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8歲那年,一次到姑姑家作客,”費利斯寫道,“晚上她家來了一個中年人。他同姑姑寒暄了幾句,注意力就轉到我身上。那時,我特別喜歡軍艦。他給我講了許多有關軍艦的有趣故事。他走後我高興地說:‘多麼好的一個人!他對軍艦多麼感興趣呀!’而姑姑告訴我。他是法學家,軍艦他不怎麼感興趣。‘那他為什麼總是跟我談這個?’我問道‘因為他是一個真正有修養的人。他看出你對軍艦感興趣,就談這個唄。這能引起你的興趣。他努力使你喜歡他’。”費利斯接著補充道:“我永遠記住了姑姑的這一真知灼見。”
在業務活動中采取這種方法能否取得好處?讓我們看看紐約第一大公司——達威爾諾麵包公司的頭頭遇到的事。達威爾諾先生原想為紐約一家旅館供應麵包。4年來每周他都去找旅館負責人。他甚至在旅館裏租了間房間,住在那裏,以便達成有益的交易,不過到底還是沒能談成。“但後來,”達威爾諾先生說,“我考慮了人的相互關係的本質以後,我決定改變策略,弄清旅館負責人對什麼感興趣。”
“我了解到,他是美國旅館服務員協會的成員。不僅是這一協會的成員,而且還是協會的主席。無論這一協會的代表大會在什麼地方開,即便是跋山涉水,漂洋過海,他也會出席。
“於是,第二天見到他,我就開始談起這個協會。結果如何?他非常起勁地給我談了半個小時。我一下子明白了,協會是他愛談的話題,是他的嗜好。當時,我壓根沒談麵包的事。可沒過幾天,旅館的財務管理員打電話給我,請我帶樣品和價目表去。
“財務管理員對我說,‘我不知道,你和他在一起幹了些什麼,但是你可以相信,你現在可以和他達成協議了。’
“想想吧!我想達成這個協議已經有4年了。假如我早一點了解到這個人對什麼感興趣和他想談什麼的話,早就達成協議了。”
假若你想使人喜歡你,應遵循的第五條準則是:“請談論使你的對話人感興趣的東西。”
51
謙虛才能讓人接受
◆誰遵循這一準則,誰將有眾多的朋友和經常感到幸福。誰違反這條準則,誰就會遭受挫折。這條準則是:“尊重他人的優點。”
◆實際上在爭吵中是沒有勝者的。即使你在爭吵中占了上風。說到底你還是失敗了。
◆當然任何人都不會把沒用的話一一記下來,反過來說,我們做筆記就是表示認同對方說話的內容,對於對方是一種敬意的表現。
怎樣一見麵就使人高興
有一條十分重要的涉及人們品行的準則。你如果不輕視這條準則,你幾乎永遠不會落入困難的境地。誰遵循這一準則,誰將有眾多的朋友和經常感到幸福。誰違反這條準則,誰就會遭受挫折。這條準則是:“尊重他人的優點。”
你想得到你所接觸的人的讚揚,你想讓別人承認你的優點,你想在你那個小天地感到自己能起些作用。
無疑,你遇到的每一個人,都認為他比你高明。所以說:讓他明白你承認他在這個世界上的優勢,並且是真誠地承認——這是打開他心扉的可靠鑰匙。
請回憶愛默生的話:“我遇到的每一個人都在某方麵超過了我。我努力在這方麵向他學習。”
但不幸有這樣一些人,他們沒有充足的根據就認為自己是傑出的人,還為此大喊特喊。莎士比亞說得好:“人,高傲的人!隻要得到一丁點權力,就要玩弄陰謀詭計,甚至可以迫使天使哭泣。”
如果你想讓你的家庭生活每天都過得幸福,你任何時候也不要批評你妻子不太會做家務,同時也不要把她擅不擅於做某項家務同你的母親作對比。相反,要誇獎妻子,並為自己娶了這樣的妻子而感到慶幸。甚至肉煮得過火、麵包烤焦了也不要嘮叨,僅僅說一聲,這次做得不如往常香。這樣,她將努力做到一切,使你保持以往對她的看法。但是,你不能突然這樣做。否則你的行為將引起她的懷疑。今天或明天你給她買一束鮮花或一盒糖果?不能隻在口頭上說:“對,我應這樣做”,而是付諸行動。對妻子要有笑臉,要溫柔地對待她。如果男女雙方都這樣做,我們這裏未必就有這麼多人離婚。
這樣,你想引起人們的高興,應遵循的第六條準則是:“努力使人感到他的尊嚴。”
在爭論中不搶占上風
十有九次的爭吵結果是,每人都更加相信自己是正確的。
實際上在爭吵中是沒有勝者的。即使你在爭吵中占上風,說到底你還是失敗了。為什麼?即使你是勝利者,那又怎麼樣呢?你將洋洋得意。但你的對手會怎樣?你使他覺得低你一頭,你傷了他的自尊心,他當然惱火。而被迫放棄自己觀點的人從來就是不改初衷的。
佩恩·馬爾特霍人壽保險公司為其代理人定下的規矩是:不許爭吵。
說服某人並不意味著同他爭論。說服人同與人爭吵毫無相同之處,爭吵不能改變別人的看法。
聰明的本傑明·富蘭克林說:“如果你與人爭論和提出異議,有時也可取勝,但這是毫無意義的勝利,因為你永遠也不能爭得發怒的對手對你的友善態度。”
請好好思考思考,你更想得到什麼呢,是想得到表麵的勝利還是人的同情?二者兼得的事是很罕見的。
在爭論中你的意見可能是正確的,但要改變一個人的看法,你的努力大概會是徒勞的。
威爾遜內閣財政部長威廉·馬卡杜聲稱,用力握手可以讓對方感覺你很強大,握手不僅是一種交際的禮儀,同時也是表現自己的強力武器。一些政治家在競選時,一連與數十甚至數百人握手後,他們的手已經因失去血色而顯得蒼白,由此不難推測他們是多麼用力地與人握手。
從心理學的立場來看,一個人若是被人用力地握手,自己就會很自然地用力握回去。握手雖然看起來隻不過是手與手的交流,但實際上卻是一種心與心的交流。因此用力握手可以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熱情與意念,並給人一種強大的印象。
事實上,握手愈用力,愈可以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反過來說,若是對方用力地握我們的手,我們下意識中就會用力地握回去,以免自己居下風。
的確,被人用力一握,往往會感受到一股強大壓力!尤其是被第一次見麵的人用力一握,那種強烈的感受常會使人難忘!
不坐滿整張椅子
假如你正在很認真地向一個人解說某件事,對方卻將自己的身體深深地靠人沙發中,並且還把上半身也深深地陷入沙發中,你會有什麼感受?如果對方是上司,那還沒話說;如果是同事,你可能就會對他說:“你能不能認真地聽我說。”為什麼呢?因為將身體深深地陷入沙發的姿勢,在別人的眼中,看起來往往就是一種不認真的態度。特別是連上半身也深深地陷入沙發巾,給人的印象將會更為惡劣。
相反地,若僅坐椅麵的一半聽人說話,例如隻利用椅麵的前三分之一部分來坐,給人的印象會更好。尤其是采用這種坐姿時,身體的上半身會自然地向前傾,可讓對方產生聚精會神的感受,因此會給對方做事積極的印象!好好利用這一效果,可以有效地表現自我,給對方留下好印象。
邊聽邊記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