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天命(1 / 2)

“玉宇塵封一段香,青絲衣縷夢離長。晚風吹月江波上,唯聽煙柳夜吟霜。”

就在香離的腦海中出現那些記憶的時候,遠在萬裏之外的南海。一座不染紅塵的孤島間,亭台樓閣中有一位藍衣白衫的少女也在輕輕念著同樣的一首詩。她端坐在琴台前,手裏撫著一架古琴。手指過處,依稀可見刻下的四行詩句。

少女自然是美若仙子,但是她的美不同於歐陽紅葉的那種鮮明和豔麗,也不是單純的素雅或純潔。如果非要形容她的形貌,那隻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出塵。

出塵的意思就是超然世外,就是她不屬於人間。

這是一種很抽象的形容,然而我卻隻能想到這樣形容來表現她的美。而且我相信,世間絕對沒有人能夠想到第二種描述來形容她。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在看到她的瞬間大腦就會停止思考。縱然你滿腹經綸,學富五車,你都不會想出任何其他的字詞。古人有詩讚美音樂道:“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便是這個道理。

事實上,她所在的地方也一點都不像人間。

那些鬼斧神工般建造在海島邊山崖上的建築,哪怕用瓊樓玉宇,雕梁畫棟來形容也不過分。更何況這些建築懸空而立,在漸漸昏黃的陽光下顯的晶瑩剔透,恍如鑲嵌在石壁之上的明珠,與大海的浪濤交相輝映,熠熠生輝。

少女身在樓閣之上的亭中,這玉石雕砌而成的亭台從山崖一側延伸出來,位於整個山崖之巔。在這裏,少女可以俯瞰大海,享受那種波瀾壯闊之下隱藏的撩人心弦的寧靜。

然而少女並沒有在看海,她在看向天空,看著天空發呆,眼裏充滿了悲傷和惆悵。

她在想一個人,一個男人,準確的說是一個男孩。在她最後一次見到他的時候,那個人還是個孩子。一身黑色勁裝,斑白的發絲輕垂額前。而最迷人的,則是男孩那一雙紅色的瞳孔。

紅色本應該是駭人的顏色,紅色本應該讓人感覺害怕,因為紅色是血的顏色。可是在那男孩的瞳孔裏,那鮮豔的紅卻顯得十分可愛。

是的,可愛!少女隻能想到這個詞來形容男孩的眼神。縱然男孩整個人看起來就像是飽經滄桑的老者,可是在少女的眼裏,男孩的身上總是有著一份脫不去的稚氣。

想到他們兩人第一次見麵的時光,女孩眼裏的悲傷淡了一些,她有了一絲笑意。

那是在一處開滿紫海棠的花海,也是少女獨自修行的地方。她修行的是琴意,就是那把琴,隻是那時候還沒有刻上四句七絕的詩句,她從來都是琴不離身的。

這個地方終年沒有人來,因為這是禁地,門中弟子除了宮主也就是她的母親之外,隻有她能來到這裏。

滿眼的紫色海棠花,那如同畫卷一樣的場麵必然是很美的,但再美的畫麵看久了以後都會感覺單調。少女從出生開始,每日有四個時辰都會呆在這個地方,那一年她十二歲,十二年來她並沒有去過其他地方,即便是這座島的另一邊。

少年人總是渴望未知,總是向往自由的。

所以她打算偷偷跑出去,這好像是很多少年人都會做並且很少有人能夠成功的一件事情。

可是她成功了,她逃了出去。隻不過她跑錯了方向。她深入到了紫海棠花園的更深處,那是母親提醒過的,她無論如何不能去的地方。紫色的海棠花並不是普通的花,越往深處越是迷茫。無盡綿延的花海漸漸發散出一股攝人神誌的迷瘴,這迷瘴伴隨著奇異的香味,讓少女感覺渾身乏力,舉步維艱。

琴是不離身的,可是她卻沒有力氣再背著琴前行了。少女癱坐下來,看著花海,隻感覺眼前天旋地轉,無數雙眼睛看著她。那眼睛裏麵透出一股貪婪,就好像禿鷲盯著獵物時的那種對死亡的貪婪一樣。

少女害怕極了,可是她已經失去了叫喊的力氣,她感覺眼皮越來越沉,越來越重。

在她雙眼閉起來的瞬間,她看到了一道黑白相間的發絲在眼前飄過,隨後感覺一隻有力的手摟住了她倒下的身體。

“別怕!”她聽到一個稚嫩而又穩重的聲音輕輕說,然後她再沒有了知覺。

等她醒過來的時候,映入眼簾的是母親著急的麵容。可是她卻著急的詢問母親是誰救了自己?

母親告訴他,那是她的一位老朋友的弟子,當日來訪宮中。那少年偶然間得見她深入花海,於是將她救了出來。隻不過,未經允許擅闖禁地自然是犯了大過,少年被他師父帶回,正接受處罰。

在她萬般的哀求下,母親帶她去了那個少年思過的地方。一處幽深的山穀,清澈的潭水,突出的山石,以及在潭水中心的石台。就是在那裏,少年為她的琴上刻下了那四句詩。

想到這裏,少女的手指又一次撫向了琴上所刻的字。她原本帶著微笑的神情忽然變的無限悲傷,沉鬱的感覺比之前更重。少女又想起了一張麵容,還是那個少年,隻不過這一次她想起的是一張帶血的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