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最美的聲音

大學時同寢室有一個家住哈爾濱的同學,他從不給家裏打電話。問他,他說家裏沒有電話,寫信就可以了。我們有些奇怪:他家住大城市,生活條件也不錯,家裏怎麼不安電話呢?

那次暑假回來後,他每天晚上都躲在被窩裏聽了盤從家裏帶來的磁帶,有幾次還哭出了聲,我們提出借他的磁帶聽一聽,他說什麼也不肯,有一次趁他不在,我們從他枕頭下翻出了那盤磁帶,放在錄音機裏聽,好久也沒聽到聲音。我們很是納悶兒:他每天晚上聽這盤空白帶幹什麼呢?

快畢業時,他才告訴我們原因。原來他父母都是聾啞人,為了生活,他們吃盡了苦也受盡了別人的白眼冷遇,為了他能好好上學讀書,父母的心都放在他身上,給他創造最好的條件,從不讓他受一點委屈。後來日子好過了,他卻要離開父母去遠方上大學,他說:“我時常想念家中的爸爸媽媽,是他們用無言的愛塑造了我的今天。那次暑假回家,我錄下了他們呼吸的聲音,每天晚上聽著,感覺父母好像在身邊一樣。”

我們的心靈被深深震撼了,親情是世界上最燦爛的陽光。無論我們走出多遠,飛得多高,父母的目光都在我們的背後,我們永遠是他們心中最最牽掛的孩子。大愛無言,而那份無言的愛,就是人世間最美的聲音。

五、方媽媽

方媽媽本來是個幸福的媽媽,但不幸卻訪問了她。她的兒子方亮在前年因為勇敢阻擊搶劫犯張君一夥歹人而遭到槍擊,因為子彈是從太陽穴進去的,方亮的大腦幾乎全被破壞了。

當方媽媽趕到醫院裏看到已經是植物人的兒子時,她有些不相信,兩天前兒子還活蹦亂跳地站在她麵前的呀!兒子一直昏迷不醒,方媽媽一直陪著兒子,吃睡在他身邊,而且嘴裏麵隻有一句話:兒子,你醒醒吧,你醒醒吧。

7天後,兒子的肌肉因為血液流通不暢開始萎縮。媽媽就開始給兒子按摩肌肉,夜晚的時候,方媽媽為了增加兒子的溫度,把兒子沒有知覺的腿放在自己的懷裏暖著。

兒子一直處於昏迷不醒的狀態,所有醫護人員都束手無策的時候,細心的方媽媽發現,每當她叫兒子名字的時候,昏迷著的方亮的心髒都會跳動一下,而且表現非常明顯,這說明方亮已經有了感覺。當這一結果被醫生發現的時候,一些專家也稱其為醫學界的奇跡。

方亮昏迷49天後,方媽媽在給方亮揉完腿以後,開始給方亮講他小時候的故事,然後流著淚問方亮:“孩子,你聽見媽的話了嗎?你要是聽見就眨一下眼睛,好嗎?”這時方亮的睫毛動了一下,他的眼角處流出了一滴眼淚。當方媽媽激動地告訴醫護人員時,她創造了又一個奇跡。

方亮在病床上躺了15個月以後,醫生讓他下床練習走路。在兩個醫護人員的幫助下,方亮下了床,但他的兩條腿已經沒有知覺了,是方媽媽跪在地上,先挪他的左腿,然後再挪他的右腿,然後再往前走一步,再跪下來……方亮入院18個月後,他終於第一次開口了,他的口型變化了很多次,但隻說了三個字:“媽,媽,媽……”

六、兩個蘋果

孩子都是喜歡吃零食的,賣零食的小販也最會引誘孩子。舊時賣零食的有攤、擔兩種。學校的大門口及其附近,多擺有各種糖食、瓜果攤子。放學時,賣刮涼粉、“河南”粉、熟豬血、油炸豆腐以及小糖果的擔子都來了,一字長蛇排在校門邊,各自拉長聲喊叫。

禁止吃零食,這是母親對我們從小嚴格管製的一個方麵,尤其是夏天。原因是講衛生,怕我們生病。“病了怎麼得了?”按母親的話說,“看醫生、買藥花錢不說,做娘的擔驚受怕不起。”當然,還由於經濟困難:維持衣食住和一年繳兩次學費,已焦頭爛額,哪裏還有零花錢給孩子。然而有時賣結蠶豆的來了,被哼哼不過,母親也應付我一個銅板。這種蠶豆是炒熟了的,硬得很,所以名曰“結蠶豆”。那種小擔子是專賣結蠶豆的,附帶有糖米花球,這種東西雖然好吃得多,但招惹蒼蠅,是不準買的。結蠶豆的好處極多:便宜,一個銅板一小竹筒;有嚼頭,一竹筒可以吃半天;吃不厭,也從不因吃了鬧肚子。所以結蠶豆是我們小時惟一的好朋友。

每天散學時,對那一陣叫賣聲的引誘,早已習慣了,頭也不偏,快步走回家去。但夏天卻麻煩,滿街的李子、檳子、桃子,還有枇杷、梨子,還有切開的西瓜,對它們簡直不敢久望,除開饞涎之外,還有那鮮豔的五顏六色的迷人:它們都長在什麼樣的樹上,是大樹還是小樹?西瓜是長在什麼地上?學校每年春秋有兩次郊遊,長沙的風景區水陸洲,嶽麓山等處,隻見過橘子樹。家裏多住在巷子裏的平房或樓房內,長年連草都看不到,不要說樹木了。對於這些水果,母親卻視為毒物,根本不讓我們沾邊,說吃了定會鬧肚子。夏天的日子又長,眼巴巴望著滿街的瓜果,一個也嚐不到。