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元國候(1 / 3)

蕭清從大理寺出來,與梵君華一同直奔元府。

元國候身為一方諸侯,又是皇室宗親,身份自然不同。年根降至,各個分封出去的皇親和諸侯都會回京,而據聞元國候是因元小侯爺才匆匆來京,比起他宗親到得更早些。

當蕭清與梵君華到達元宅時,門口已經停了兩三輛馬車。雖然周圍仍有巡防營的官兵把守,但京中不少人聽聞元國候來京,紛紛前來拜訪。

蕭清兩人下了車,門外守著的官兵認識他,上前行禮,麵露為難,“蕭將軍,這些大人要拜訪元國候,小的們也不敢攔著…”

“我知道了,你們繼續值守就是。”

“是。”

兩人一同進了宅子,在仆人帶領下去了正堂。堂內坐著幾個人,為首的正是元國候。五十上下,身著藏青玄紋蟒袍,長相斯文儒雅,但卻不顯孱弱,隱隱透著一股英氣。與元少澤有幾分相像,一看便是血脈相連。蕭清走進去時,幾人正在說話,見他們走來紛紛麵露詫異。

“梵丞相大駕光臨,老夫有失遠迎,失禮失禮。”元國候起身,迎了上來。旁邊幾個人見此也紛紛起來朝梵君華行禮。

梵君華溫潤笑道,“元國候客氣了,是君華不請自來,希望您不要介意。”

“丞相言重了。”元國候輕笑,目光望向一旁的蕭清,“這位是…”

梵君華簡單介紹道,“他是蕭將軍,此次京城才子一案就是由他負責。”

元國候訝異打量她,“哦?你就是澤兒口中的蕭將軍?此次多虧了你,澤兒才能安然無事,未能親自登門拜訪,還望將軍莫怪。”

“元國候言重了,此次若非小侯爺相助,案情恐怕難有進展,隻是讓小侯爺受傷,是我思慮不周了…”

元國候笑著擺手,“蕭將軍哪裏話,事情我已經聽澤兒說了,他是什麼性格老夫最清楚,若非是他執意如此,你們怎會讓他泛險?好了,兩位別站著了,快請坐吧。”

蕭清與梵君華落座,立刻有仆人上前奉茶,隨即退了下去。

“兩位今日過來,是為了澤兒之事?”

梵君華道,“不瞞元國候,今日前來,確實有要事同侯爺相商。”

元國候眸光微閃,下麵坐著的幾人也頗有眼色,起身朝他們行禮,“既然三位有事相商,我等就不多打擾了,告辭。”

元國候道,“好,老夫改日再宴請幾位,來人,替老夫送送幾位大人。”

一行人很快出去了,元國候讓屋中人退了下去,隨即望向兩人,“不知兩位有何事相商?”

梵君華望向身旁的人,蕭清眉宇微肅,“蕭某想知道十三年前有納蘭府一案的詳情。”

話罷,空氣驟然一凝。上首的元國候表情雖無異樣,但眼底卻微沉,“已經是十三年前的舊案了,蕭將軍為何還要探查此事?”

蕭清道,“蕭某認為,近幾日京城內發生的一係列命案,皆與當年納蘭府一案有關。而此次被殺害的幾名才子,其府上都曾涉及此案,所以我覺得此案嫌疑人,可能是當年納蘭府的舊人。”

元國候眸光微閃,端起桌上茶杯輕輕啜了一口,“老夫當年審過此案,證據確鑿,不知蕭將軍想問什麼?”

蕭清眸子漆黑,“蕭某想知道,納蘭府全府被抄,其中可有漏網之魚?”

元國候淡淡道,“當年是老夫親自率人封了納蘭府,怎會有漏網之魚?不過當年追隨義英將軍的人頗多,蕭將軍口中說的嫌犯也可能就在這些人當中。”

“國候可知道古將軍?”

元國候頷首,“略有耳聞,聽說是義英將軍麾下第二員大將,身手非凡,隻是早在十三年前就死了。”

“古將軍曾有個七歲的孩子,當時與納蘭府的小公子關係很好,這您有印象麼?”

元國候搖頭,輕輕歎息,“已經過了這麼多年了,老夫早已記不得了。你有此一問,是在懷疑他?”

“這名稚子當年在古將軍入獄後,一家全被流放致苦寒之地。之後不久就傳來消息,他們悉數死於紛亂中。隻是後來他的屍體卻不知所蹤,我懷疑他並沒有死。”

“將軍懷疑他就是殺害才子們的犯人?”

蕭清道,“對,此案明顯是有目的性犯罪,四名死者唯一的聯係,就是都涉及義英將軍之案。隻是有一點我不明白,犯人為何沒有對元小侯爺下手。”

“我聽澤兒說,當晚多虧將軍明智,才未讓凶犯得逞。”

蕭清搖頭,“並非如此,犯人原本就未打算要謀害小侯爺。”

“哦?這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