耳道癤腫。發生炎症後,新生兒就會哭鬧不安,夜間也難安睡。因此,無論是給新生兒洗頭、洗澡或滴眼藥時,一定注意不要讓汙水、藥液等流入耳道深處。一旦不慎將汙水滴入耳中後,可按以下步驟消炎:
準備工作:所需藥水,消毒棉棒1包、盛汙物小盤一個,3%雙氧水或生理鹽水一瓶(如果有潰爛不可使用雙氧水或鹽水)。
護理步驟:洗手後,讓新生兒側臥,患耳朝上,用無菌棉棒輕擦外耳道分泌物,不可太深入。必需使用生理鹽水或3%雙氧水清洗外耳道。左手牽引耳殼,右手將藥液滴入耳道後壁3~5滴,輕壓耳殼,使藥液沿耳道壁緩緩流入耳內,新生兒保持原位5分鍾左右。
注意:藥液的溫度應接近體溫(37.7℃為宜),以免刺激迷路神經引起眩暈、惡心等不良反應。
468.專家答疑:寶寶乳房腫大是怎麼回事
新生兒乳房腫大及泌乳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狀況,因為胎兒自胎盤接受母體的內分泌,其中卵巢的孕酮可使乳房漲大,垂體的催乳素使乳房泌乳。男女足月的新生兒都有可能發生,一般出生後的3~5天出現。主要表現為:乳房如蠶豆或鴿蛋大小,乳量自數滴到20毫升不等,乳汁成分和成人相仿。這種狀況大約1~2周後便會自然消失,不需要特殊處理。
469.新生兒長“馬牙”是怎麼回事
“馬牙”也叫“板牙”,是在寶寶上齶中線和齒齦部位有分散的黃白色、米粒大小隆起的顆粒。是上皮細胞堆積或黏液腺分泌物積留所致,數周後就會自行消失,屬於正常現象。
有些媽媽認為這樣會影響寶寶吃奶和將來長牙,就用針挑或用布擦,這樣會導致細菌感染,引起口腔炎、牙周炎,甚至會引發新生兒敗血症,危及新生兒的生命。
470.寶寶得了鵝口瘡的護理方法
鵝口瘡俗稱“雪口病”,是一種由黴菌感染引起的口腔疾病。多數因媽媽乳頭汙染或橡皮奶頭、奶瓶及其他寶寶食具消毒不嚴格引起的。所以預防鵝口瘡就從媽媽的個人衛生和奶具消毒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